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第二心脏,常被跑者忽视的肌肉,比目鱼肌的功能解剖,触发点影响,肌肉自我评估

比目鱼肌是位于小腿后部的一块强大的下肢肌肉,位于腓肠肌的深处,与腓肠肌一起构成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拥有最大的小腿肌肉生理横截面积(CSA),被认为可提供高达80%的小腿三头肌力量。
比目鱼肌起止点:
起点:腓骨后侧、腓骨头和胫骨后侧的近端1/3处
止点:通过跟腱附着在跟骨结节上
比目鱼肌有两个主要功能:
1. 充当肌肉泵,当静脉循环系统通过肌肉组织时,有助于静脉的血液从外周回流到心脏。
2. 充当骨骼肌,离心减慢距下关节旋前和小腿内旋,减缓足部的背屈,稳定跟骨上的胫骨,限制其向前摆动。
比目鱼肌通常将疼痛传递到足跟的后部和足底表面以及跟腱的远端。一个罕见的肌筋膜触发点,将疼痛传递到同侧骶髂关节,在极端情况下也可以将疼痛传递到下巴。比目鱼肌的痉挛或是肌筋膜触发点可能是跟腱疼痛、腘绳肌紧绷、腰痛、夜间疼痛,甚至头痛的根源。结合跖肌肌腱上比目鱼肌触发点可能导致颅骶功能障碍或牙齿咬合不正。比目鱼肌外缘的激痛点,往往会引起小腿中部的疼痛。肌肉下部的触发点可能更容易引发足跟痛。形成触发点的原因,长时间驾驶或运动,例如跑步、足球、滑雪、自行车、划船机等,长期穿着不适当的鞋类(高跟鞋),因职业原因需要长久站立等。
比目鱼肌柔韧性测试
面向一堵墙站立,大脚趾和墙壁之间大约10cm,一次测试一条腿,弯曲你的前膝直至膝关节接触到墙壁,保持脚后跟在地上。如果可以完成这个动作,就把脚移动到更远的位置再试一次,重复屈膝动作,一直到刚好能完成,测量并记录墙壁和大脚趾之间的距离。
比目鱼肌的自我肌筋膜松解
跪坐在垫子上,将泡沫轴放在小腿的位置,身体往后坐,利用身体的重心在泡沫轴向下施加一定的压力,但不要感到疼痛,轻轻的将体重从一侧转移到另一侧,寻找压痛点,一旦找到压痛点,不要滚压,保持激痛点的压力15-20s,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