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明那些极具反差感的人物(一)

2023-08-15 16:51 作者:尼子十旗  | 我要投稿

抗战至死的南明首奸—马士英

马士英(约1591~1646),字瑶草,贵州贵阳人。明万历己未(1619年)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后历官严州、河南、大同知府、庐凤总督等职。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尽后。身在南京的马士英凭借其作为投机者的天性敏锐地抓住这次山河倾覆带来的机会。

【长于投机】尽管早已和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有约在先:“拥立桂王”以平衡各方势力。但在以江北四镇为代表的实力派武将倾向福王时,他迅速抛下史可法,径自勾结了江北四镇率领着数万人马拥立福王登上监国之位,并凭此拥立之功坐上了南明首辅的高位。

【排挤忠良】士英在首辅之位上也充分暴露权臣本性。因为担心昔日的南京头号兼东林党大佬史可法威胁到自己,疯狂背刺,将后者的“福王七不可立”的信件告发弘光帝,以此疏远史可法与弘光帝的关系。

【党同伐异】之后,马士英趁热打铁,鼓动江北四镇的武将们,请史可法督师淮、扬,明升按降。史可法离开后,马士英终于如愿在弘光朝廷大权独揽。可这份权力并没有督促士英去为风雨飘摇的弘光朝廷做一些实事。反而使其更加肆无忌惮地排除异己、党同伐异,掀起了一场弘光版的文字狱大清洗…………

剧中的明朝权臣形象

【抗战至死】弘光元年 (1645)春,清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到五月初,南京失陷,弘光朝廷灭亡。那一天,名满江南的文坛领袖、东林党大佬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喜迎王师。而风评极差无比的马士英在被明绍宗、鲁监国等残明势力拒之门外后,也不曾放弃抗战,坚持在浙江一带积极参与武装抗清,直至兵败,被伏,处死……


“冬泳健将”—钱谦益

【东林大佬】虽然东林党人的许多操作极具争议,但不容否认的是,正因东林党人对于文人士大夫刚强坚毅的气节的看重与宣传,深刻影响了明末文官士人们的整体精神风貌与救亡抗战思潮。明军虽一败再败,但在大厦将倾之时,却仍然涌现出不可胜数的、心向明室的孤臣义士们…………

而钱谦益正是当时明末东林党的重要领袖人物,并曾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积极发起东林大会,探求学问真义、品评时世利弊。

【文坛领袖】钱谦益是明末著名文坛领袖,在诗歌文学上的造诣为世人所公认。

【依附权臣】东林党人的“对头”的马士英在南明弘光朝大权在握后,钱谦益为了免遭清算,尽心尽力地为前者叫好卖座,终于如愿在马士英对东林党人的清洗中保全了自己。

【喜迎王师】1645年,清军兵临南京城下,南明弘光朝廷覆覆在即,钱谦益的娇妻柳如是眼见国家残破,山河喋血。劝他投湖殉国,以全名节。钱谦益答应了娇妻,并且一一通知了好友亲朋。结果在投湖当天,日暮西山之际,他摸了一下湖水,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水太冷,不能下”,震古烁今。极度失望的柳如是执意投水,钱谦益又瞬间化身“冬泳健将”将柳如是救起……

南京开城当日,钱谦益带着原弘光朝百官不顾大雨滂沱,跪在城门口,喜迎王师……

颇有风骨的柳如是

【反清复明】顺治六年(1649),隐居的钱谦益曾致书南明桂林留守瞿式耜,以“楸秤三局”作比喻,痛陈天下形势,列举当务之急著、要著、全著,并报告江南清军将领动态及可能争取反正的部队。瞿式耜得书后,上奏桂王说:钱谦益“身在虏中,未尝须臾不念本朝,而规划形势,了如指掌,绰有成算”,“忠躯义感溢于楮墨之间”。

顺治七年(1650),钱谦益不顾年老体弱,多次亲赴金华策反总兵马进宝反清。

顺治九年(1652),李定国克复桂林,承制以腊丸书命钱谦益及前兵部主事严拭联络东南。钱谦益便“日夜结党,运筹部勒”。

顺治十一年(1654),郑成功、张名振北伐,钱谦益与柳如是又积极响应“尽囊以资之”…………


内斗内行,外战外行的悲壮操盘手—何腾蛟

【独树一帜】1645年四月,在武昌拥兵自重的左良玉,悍然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军沿江而下想要直取南京。左良玉以武力裹挟时任湖广巡抚何腾蛟与其随行。何腾蛟不愿意上左良玉的贼船,冒死跳船才得以逃脱。

之后他自宁州转浏阳,抵长沙,并召集堵胤锡傅上瑞、严起恒、章旷、周大启、吴晋锡等故人旧部,在湖南站稳脚跟,成为日后南明官方账面实力最强的官方一派。

【收编之王】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闯王李自成在九宫山被当地武装袭杀,大顺军余部群龙无首,大顺军将领刘体仁、郝摇旗在未表明意图的情况下突然率四五万人马闯入湘阴地界。一时间湖南震恐。傅大瑞劝何腾蛟出逃,腾蛟表示:“如果固有一死,死在左良玉手里和死在流寇手里是一样的,没必要逃了。”

之后,何腾蛟与章旷积极谋划,先是成功将刘体仁、郝摇旗所部招安收编。之后,又派手下最有能力与人格魅力的堵胤锡招安并收编了大顺军李锦、高必正所部,并命其营为“忠贞营”。

【精于内斗】何腾蛟虽然名义上收编了大批大顺军人马,但他既不愿意信任前者,也没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去收服人心。最终他选择以极低的底线来收编各种成分复杂的武装。最终导致了刘承胤、曹建志等一批骄兵悍将的坐大,致使南明朝廷空有账面实力的增长,实际却根本无法有效节制各部军马。

【愧对隆武】按说正是隆武帝给了何腾蛟节制湖南的名分,对于后者是有大恩的。但当后来隆武帝为福建郑芝龙所困,希望到何腾蛟所控制的湖南来主持抗清大业时,何腾蛟因担心隆武帝一来,自己就再不能在湖南独断专权了,对隆武帝“出兵接应”的请求只口头答应,却有意令援军处处消极拖延,是间接造成隆武帝兵败身死的责任人之一。

明军形象

【专坑友军】公元1646年初,何腾蛟与堵胤锡约定合攻湖北。正当堵胤锡方面的忠贞营战果斐然,猛攻荆州之时。何腾蛟方面的武装却像是惊弓之鸟,几乎是不战自溃,不仅丢失军事重镇岳州,还不通知堵胤锡和忠贞营。最终导致猝不及防的忠贞营侧翼打开,被清军重创,损失惨重。

【战力拉胯】公元1646年9月,何腾蛟起兵北伐,但所部被刚投降清廷的马蛟麟部仅仅几百骑兵击败,追杀几十余里,甚伤士气。

【公报私仇】1648年,清廷三王撤兵,湖南空虚,陈友龙反正,所部明军先后收复常德、靖州、武冈等地,何腾蛟因为陈友龙曾俘虏过自己的家人,竟命令所部郝摇旗偷袭背刺陈友龙,没有防备的陈友龙大溃,陈友龙本人后来也被郝摇旗杀害。此举令许多南明将官寒心不已。

【举家殉国】公元1649年正月,湘潭被破,何腾蛟被俘,于在狱中绝食。济尔哈朗派其旧部下徐勇劝降,何腾蛟痛斥徐勇,并试图拔剑砍徐。

济尔哈朗再派佟养和劝降,佟带了何腾蛟全家40余口带有威胁性地劝降,何答复:“我国不幸,大臣被掳。吾荷大明三百年纲常之重,岂以一身事两主?我血性男子,百折不回,汝何惜一剑?”

后清廷用顺治皇帝的名义向何腾蛟承诺,“只要投降,可以享受洪承畴同等待遇”,何腾蛟答复:“腾蛟少壮登朝,运逢屯蹇,甲申三月,自分一死,所以苟延至今者,思步汾阳后尘也。不意志切才疏,致兹狼狈,负恩辱国,臣罪当诛,尚可苟延人世乎!头可断,心可剖,先王、先公实式凭之!”

拒绝清廷后,何腾蛟开始绝食,甚至断水只求一死。据说当时一位僧人听说何断水已三日,前来探望,给他带来一碗湘江水,何一饮而尽。

最终,何腾蛟在绝食7日后,向南跪拜,以掌拍地,连呼可惜,自缢殉国。何腾蛟死后,其全家40余口被清军杀害。


南明那些极具反差感的人物(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