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复试经验贴】在遥遥无期的焦急等待中的复试上岸经验贴

2021-01-19 11:35 作者:风暴设计教育  | 我要投稿




Y学长重大20上岸学长

初试成绩:389  理论:125   快题:121

复试成绩:78/100


很荣幸能够有机会给学弟学妹们分享考研重大的复试经验。不嫌啰嗦的话,下面我会从复试经历,复试准备,复试面试,结束寄语几个方面来展开。


复试经历

转眼距离2020年考研已经过去蛮久了,回望过去的点点滴滴,满是感慨。无论是对自己的感谢,还是考研过程中无可避免的遗憾,都成为了人生历程中不同寻常的财富。在自己已经奋斗完了这一段不算平坦的考研之路之后,我也乐意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分享给各位准备考研、或是已经投入复习工作的同学们。



复试之前的准备

  2020上半年因为疫情,考研初始成绩推迟了一周才出,二月中旬重庆考试院才公布初试成绩。(今年的考生得教育部关照,还是年后才出成绩,真的超级幸运超级棒)。当时按照以往的分数线,感觉考的还挺好,结果当天风暴的成绩统计陆续出来之后心态就炸了——390以上的贼多,370以上更多,360以上一大堆...按照排名算下来,我的初试水平大概在高了过线上岸水平一点点的位置(大概说一下分数线,往年分数线专硕一般徘徊在300和310二者之间,学硕一般在320和330二者,但由于去年初试试题相对较为简单,大家成绩普遍较高,最终的分数专硕定格在了370,学硕定格在355),这也意味着复试表现必须在平均水平以上才能稳妥过线。这个时候,本来愉悦的心情就开始复杂了起来,因为复试压力实在不小。


  而面对复试,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到底是何种难度,何种方式。刚好去年疫情肆虐,人心惶惶的,复试时间也因此迟迟不公布,加之只能待在家里做相关准备,不确定因素太多,就更加迷茫了。当时跟着风暴复试班,按老师的建议和要求做着相关准备,主要是作品集和自我介绍PPT,就一直修改和完善。这里真的感谢当时的学长对作品集耐心的知道,包括多次的模拟面试,对我在后期建立了极大的自信,考场中也能够游刃有余对待考察的内容。

  等待总是漫长的,一直等到4月份疫情有了好转的苗头,各学校才陆续公布了复试简章。重大的分数线去年有一个二次划线(以往是没有的),最终的分数线一出来,群里面就炸开锅了——专硕复试线是离谱的370。尽管如此高的分数线,依然还有90多个人进入到复试,最后只录取45个。(神仙打架有木有)不过和我预估的状况也差不多,毕竟去年因为理论和快题简单的原因,成绩普遍偏高。很多同学一到这个时候都在抱有扩招之类的政策和可能,可是招生计划人数这可是从一开始都决定好了的,所以与其抱这种想法,不如真的好好准备各个环节,只要挺进复试,那又是另一番“厮杀”,每年也都有高分被刷,低分录取的例子,所以复试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随即我立刻就去建院官网看了简章。去年简章中最特殊的一件事是复试采用线上的方式,这个影响是最大的,导致复试方式完全不一样:笔试取消,不考快题了;本来要5分钟自我介绍及PPT展示由于线上平台原因,无法操作PPT,故只能用语言进行自我陈述;面试方式为视频通话;作品集只要电子档。知晓状况之后,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写自我介绍,调整作品集,准备面试问题了。


  复试时间一直拖到了5月中旬,那时候人都拖得很倦怠,好在终于熬到头可以复试了。去年重大是用的教育部的线上面试系统,为此特意准备了双机位的支架。(然而好像并不重要,有就行)考试那天就是登录系统,焦急等待,认真表现。然后,就是等待两周后处出最后的结果了。


复试准备

  对于大家今年一战的小伙伴们,复试肯定是比较陌生的,去年因为疫情而对复试方式做了大规模的调整,今年在疫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预测应该还是恢复线下的方式。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复试需要准备的东西:


  首先,作品集!最重要的放在第一位。无论怎样,对于建筑人er来说,你的作品都是最能表现自己能力,吸引别人眼光的东西。需要把你本科的最好的几个作品汇编整理成一个小册子。图纸表达该调整的调整,该重绘的重绘。经过本科作品整理的过程,也有助于帮你自己梳理自己大学期间的成长脉络,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有竞赛获奖作品的话更好,无论放在作品集还是简历里面都很加分。


  其次,5min的自我介绍PPT,这个是到时候面试需要给面试老师现场演讲的PPT。去年由于情况特殊,取消了PPT,只有5分钟的自我介绍(背稿子)。如果今年情况正常,估计还是回到现场讲PPT。PPT主要内容如下:个人简介;个人荣誉;本科设计作品;研究生计划等。(具体的要求到时候复试简章出来肯定是有的,按简章上的要求来)。PPT这个东西不用太花哨,东西呈现到位就行。因为时间5分钟是真滴很紧张,所以PPT里尽量放精华的东西,宁缺毋滥。温馨提示:各位准研究生们一定要多演练,练熟练顺,去年我就是PPT没练,后面试验了一下发现卡壳挺严重的才补的!


  再者,研究计划书,这个东西不要小看,它作为老师了解你对研究生阶段的理解的一个窗口,还是很重要的。大致内容是对你本科学习情况有一个概述,然后提出你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学习计划和目标,明确你的研究方向。面试的时候这些内容都可能在面试的时候给老师提供一定的信息,说不定老师的提问就和你的研究课题相关,所以尽量准备得充分。


  最后,就是相关可能面临的笔试的准备,和初试一样,有理论笔试和3小时快题设计。去年因为不可抗力取消了,今年大概率还是赴渝参加复试,所以还是得认真准备。由于没有实战经验,只能提供小小的建议仅供参考:理论的话,复习内容大致还是初试准备的大题部分,可以适当拓展一些热点知识,比如绿色建筑、韧性城市啊,后疫情时代的建筑思考之类的,这些不仅笔试,面试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哦~~;对于快题,因为是三小时,和初试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它的题目相对灵活许多,更多的是对设计思维的考查(比如以前就考过:畅想未来交通方式改变后的建筑空间)。在考前练一练手,保证按时完成应该就差不多了。



复试面试

  去年线上复试,我们是在教育部提供的系统里面进行的,按照系统排队,前一个人结束就进入“直播间”和老师们battle(皮一下)。当时的流程是,先5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就是自己抽两个专业问题来回答(约10min);最后,老师问一个英语问题就结束了。有可能老师会看情况加问一些问题,比如毕设、作品集或者研究方向等。在面试的时候,主要要注意的点如下:

  第一,要保持个人仪表整洁,穿着可以稍微正式一点(正装倒不必)。


  第二,面对面试老师要懂礼貌,随时保持谦逊,一定不要和老师对着干。


  第三,要有自信,在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怕,有一定的紧张很正常,只要完整的传达你要表达的意思就好了,建院老师很温柔的(本人就被老师安慰过,叫我不用太紧张,放松心态)。


  第四,回答问题注重条理性,这个是最重要的一点,老师在面试的时候,其实考察的关键点不是在于问题本身,而是看你分析问题的逻辑和方法。很大概率你碰到的问题是你没准备过的,所以准备的时候注意多训练分析问题的逻辑阐释能力,这样在面试问答的时候就会从容而有条理。话说回来,老师在提问的时候也是知道这个问题的难易程度的,面对一个陌生问题,老师更想看到的是你如何在短时间内运用专业素养与逻辑分析能力来诠释这一问题,即使有偏差,只要分析条理清晰也是没问题的。


  第五,英语口语放轻松,分值占比相对较低,老师也不会提很刁钻的英语问题,但是也要好好准备,往年有笔试的时候是有英语笔试+英语口语的,去年复试方式的原因,仅有英语口语的面试,这部分内容对于英语好的同学来说难度不大,对于英语较薄弱的同学,一定要早早准备,重点也在于敢说,上了考场能够去用英语表达即可,大多老师也是对考生做基本要求而已,但不可轻视。去年模式也是抽题的方式,根据抽取的问题进行回答和阐述,只要把问题完整的回答完就不会太差的(去年某人甚至连Chinglish都飚出来了),所以放轻松就好。


最后寄语

  希望这些小经验能给各位准研究生们提供一丢丢的帮助,考研的万里征程只剩最后一小段路了,希望学弟学妹们鼓足干劲,冲完最后这一关,愿每一个在考研征程上努力付出的不羁的灵魂都能顺利上岸鸭!


风暴设计教育在线咨询

单击二维码扫描添加咨询老师

高效且专业的手绘、软件、考研培训机构——风暴手绘基地

官方网站:www.fengbaojy.com

官方微信:fbsh18696655629

免费热线: 18696655629

【复试经验贴】在遥遥无期的焦急等待中的复试上岸经验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