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邓艾 字士载

2022-06-29 17:57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邓艾 字士载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曹魏后期名将。邓艾自小已有口吃毛病;曾于汝南牧牛一时。十二岁随母迁居颍川时,见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碑文上写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便自行取名为邓范,字士则。后来有一个族人跟他同名,遂改为邓艾。
邓艾早年担任稻田守丛吏草一职,但他酷爱军事,每到高山大泽,定必测量绘制地形,规划扎营布防。时人常取笑邓艾,然邓艾并不在意。在地方度过十数年后,他在偶然下遇到太尉司马懿。司马懿赏识邓艾的才干,任他为太尉府之掾属;后升任尚书郎。正始元年(240年)起,魏国准备在淮河两岸展开大规模屯田,以积备军粮。邓艾获派往视察,及后还著《济河论》以阐明具体方案。司马懿对此非常满意,决定采纳施行。邓艾为稳定东南形势,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249年秋,蜀国姜维出师进攻雍州,欲拉拢羌胡归蜀。司马昭派郭淮、陈泰统兵抵御,邓艾也参与其中。邓艾进围曲城,切断交通及水源,曲城蜀军困窘不堪。姜维迅速撤回。邓艾因功被赐爵关内侯。255年司马师病危,姜维进攻陇西,向狄道进军。司马昭命邓艾出任安西将军,跟陈泰等并力抗蜀,姜维再次撤退。262年姜维再起兵伐魏,攻入洮阳境。邓艾抓住姜维悬师远征,战线长,给养困难,难以持久的弱点,抢占有利地势,在洮阳以东的侯和设阵,以逸待劳,阻击蜀军。双方激战后,邓艾发起反击,蜀军大败,损失严重。
263年秋,大将军司马昭策划大举伐汉,命邓艾率三万余人纠缠屯田沓中的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余人断其归路,钟会统十余万众进攻汉中,廷尉卫瓘监军。钟会攻破汉中,姜维退守剑阁,相持不下。十月,邓艾挑选精锐,从阴平小路无人之地隐蔽前进。当奇兵出现在江油,蜀汉守将马邈投降。邓艾率军迅速攻破涪陵及绵竹,蜀汉卫将军诸葛瞻战死。不久,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伐蜀胜利之后,邓艾擅自拜刘禅为骠骑将军,恢复其它蜀国官员的职位,重操旧职。他向来与钟会不睦,钟会借此诬称邓艾谋反,司马昭遂命钟会收捕邓艾送长安。钟会谋反失败被诛后,邓艾部将欲追还邓艾,卫瓘为了自身利益,派遣田续杀死邓艾、邓忠父子。邓艾在洛阳的诸子也被杀。泰始九年(273年),晋武帝司马炎下诏称“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遂拔擢其孙邓朗为郎中。






统帅 B+
(邓艾持节守边,所统万数,落门、段谷之战,摧破强贼。及偷渡阴平,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计功论美,不为过也。)
武力 C+
(邓艾率军凿山通道,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军谋 A
(邓艾筹画有方,犹善地理。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姜维有断陇右之志,遇艾而无功矣。伐蜀之役,艾奇兵冲其腹心,掩其空虚,一举而灭蜀。自征伐之功,未有如此之速者也。)
智略 B+
(邓艾随时随事,皆有经国远猷。然暗于防患,咎败旋至,岂远知乎诸葛恪而不能近自见,此盖古人所谓目论者。)
内政 A
(邓艾在州,荒野开辟,军民并丰。又尝著济河论,宣王善之,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魅力 C+
(邓艾性刚急,矜能负才,轻犯雅俗,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虽长史司马,参佐牙门,答对失指,辄见骂辱。及平巴蜀,信而见疑,忠而受诛,朋类喜闻其祸,不肯为助。千秋而下,有识者莫不哀愍矣。)


全史人物评鉴-邓艾 字士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