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教育学及语言学 | 第四十九回:文法化
哈喽同学们好,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学习的时候要注意补充水分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日本语教育学相关的新的知识点——「文法化(ぶんぽうか)」。

关于「文法化」,大家看到这个名词的字面意思是怎么理解的呢?
日语里面的「文法」在中文里面是不是语法的意思呀,那么「文法化」里面的「化」就是「……になること」,也就是“逐渐变的……”。比如我们中文中提到的“妖魔化”“变态化”等等。那么「文法化」就是指一个在特定环境下一直使用的词汇,随着时间的变化,拥有了拥有新的语法功能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比如,英语里面的「will」,曾经只是表示人的意志的词汇,现在也可以表示将来,将要去做什么。那么「will」这个词汇在「文法化」的过程中,他本来表示意志的意思逐渐变弱,而表示将来,将要的意思逐渐变强。

那么在「文法化」中出现的这种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漂白化(ひょうはくか)」。
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经历漂白化,语法上的功能发生变化的这样的词汇在日语里面也有很多。比如,日语中的辅助动词「てしまう」,原本的意思是「片付ける」也就是收拾东西的意思,「把…收拾起来」比如「本を読んでそれを本棚にしまう」,读完书之后把书收进书架。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片付ける」的意思变得越来越淡,开始有了别的含义。也就是我们日语能力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てしまう」。表示某件事情完成。并且有时候也可以表示一种遗憾的情绪。比如,把书读完了可以说「本を読んでしまう」,或者把某件事情搞砸了,表示自己的遗憾情绪,可以说「あ、しまった!」。
那么除了「漂白化」、在词汇「文法化」的过程中,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出现,就是发音的变化。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てしまう」刚才说了语法功能会发生变化,但是发音上也会从「てしまう」变成「ちゃう/ちまう」,那么刚才举的例子「本を読んでしまう」就变成了「読んじゃう」。这种变化我们把他称之为「縮約」。

关于「文法化」的内容今天就讲到这里啦。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同学们我们下周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