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速记之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022-12-29 09:31 作者:要吃吃柠檬就要好好吃  | 我要投稿

会详细一点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背景:

1.中共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通过了相关决议

3.国民党长期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孙中山思想转变

4.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推动


国民党的同意

原因:(孙中山思想转变)

1.帝国主义力量增强,维护共和屡次失败

2.北洋军阀发动独裁统治

3.俄国十月革命鼓舞

4.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推动

行动:1.重组国民党 2.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标志:1924年1月,孙中山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通过联俄,联共,扶助民工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阶级的联盟

影响:

1.便于开展革命活动,广泛发动群众,组织革命力量,迎接革命高潮

2.容易被国民党接受,有利于改造国民党,促使国民党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3.容易使中共放弃中国革命领导权,出现右倾错误

4.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因素

意义:

1.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进程

2.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国民大革命运动:

兴起: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新办黄埔军校,整编国民革命军

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8)

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依靠: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战役: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

指挥:叶挺 军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意义:基本消灭北洋军阀革命,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东迁往武汉,具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性质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局部失败: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四一二)

全部失败:汪精卫分共(七一五)

结束事件:1928年东北易帜

影响:使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

失败原因:

主观: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党内右倾思想发展,占统治地位

客观:中外联合,敌人强大,国民党右派政变 ,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特点:

1.反帝反封建目标更加明确

2.群众基础更为广泛

3.国共两党共同领导,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联合

4.北伐战争胜利了,但革命失败了


总的影响:

积极:

1.基本推翻北洋统治,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加快国家统一步伐,扩大民主范围,扩大共产党影响

2.加快统一市场形成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3.传播马克思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消极: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右派中,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专制,反人民。把中国引向动乱与战争,不利于中国近代化


拓展: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民族:

旧:反清

新:反帝反封建,各民族平等

民权:

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普遍享有的民权

民生:

旧:平均地权

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新在哪:

明确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民权的普遍性与可行性

体现:

联共联俄助民工

意义:

1.理论: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新民主革命时期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为三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实践:指导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3.局限性:仍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都看到这里了,不来看看其他笔记吗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速记之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