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爱这土地 No.17

2022-11-20 13:49 作者:小熊摊手i  | 我要投稿

[思想内容]

1938年是抗战爆发的第二年,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六省地区遭受日寇的侵略和蹂躏,

个北方失去了生机,人民蒙受战争的苦难,陷入贫困和饥饿之中。社会的动荡、民众的苦难

以及对“民族存亡”问题的思考促使诗人民族意识的觉醒。这一时期,诗人艾青一方面积极

投身于后方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由武汉辗转西安,后又来到湖南衡山及广西桂林,以“抗日

艺术队”队长的身份,率领一批文艺工作者出入在陇海路的抗日前线。另一方面,诗人拿起

笔,用诗来表达他对民族遭受欺凌所感受到的愤懑与哀伤之情。尽管这一时期诗人的诗比

较哀伤,但绝不是消沉的,而是要激起民族渴求解放的意识,写诗也是要传达民族的心声和

个人的心声。《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主要抒发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短诗,全诗只有十行,从内容上主要表现了两层含义:第一层(一

至八行) ,通过鸟这一象征形象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中华大地饱含深情的至爱。诗中,诗人着.

力塑造了鸟这个象征形象。对鸟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肩负的神圣使命是通过对其歌声内容的

多方面的抒写来表现的:鸟要歌唱,为谁歌唱呢?它要把备受侵略者和反动势力(用“暴风

雨”来象征)摧残的土地的屈辱感表达出来;其次要把中华民族的内心的悲愤、反抗的情绪

和怒吼声(用“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来象征)传达出来;此外,还要为人们讴歌美好光

明的未来(用“温柔的黎明”米象征);完成了这些光荣的使命后,鸟死了,但它即使死了,也.

要死在这片土地上。第二层(最后两行),以问答的形式,再次抒发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和他对上地的深情,但在结尾处,诗人已将他对土地的爱升华为-.种爱国的情感。作品表达

了诗人对土地的深情和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诗中,“土地”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土

地”是祖国、中华民族和劳动人民的化身。爱土地就是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所以从对

待土地的情感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民族、人民的深情。

[艺术特点]

注重用象征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

本文注重用一.些象征性的形象,如用“鸟”等形象来表现诗人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诗中,“鸟”主要象征着诗人,“暴风雨”象征着侵略者和反动势力等。

语言自由多变、富有节奏感。

此诗的语言具有散文美。十个诗行,长短句结合,不刻意追求格律押韵,语言自由灵活

多变,但诗却具有内在的节奏感。


我爱这土地 No.1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