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36】自学教程‖GIS空间规划师技能训练(高清排序版)

本次【干货分享】给各位同志推荐一套和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的GIS自学教程,它最初的名字叫啥我忘了,经过整理和排序后,我给它取名《GIS空间规划师技能训练(高清排序版)》。

在公众号【三炮叁】后台回复数字【36】即可获得本套资料。如果是苹果系统用户可能会获取失败,建议先收藏,然后去收藏里面打开。如果还是获取失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云盘】即可进群自取。
记得当时在【设计者联盟群】里有不少求知若渴的同志寻求这套资料,没想到居然有人分享了出来,我也顺手保存了一份,翻看里面的内容还不少,所以一直放在云盘里吃灰。直到去年末才开始学习,顿时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本套资料共分为九个章节和十二大专题,共21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下有一至多个视频,根据序号编排共有57个,教程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十二大专题,前面六个章节主要介绍GIS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后面的学习难度才逐步递增。

因为没有配套的练习素材,所以给自学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但不影响观看。对于有实际项目工作经验的同志说,大部分的数据资料都可自行找到进行对照练习。
限于数据保密要求,所以就不方便分享给大家了,敬请谅解。对于在校读书的年轻同志来说暂时不用着急,可以先看着,我们学习的是思维和方法,而不仅仅是学会使用工具本身。
我把每个章节讲义的每页PPT都截了屏做成了单独的PDF,一同上传到了这套资料中,以便各位更好的学习。在学习之初,我从第一小节开始一边做笔记,一边寻找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练习操作。
随着学习的深入,不仅对GIS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学习的想法,所以便有了【ArcGIS教程】专栏系列的创作。


自去年12月底(2021年)开始学习,准确的说应该是12月21日,因为在我的工作日志中有记载,一直到本月17日(2022年3月)才结束,前后大约花了3个月不到的时间。
三个月以来,正直年末和年初,本职工作的任务基本上可以在白天消解,所以我才得以有时间去进行自我提升。一般一天看1至2个小节,忙的时候就暂时搁置,有时周末也会去公司学一会儿,就这样陆续地把它程啃完了。
就像2020年末自学那套ArcGIS制图视频教程(16小时)一样,过程是比较煎熬的,尤其是坚持过半的时候会产生放弃的念头,但只要耐下心来专注于某件事,那种来自精神的反馈是不言而喻的,最后收获也是丰富的。


笔记一直记到了第12部分的《专题六:区域关联数据获取与可视化表达》打止,前面的知识大多我都有所了解或熟悉,但是从这里开始,知识密度成倍的增加,有很多我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和了解的专业术语。比如API、登时圈、OD矩阵、Model Builder、数据爬取等。
因为从第12部分起没有进行实际操作,看过之后比较容易遗忘,所以我还需要回过头来再次学习,但至少了解了一些东西,知道是怎么回事,下次再碰到类似的知识不至于一脸茫然。
在我的自学提升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随着学习的累积,以前很多模糊不清或者一知半解的知识,越到后面就越明朗,理解也就越深刻。它们就像洒落的珠子被一个个地串到了一起,不禁惊呼: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当知识累积到一定厚度的时候,对某个领域的认识也变得更加的体系化和丰富化,最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再进行输出,数学家华罗庚曾讲过的“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从视频中得知,它的录制时间是2019年7月份,而我却在2年多后的现在才有机会接触学习如此高质量的教程,不得不感慨一句,自己已经落后太多了,应该尽快补课学习才是。
我发现录制该套教程的老师相当很给力,有个视频中显示凌晨2点多,他居然还在录课,然后当天起来后10点多继续接着录,一直录到晚上,要是我们的学习状态也是如此该多好啊。
总的来说,这套教程制作得比较精良,老师授课深入浅出,适合有一定ArcGIS基础的同志学习,零基础的同志去学不是不可以,但是可能比较吃力,因为越到后面陌生的知识越多。
本月初(2022年3月)去常德出差了三天,这是我自工作以来,第一次跨市区出差。之前出差范围都在地级市域内,基本上可以在一天之内往返。
这次出去有幸参观了林伯渠纪念馆及故居(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林老是我党的重要领导人,是那位站在开国大典上的主持人,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给我们作了一个全程的讲解,从林老出生到求学,到投身革命,再到新中国的建设,林老的一生,是兢兢业业的一生,鞠躬尽瘁,以启后人。

当讲到某个细节部分的时候,让我眼前一亮,因为我之前正好看了几部红色影视连续剧,里面很多场景历历在目,所以再听到讲解员提到时有点激动的感觉。

出差的这几天,我们调研了几个景点,因为我目前做的是文旅类的专项规划,在技术方面问题不大,但是有些细节需要注意。比如这次调研带过去的图纸,居然没有给它加上图例和行政区划,这就不应该,可能是很久没有调研的缘故了吧。
最近收到室友X的来稿,那是他在大学时写的文章,我读完之后,不禁感叹他的文笔之好,思想之深,自愧不如啊。毕竟长我两岁,在思想深度方面我应该向他学习。
他在上个月底突然提出来要参加今年的省考,问我有没有想法。其实他并不想考,只是他表哥给他打了一通电话,极力劝说他一定要考公,觉得这是个香饽饽,亲人的好言相劝让他无法拒绝,所以只好答应了下来。
我本来已经放弃了考公的念头,之前还清理完了所有和考公相关的公众号、个人博主账号等信息,但听说他这次要考,想着反正也没准备,不如就试试水,于是便一口答应了下来陪他再考一次。

很快就下单买了一套本省的考公辅导资料书,没想到时隔一年之后,我不得不又艰难地重翻这些书。
人这一生,似乎就是各种考试组成的阶段,读书时需要考试,升学时需要考试,工作了需要考核,还要参加各类证件考试,结婚时需要考虑你的的财力物力能力,生了孩子后你的下一代便开始重复着你曾经历过的这些考试……
生活在既定的社会体系下,给我们提供了各种上升的渠道,同时也设置了各种考试的标准,而大多数都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更不可能全身而退,毕竟人还是个人啊。
在刷题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以前读书时学过的很多知识大都淡忘了,比如常识判断中的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尤其是数量关系中的部分数学知识,看到题目的时候就一脸茫然,翻看答案居然还看不懂,连最基本的概念和公式都忘了,比如排列组合等,一下子让我不知所措。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类似的感受,就是以前我们学过的这些理科或文科中的很多科目知识,一旦没有接触或了解之后,遗忘起来很快,甚至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已经丢了。
省考的公告出来了,我对本省各个州市中和本专业相关的所有岗位做了一个梳理,并攥写了一篇文章,结果发现直接招录我们专业的岗位很少,而且往往只有一个岗位。
当看到这些岗位的时候,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无奈,也有羡慕。自己没有做好准备,看到机会摆在眼前却无可奈何,也只有羡慕那些做好了准备的人。
那些你不屑于的,不愿意争取的东西,恰好就是你内心想得到却没有能力得到的。以为自己清高,一副与世无争的态度,其实你啥也不是,不争一争你怎么自己想不想要,看着别人争取到了,除了眼红羡慕甚至嫉妒,就只能说几句自了的话安慰一下罢了。
去年备考的时候,我看了不少有关考公的经验贴,也搜集了一些考公的复习资料,以为自己也可以像人家经验贴中说的那样,苦练一个月就会上岸,但是等到自己实践的时候,却发现事与愿违。
我深知自己不太擅长参加应试类的选拔,而我总是那么的一厢情愿,把这种竞争激烈的考试想得理想化,最后只好被现实狠狠地教育一番。
所以这次对备考方法和心态都做了调整,一方面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炼出最本质的东西,直指问题的核心,而不是流于表面,考试就是要用题海战术,这点无庸置疑。另一方面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当看到那些适配的岗位的时候,说不心动是假的,而自己却毫无准备,剩下的就只有后悔与懊恼。
现在全国各地疫情复发,各地的省考都推迟了,湖南省也不例外。我觉得这对备考来说是件好事,换言之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让我看到了丝许希望,所以面对转瞬即逝的机会,我一定要全力以赴。
各位同志们,共勉之!

获取方式: 关注公众号【三炮叁】,后台回复数字【36】即可获得本套资料。如果是苹果系统用户可能会获取失败,建议先收藏,然后去收藏里面打开。
郑重承诺:本人所有资料均免费,无需转发积赞。如果觉得对同志们有帮助的话,欢迎大家点赞收藏,随缘分享。
我是三炮,一个码字近百万的普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