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形而下学(1)——天真的前反思状态是怎样的,如何克服?以及场域论上1

2023-04-04 10:30 作者:蛊三  | 我要投稿

【主义主义】形而下学(1)——天真的前反思状态是怎样的,如何克服?以及场域论上1、2、3、4的核心差别

Under Subphysils | Naive Realism 形而下学 | 实在论

——— 没有自己的自然学,自然学之前的


  • 场域论:宇宙

整个世界是个融贯/均匀的场/秩序,空间和时间上都是融贯的,不会对此有任何反思:

  1. 在此不会对自己的出生死亡当成是这个场的断裂
  2. 沉睡时意识中断,醒来还认为是同一个世界
  3. 想象死后世界还在;历史曾存在过一些著名的人物都是真实的


代表人物:阿里斯托芬《云》里的苏格拉底,更是柏拉图作品中的苏格拉底,他总会天真地问:”what is ….?“

问题不在于他和他人的辩论,而在于”what is…?“这个问题本身,是一种庸俗的实在论,他认为这可以用来对所有问题发问。

什么是…?他认为这样的问题意识可以天然地施之于所有对象 ,符号对应了对象,而对象都在一个场里面

什么…?由引发了一个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既存存在者】在一个场域里面在场的对象组合在一起的【存在者整体】在对这个整体加以定性分类 ⇢ 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

  • 用什么是的这种问题意识把握一切的思维,如果无法摆脱这种思维场域论就是 1
  • 默认一个符号系统将所有一切给与定位,一切都可以对象化
  • 对于爱好智慧的人/哲学家来说,这个世界是存在的同时也认为世界的发生学机制当中处处有裂缝,这个世界会有奇迹,不可能性,症状;时间的体验,死亡和出生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事件,包括每天的睡眠/意识的中断和梦境。不应该被一种符号系统彻底的加以定位。
1、实在论
1-1科学实在论:本体论上由科学话语做主导的
1-2宗教实在论
1-3唯我论:默认有一个融贯的场,但是我做主人的
1-4常人意见:无力建构本体论



  • 【存在者整体】首先存在不思为存在而思为存在者,犯了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存在论错误。作为存在者就是一个整全的分类性的符号系统下的一个定位目标从定位意识出发走向命题走向形式逻辑然后先验化,最后也能击穿,但是这条路太迂回了
  • 而是直接意识到【存在者整体】和它所处的【场】之间的关联,它们之间的关联是二分的:即一切和一切之所在是两个东西
  • —— 一切之所在 ⇢ 已经是一个空间化的隐喻了,更不如说是一个秩序系统在为【存在者整体】施加秩序
  • —— 所以【场】与【存在者整体】之间存在张力 ⇢ 2/对抗性_场域论
  • ——【场】本身能不能算作一个存在者?如果不算存在者就意味着【无】没有了本体论地位 ⇠ 古希腊的核心争论【无】本身到底存不存在?【无】是否外显,是否实存?
  • —— 问题意识已经超越分类学系统下局部的定位,抵达整个一切和一切所在之间的关联
  • —— 但是它依然是这种 2/对抗性_场域论的,因为它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不同于这种【无/作为空洞背景秩序的/容器的】的【另一种无/不作为无/不被实证化/不能被其他东西放置在上面/不能有东西在上面呈现/不能变成记忆的存在】⇢ 这就是主体性
  • —— 这种【无/主体性】不会被场域所结构出来(而场域本身是被这个(主体性)动力学机制所结构出来的)



所以从 2/对抗性_场域论 跨越到 3/中心化_场域论 就已经包含了结构主义的所有征象 ⇢ 从索绪尔到马克思资本论式的结构主义 ⇢
  • —— 意识到场域/符号系统是有生产性的,需要动力学机制来生产出这个空白的平滑融贯的场,同时动力学机制是个永远匮乏的场:虚无不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缺东西 ⇢ 这里的缺不意味着可以被占据而是无法占据它,它像虚数而不像实数0一样能被表达
  • —— 1-4-4-4 复仇主义通向 2/对抗性_场域论: 正是有【无/主体性】做符号系统的动力学机制才能把形而上学的张力构造出来,所以只能靠 1-4-4-4 复仇主义的不管不顾,只把那件事情/局部当成一切,其他事情都被主体性消解掉,这时主体性登上舞台了;
  • —— 但是主体性撤退的时候会留下疑问或者说留下信仰变成 1-2 或 2-1 :失败的复仇者就会思考【总体】和【整体】的差别
  • ——【整体】是个无脑的,无动力学机制的;而【总体】是永远需要一个动力学中心点来【总体化】的 ;
  • ——【总体和总体化是一个东西】它导致了所有的总体主义悲剧:这两个东西是一个东西导致了在具体的政治操作/意识形态与哲学的短路 ⇢ 所以总体主义总会走向悲剧:大屠杀等
  • 认定【总体】和【总体化】之间有差异 ⇢ 是哲学的姿态 ⇢ 3/中心化_场域论
  • 认定【总体】和【总体化】之间是一样的,对哲学的姿态保持警惕 ⇢ 辩证唯物主义的姿态 ⇢ 4/虚无_场域论
  • 3/中心化_场域论与4/虚无_场域论的区别就在于如何理解【总体】【总体化】之间的关系
  • 
    23:04
    
    如果不去搞懂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所有的 4/虚无_场域论 的活动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 降次 ⇢ 划入3,2,1
    → 海德格尔一定会走向希特勒
  • 这是一个核心点,不能坚持这一点就会划入虚假的历史主义/虚假的天命/共同体的意志...
  • 【总体化】有缝合的机制/否认的机制,那些剩余它会不停返回:本来就是我的一部分
  • 【整体】就是那些松散的国家/前现代国家,整体是依赖符号系统的定义的;【总体化】象征了紧致的,高效动员的,现代的扩张性的民族国家;他的国族概念是可以根据共同体利益不停修改的,所谓的:”自古以来“
  • 【总体化】会有剩余/结构性的例外 → 剩余永远是达不成的所以使得它不停的运动 → 因此【总体】就是【总体化】← 能感受到这种短路/在政治上有点常识的话,那么就已经走向4/虚无_场域论


  • 【总体化】总是会有问题/缺失, 父权秩序如果是天经地义的,那为何会触发其中短路点:如血亲复仇制,以复仇者的姿态践踏别人的父权秩序 ⇢ 这时自己的辩证法就运作起来了,而这时走向 2/对抗性_场域论的原因为不太敢面对它自己有问题这件事情,反过来把总体化,整体性的场域本身/所有的秩序本身的问题转移成这个场和存在者整体之间的问题 ⇢ 所以走向 2/对抗性_场域论本身就已经偏离了,因为没有直面问题 ⇢
  • 真正的问题是【总体】【总体化】本身的呈现和结构内在的有张力,但是在历史当中总归是有一种力量【自我同一】的;实事求是承认它是自我同一的,就是 4/虚无_场域论;但是用主体性的力量切入进去就是 3/中心化_场域论,用此去研究它的发生学机制。



【主义主义】形而下学(1)——天真的前反思状态是怎样的,如何克服?以及场域论上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