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
环境真的很重要,虽然好像每个人都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但我还是认为, 我在这个环境中,周围都是摆烂躺平的同学,并不关心成绩,当然也不关心学术,以及某些形而上的追求什么的。不不,没有任何看不起或指责,他们热爱生活,很好了。 只是,我在这个环境中,任我好像对科学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不免经常自言自语,本科毕业就去找个工作,找个小镇,买一个房子,过一辈子的生活,真的很幸福(价值理性)。 像我周围人一直在做,在规划的一样。 他们在刷视频,而我喜欢他们。 所以我不觉得做完必做的事情,然后就放空,这是一件不好的,不足够的事;不觉得不知道,不了解是一件令人羞耻和遗憾的事。 如果拿出“我本可以”,“最后却”,这种论断,似乎我选择过一种轻松的生活会极其可惜和遗憾。(当然往往进入到所谓这种轻松的生活后会发现,其实生活的内容并不总是轻松的)(所以如果精神上高远的生活和切近的生活同样辛苦,我又为什么,以及如何选择?) 但谁知道“本来”这种东西是否存在,不正是我的选择才确定了向来我属的命运吗? 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自我?什么是同一性?什么是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我读的浅近的哲学导论,它所提供的学说是有破绽的,我都没办法形成对自己生活的信念。 虽然环境并不能真正决定一个人,但难道是我太容易被“氛围”影响到了?在现有的氛围下,我很难拿出让自己满意的,所谓“一天学习9小时”的状态。 于是每天晚上我想,去考个教资吧,找个小县城当个小学老师,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找一个不怎么喜欢但也不怎么讨厌的人结婚。 做一份不怎么喜欢但也不怎么排斥的工作。 拿一些不怎么富裕但也不至于不充足的工资。 我其实反感这样的问题,“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我曾在《朝闻道》中为这样的宏伟而倾倒,却在昨天看《宇宙探索编辑部》时突然发觉,现在的自己对这样的“迷思”感到反胃、恶心。 我反感循规蹈矩的生活,也反感把“存在主义”挂在胸前的人们。 我反感唯唯诺诺的普通人,也反感趾高临下的权贵们(怎么又想起权贵这个词了)。 我反感空洞的发问,也反感任性的解释和归因。 今晚igem团队HP组采访了一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同学。我本着好奇插嘴问了一些我想知道的细节。 逻辑是融贯的,但这样的东西也可以被人当作可信的。 可见相信并不能证诚真理的存在。 我也是,我相信的那些“知识”,其实也并不是知识。因为我相信的“因”并不导向“命题为真”的果。 那么,我是没有知识的了。 我没有知识,没有良好的品质,没有亲和的性格。 那么我确实应该选择最轻快,最便捷,最物质,最世俗的生活方式。 但偏偏我又只有一点是确信的。 无来由又强烈和根植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