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7月13日【常识下午茶】

2022-07-13 13:05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1.(单选)管理者要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与下属建立和谐关系,实现心理的可接受性和利益的相容性达到行为的一致性。这是管理者对(   )的应用。

A.弹性艺术

B.控制艺术

C.平衡艺术

D.引力艺术

【答案】C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其他(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领导为了协调好同下属的关系,必须讲究对下属的平衡艺术、引力艺术和弹性控制艺术。平衡艺术就是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与下级的和谐平衡关系,实现心理的可接受性和利益的相容性,达到行为的一致性。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①弹性控制艺术就是领导者通过具有一定弹性空间或弹性范围的标准检查,控制被领导者行为的过程,实现弹性控制既能使下属感到充分的自由,又能予以必要的法律约束。这是领导者行使权力的一门重要艺术。

②引力艺术就是领导缩小自己与下属的距离,使之紧密地团结在自己周围一道工作的过程。简单来说,领导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上下级之间在目标、情感、心理、态度、利益等方面一致起来,这样的领导才有威望。

 

 

 

2.(单选)为控制企业成本费用,下令一般情况下出差不能乘坐飞机,不得住三星级以上的饭店,该手段属于: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文化手段

【答案】B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其他(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行政手段依靠行政组织或行政首长的权威,按照行政系统和行政层次,通过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等行政方式来实施政策的措施和方法。题干中“为控制企业成本费用,下令一般情况下出差不能乘坐飞机,不得住三星级以上的饭店”属于行政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是行政手段。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法律手段是指行政机关以法律为武器,根据法律活动的规律、程序和特点实施行政管理。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文化手段指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的、为人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控制的方式。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3.(单选)(   )在管理上强调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等外部控制来作为指挥和控制手段。

A.领导方格理论

B.X理论

C.Y理论

D.不成熟一成熟理论

【答案】B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X理论与“Y理论”相对。基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将人性假设为厌恶工作,逃避责任的理论。美国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于1957年在《企业中人的方面》一文中提出。认为人性天生厌恶并尽可能逃避工作,追求安全、安逸;胸无大志,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以自我为中心,大都缺乏解决组织问题的能力;缺乏理性,容易受环境影响。因而在管理中为了促使人们努力工作,应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和责任,进行指挥、控制、监督,强调纪律,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和与绩效挂钩的报酬制度。即以经济利益为主要激励手段,使人的行为尽可能地符合组织要求。若员工的行为和工作结果不符合组织期望,采取严厉的惩罚制度。即“胡萝卜加大棒”的激励和惩罚手段。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管理方格理论是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的一种理论。由美国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创立。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会出现以生产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X理论为依据强调监督、以Y理论为依据强调自治的极端方式,为了避免这种片面的领导行为,他们于1964年发表《管理方格》一书,提出方格理论。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Y理论与“X理论”相对。将人性假设为喜爱工作、发自内心地愿意承担责任的理论。美国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于1957年在文章《企业中人的方面》中提出。认为人的本性是喜爱工作。要求工作是人的本性;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能主动承担责任,是受内在兴趣自我驱动的,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大多数人都具有解决组织问题的能力。因而在管理中,为了促使人们努力工作,应考虑工作对于员工的意义,鼓励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以“启发和诱导”来代替“命令和服从”,用信任代替控制和监督;重视员工的各种需要和内在激励,并尽可能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予以最大的满足。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克里斯·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研究的基础是: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的不相容。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主要集中在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问题上的研究。他主张有效的领导者应该帮助人们从不成熟或依赖状态转变到成熟状态。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单选)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工作能力评价指标和工作态度评价指标,积极性、协作性分别属于绩效评价指标中的:

A.工作态度评价指标和工作能力评价指标

B.工作能力评价指标和工作态度评价指标

C.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和工作业绩评价指标

D.工作态度评价指标和工作态度评价指标

【答案】D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其他(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绩效评价指标多种多样,指标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根据绩效评价的内容分类,绩效评价指标可分为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工作能力评价指标、工作态度评价指标。业绩评价标准也称业绩评价指标,是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计量、分析的特定方式或方法。业绩评价标准也是构建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基础。工作业绩评价指标一般包括目标完成情况、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员工素质发展。工作能力评价指标一般包括专业知识、判断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工作态度评价指标一般包括纪律性、责任感、工作积极主动性、进取心、团队协作性等方面的考核。由此可知,无论是积极性还是协作性都属于绩效评价指标中的工作态度评价指标。

因此,选择D选项。

 

 

 

 

5.(单选)“管理从根本上讲意味着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与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该话出自:

A.德鲁克

B.泰勒

C.法约尔

D.西蒙

【答案】A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彼得·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其名言“管理从根本上讲意味着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与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常被引用做管理学学科概述的引言。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泰勒模式是美国心理学家R·W·泰勒提出的一种课程评估模式。泰勒在所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1949年)一书里最早提出应当根据课程目标编制“合理的”课程计划,即根据事先确定的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后评估和改善教学制度,直到达到既定目标为止。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法约尔的名言“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管理是所有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当人们在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时,就是从事管理工作”。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西蒙的名言“管理归根结底是在面对现实和未来,面对环境和员工时不断地作出各种决策,使组织的一切都可以不断运行下去,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实现令人满意的目标”。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6. (单选)战略管理是针对某个组织的整体活动,其中战略决策、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A.战略目标

B.战略思想

C.战略阶段

D.战略对策

【答案】A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战略决策是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战略目标的设定,同时也是企业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企业宗旨中确认的企业经营目的、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也是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经营领域展开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规定。战略目标实际上表现为战略期内的总任务,决定着战略重点的选择、战略阶段的划分和战略对策的制定。可以说,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制定发展战略的核心。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战略思想是指导战争的基本观点。包括对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以及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等完整的观点。是制定国防政策、战略方针、作战原则和军事训练的理论基础。它随着战争指导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战略思想的价值,取决于反映战争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程度。先进的战略思想对夺取战争的胜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战略思想,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对军事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和认识的系统化的思维活动的结果。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战略阶段是根据战争的总的目的和战争形势的基本变化而划分的战争段落。有在战前进行的预见性的划分,是战略计划的组成部分。也有在战后对战争实际进程所作的划分,通常根据研究战争的需要而定。预见战争发展进程的各个战略阶段,能使战略指导者抓住战略枢纽,有目的地进行指导,推动战争的进程。通常一个战略期可大约划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各个阶段的发展都有其指定的任务以及为实现任务而采取的对策,但各个阶段又是互相衔接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做好准备。战略管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战略分析与制定,战略选择与实施,战略控制与评价。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战略对策。它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相对于战略本身而言,它实际上是一种策略。战略对策具有针对性、多元性、层次性、配套性、可变性等特点,制定和选择战略对策是社会管理实践中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它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既具体而又复杂。具有4种特征:①预见性。②针对性。③多重性。④灵活性。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7月13日【常识下午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