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刘牢之的“北府兵”与宋武帝刘裕的“北府兵”有什么区别?

2023-10-23 22:16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东晋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是名将和精兵涌现的时代,而东晋的“北府兵”无疑是这个时代知名度最高的精锐部队之一,“淝水之战”更是让其名扬天下。但“北府兵”在历史上有两支:刘牢之的“北府兵”与刘裕的“北府兵”。那么两支“北府兵”有什么区别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首先要说明的是,东晋一般将徐州刺史称为“北府”,但隶属于“北府”的军队不等于“北府兵”。大家所知的“北府兵”是专指谢玄在太元四年(379年)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组建的部队。就像“关宁铁骑”是专指袁崇焕组建的骑兵部队,而不是关宁的骑兵都算“关宁铁骑”。

太元四年(379年),镇守京口的谢玄从北方流民中挑选精锐并加以严格训练,“北府兵”正式组建。然而在谢玄最重要的靠山谢安去世后,谢玄遭到东晋各派势力的排挤,失去了“北府兵”的控制权。经过司马恬、王恭的过渡后,“北府兵”的实际控制权被寒门士人刘牢之掌控。

刘牢之的控制意味着“北府兵”基本军阀化,变成了刘牢之的私人军队。在之后镇压孙恩起义和东晋的权臣内战中,“北府兵”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刘牢之的权势也随“北府兵”的奋战而水涨船高。隆安二年(399年),刘牢之都督七州军事,这是之前只有门阀士族才能担任的。

由于各种原因,刘牢之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次背叛盟友和上级。这种“行吕布故事”让东晋的各方势力都对刘牢之失去了信任。元兴元年(402年),控制东晋中央的地方实力派桓玄取消了刘牢之的兵权并解散了“北府兵”。抗争无果的刘牢之在绝望之下自杀,“北府兵”成为历史。

元兴三年(404年),桓玄篡位,原“北府兵”将领、宋武帝刘裕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因为京口是东晋的“北府”,所以刘裕的部队也被称为“北府兵”,后来成为南朝宋的中央主力。但刘裕的“北府兵”的性质是归属于北府的军队,与谢玄组建、刘牢之控制的“北府兵”没什么关系了。

综上所述,刘牢之的“北府兵”是专指谢玄组建的那支在“淝水之战”中名扬天下的精锐之师,而这支“北府兵”在刘牢之失势后被解散,成为了过去的历史。而刘裕的“北府兵”是东晋北府指挥下的部队,这种“北府兵”在东晋和南朝一直都存在。

刘牢之的“北府兵”与宋武帝刘裕的“北府兵”有什么区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