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大马凤医生:强迫症,脑中不受控的想法!

马凤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门诊主任,原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科主任,曾进修于中国医科大学心理科主任,从事精神科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具有扎实的精神科理论功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精神科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能精准诊断和治疗。多年来潜心研究,博采众芳,积淀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擅长运用传统中医诊疗技术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相结合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疑难精神疾病,疗效显著。获省级课题一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迄今为止,通过科学检查规范治疗已使众多患者恢复精神健康并顺利回归正常生活。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对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病因不明、长期服药、复杂疑难性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和治疗方法。
我们的思想是很神秘的,许多古怪的想法每天都在我们脑子里自发地产生,但我们通常觉得自己控制着自己的思想。
即使偶尔有一些不由自主的想法,这些想法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然而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
强迫症到底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来看看神经科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治疗这一精神疾病。
在医学界以外,“强迫症”通常是完美主义或对细节一丝不苟的代名词。
而如果一个人的强迫症症状严重干扰了他的日常生活,他就会被诊断为强迫症—— 一种精神疾病。
尽管强迫症患者往往对强迫症带来的过度担忧和非理性想法有着清楚的认识,如但这些想法与担忧却仍旧存在并影响着患者的生活。
为了减轻这些担忧带来的痛苦,患者们会持续的表现出重复、仪式化的行为。
流行文化中的强迫行为大多稀奇古怪,而强迫症的常见表现更多则平淡无奇。
19 世纪的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位公认的强迫症患者。
特斯拉对细菌、头发和圆形物体有着强烈的恐惧。
据说,他还对数字“ 3 ”有特别的执着:他在进入建筑物前一定要绕着一个街区走三圈;他接受某样物品的数量一定要是三的倍数。

虽然有些强迫症患者确实需要以特定次数的重复行为来减轻强迫想法的困扰,但许多强迫症行为则相当常见:例如,洗手是一种正常行为,但一个极度害怕细菌的强迫症患者可能会不停地洗手,直至手因此受伤破皮。
纯粹的强迫症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为主要表现,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那些疯狂的想法,每天都可能会侵入强迫症患者的大脑中。这是强迫症最重要的特征和诊断标准之一——强迫性思维。
常见强迫性思维:
1. 怀疑:对已经完成的事情的可靠性不确定(比如门窗真的关紧了吗?)。
2. 回忆:不由自主的反复回忆以往的事情,即使一些很小不值得回忆的事,但仍挥之不去。
3. 担心:一种不必要的担心(比如出门会不会被车撞?)。
这些念头总会以一种具有威慑力的口吻、不断地告诉你,周围有危险(哪怕这些危险并不存在),它会唤起患者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为了解决这种痛苦的情绪,患者会反复做一些避免危险发生的事情,这就形成了强迫症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和诊断标准——强迫性行为。
常见强迫性行为:
1. 强迫检查:可能是由于患者强迫性怀疑或强迫性担心,反复检查门窗是否锁紧,天然气或水是否关好,做的事是否精确完美?
2. 强迫洗涤:患者总觉得自己或周围的东西脏,而进行反复的洗手,洗涤衣物或擦洗家具等。
3. 强迫计数:患者不受控制地计数,如数楼层、阶梯、地板砖数,达到自己期望的数值后,才能开始做其他事情,一旦被打乱或不能完成,患者就会感到焦虑不安。
4. 强迫仪式动作:患者做事必须按照自己特有的行事顺序或模式进行,一旦被打乱,就必须重新再做一遍为止。
注意: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它需要经过精神科医生的综合判断才能确诊,不能仅仅根据几个“强迫症状”就判定为“强迫症”。
为什么强迫症会让人的大脑失控
为什么患有强迫症的人会产生不受自己控制的想法呢?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能造成巨大不适的念头?
强迫症患者的大脑里发生了什么?
1.基底神经节
与强迫症最为相关的大脑区域就是基底神经节。基底神经节是大脑皮层下的结构集合,它可以帮助激活我们想要执行的行为,屏蔽我们不想要的行为。

在运动障碍疾病中,基底神经节的不正常运作会导致肢体不受控制的运动。
例如,偏侧投掷症患者基底神经节的病变会导致四肢不由自主地摆动。
病变的基底神经节不能与丘脑进行良好的相互调控。而丘脑负责向运动皮层发送信号,令运动皮层控制自主活动。
如果基底节区不能正常运作,这一负责运动的回路就不能正常工作,患者便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肢体运动。

偏侧投掷症 | pavedroad
2.基底神经节又和强迫症有什么关系呢?
除了和运动皮层相连接之外,基底神经节和丘脑也和前额皮质形成了许多回路。
前额皮质负责的功能是计划和思考,所以基底神经节也能够促进产生我们想要的想法并屏蔽我们不想要的想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强迫症是一种认知性的偏侧投掷症。
强迫症患者就像偏侧投掷症患者一样,会不由自主地运动,产生自己无法控制的类似想法。
的确,科学家发现,强迫症患者大脑皮层和基底神经节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和健康人是不同的。
强迫症,还有救吗?
一旦确诊为强迫症,采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强迫症的发病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5-羟色胺系统功能的紊乱。
目前使用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其特点就在于能够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强迫症状的作用。
心理治疗
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例如,暴露治疗)和森田疗法等。
1、暴露治疗:指让患者逐渐地和反复地暴露于引发强迫观念、行为的事物面前,同时禁止患者采取强迫行为。通过反复的暴露治疗,患者的不适或焦虑情绪将逐渐消失,让他们明白强迫行为并不是减轻焦虑、恐惧的唯一途径。
2、森田疗法:强调患者对症状“接纳客观、为所当为”,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对症状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面对现实,不强求改变。学会接受症状,不予抵抗的同时,带着症状逐渐适应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