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译】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剧场版特典漫画②
这是一篇由《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原作者山本崇一朗老师绘制的剧场版特典漫画,收录于《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剧场版第一周电影特典中。
感谢@在吃麦芽糖提供的原素材。


















这是一篇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特典漫画,实际上,早在三年前,山本老师就已经在推特上重新绘制过《橡皮擦》这一话,直到剧场版上映时才正式印刷出版。
《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最早刊载于十年前的《月刊少年Sunday》,不过,当时刊载的那一话并不是《橡皮擦》(bilibili漫画有收录这一话,详见第18话《番外篇 换座位》)。
十年前的高木同学与西片的人设与现在有很大区别,在一开始的时候,高木同学被赋予的更多的是“小恶魔”与“御姐”的属性,人物形象看上去也比较坏心眼,而西片被赋予的属性则类似于“孩子气”与“学弟”,在山本老师创作的初期,这样的人物设定使得西片与高木同学的对弈中几乎没有招架之力,高木同学一边倒地压制着西片。

随着创作的进展,山本老师逐渐发现这样的人物个性与形象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也不太符合自己想要表达的创作理念,他曾提到过自己想要通过这部作品为读者创造一个“没有压力的空间”,想要表达的也不是热恋男女的“如胶似漆”,而是情窦初开的那份青涩与纯真。
于是,他在创作的过程中慢慢改变了高木同学与西片的形象,对高木同学而言,通过增加高木同学眼睛和额头占脸部的比例,把眼睛画得更圆,修改原本修长的睫毛等方法,让高木同学显得更加可爱,同时,他也调整了高木同学原本较为尖细的脸型,将之画得更圆嘟嘟,增加角色的萌感,从而符合一个初中女生的形象;对西片而言,通过把眼睛画得更圆,缩小虹膜,增加头发的厚度,调整脸型等方法,同样也是为了使西片更加可爱,更加符合一个初中男生的形象。

人物形象的改变使得人物更加符合设定的同时,也丰满了高木同学和西片的性格,使高木同学不再是原本的“小恶魔御姐”,西片也不再是原本的“害羞学弟”。
恋爱是双向的,男女双方如果某一方总是特别强势而显得无隙可乘,就失去了代入感与真实感,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因此,在往后的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木同学也会被西片偶尔打出的“会心一击”弄得小鹿乱撞、不知所措;西片虽然总是被高木同学捉弄,但需要面对高木同学心意的时候,他也会勇敢起来。
这样将高木同学“降级”与西片“升级”的调整不仅出现在漫画原作中,笔者认为,高木同学的漫画与动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动画与漫画原作不同的一点在于,动画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线,时间的推移象征着两人逐渐接近、接纳、变得坦然,高木同学不再无懈可击,她也会嫉妒、迷茫,有自己的小心思,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女孩子;西片也不再一窍不通,正视自己对高木同学的感情,变成了一个成熟的男孩子。

写作捉弄,读作喜欢;输了比赛,赢了人生。感谢你阅读到文章的最后,希望本文能对你了解高木同学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
只因一个小小的契机,就有了命运般的相遇。
经常被人误解和误会。
时而迷茫,时而错过,却在一点点地互相接近。
不断重复的每一天,两人的回忆互相交织。
终于修成正果,结婚了。
再之后又有了孩子,在两人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的孩子……
终有一天也会恋爱。
没错,
恋爱会一直持续下去。
——天川由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