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杨九郎的业务之我见(现挂篇)

2020-11-27 17:46 作者:修者竹也  | 我要投稿

杨九郎的业务之我见(捧哏技艺篇)

杨九郎的业务之我见(再说捧哏技艺)


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现挂。

在相声纪录片《一百年的笑声》里,侯耀文是这样阐述现挂的:“什么叫现挂呢?就是说本身不在作品里面,但是呢突然间由于某一种事件,或者某一种声音、某一种现象,演员忽然间想到的或者是看到的,而且大家也都看到了,又有机地和这个作品联系到一块儿了,它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效果。但是这个现挂,它要求演员眼要快,思想要快,嘴要快,马上就能反应出来。”


相声段子又叫活,文本是死的,但是段子是活的,节目是传统的,演绎是有创新的。

侯宝林先生说过:“相声的即兴发挥千万不能丢,那是相声的主要艺术技巧。”“即兴是最可贵的,往往一场相声活就活在这么一两句。”

现挂很重要,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现挂满足观众对相声的期待

相声的本质,就是讲一个故事来逗人发笑。观众来听相声就是为了乐。乐,需要共鸣,需要对景。

这不容易。

流传至今的传统相声文本,更多讲述的是它出生那个年代的故事,离我们现在的时代有点远,而且文本相对固定,常听相声的观众,对相声的大小包袱已经失去了新鲜感。观众期待着来点不一样的东西。

17年3月26日的《论捧逗》,逗哏照常埋汰捧哏,然后一句总结陈词“我要你有何用”出来,读条完毕的杨九郎输出“铁钉”“MC钉儿”,逗哏嘟嘴,大家开怀,包袱炸了。

九辫《论捧逗》常用的垫话,逗哏说捧哏是“乙”、“去勾就是二”、“你不去勾也是二”。杨九郎:“那我怎么不叫二爷啊?”彼时刚刚成为二爷的逗哏笑得捂嘴,观众哈哈哈。


现挂可以纠错、可以控场。

演出难免出现意外情况,有时候是台下观众搭茬刨活,有时候是台上演员失误。根据现场情况抓哏,控住演出的节奏,不致演出失败,如果抓得巧妙,反而能炸场子。

某一次《学哑语》,九郎说“问我爸爸身体怎么样”,有观众搭茬“好着呢!”九郎笑着来了一句“你会后悔的”,既表达了对搭茬的不满,又照顾了观众的情绪。

而听过这个相声的观众,想想后面的情节,再想想这个搭茬的观众一会儿听到捧哏父亲去世是什么心情,就已经开始笑了。


18年跨年场《八大吉祥》的“小东西还想当捧哏?捧哏的快乐你体会不到”也是因为逗哏一时口误,把“我们逗哏演员”说成了“我们捧哏演员”,这个包袱后来九郎还给缝上了:“真是捧哏的快乐我体会不到。”



解放后,相声从业者开始总结理论,1981年,相声前辈郭荣启先生在《天津曲艺》发表文章,题为《谈相声表演中的“帅、快、卖、怪”》。

其中,“快”就是指现挂,现场的即兴发挥,这需要一定的艺术造诣、足够的舞台经验、对现场的绝对掌控,才有可能抓得漂亮。

团综最后一期的学韩语,九郎两个思密达炸了场子后,逗哏一句“咱们还是说中文吧”,欢乐结束。从后台侧拍花絮来看,这一段不是对好的纲口,是杨九郎在台上根据现场情况作出的即时反应。这就是相声快的魅力。


有些“单纯善良的粉丝”无知且无畏,指责杨九郎的现挂把相声割得支离破碎,殊不知一段相声是有包袱布局的。哪里要有小包袱领观众的注意力,哪里要有大包袱保护整个活,哪个阶段可以有多多益善的小碎包袱外插花,哪个阶段忌有包袱,都有讲究。杨九郎的现挂往往出现在垫话时、兜错时,和需要大包袱时。

我们作为观众,不需要了解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只要我们看到相声表演,笑了,而且还想一直看、继续看,这就是相声演员的成功。

而成功,绝无侥幸。


感谢小慢慢屋、咋呼的十年、远非深、古道fatimah、82哗哗啦啦哗哗啦啦给我充电!
感谢三连的朋友们!感谢点赞的朋友们!
感谢评论回复的朋友们!


杨九郎的业务之我见(现挂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