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高估的武直————卡-52

卡-52“短吻鳄”(英文:Kamov Ka-52 ,俄文:Камов Ка-52,绰号:Аллигатор,北约代号:Hokum-B,“噱头-B”)武装直升机是苏联卡莫夫设计局(现俄罗斯直升机公司)设计的共轴反转双旋翼式并列双座武装直升机。
研制背景

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俄罗斯陆军航空兵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战斗直升机以取代老式的米-24主力攻击直升机。为此,从80年代初俄军方实施新型战斗直升机计划伊始,米里设计局就报出了双座的米-28,来与卡莫夫设计局研制的卡-50武装直升机展开竞争。为争取军方订货,米里设计局便极力向军方介绍米-28的优良性能和使用可靠性。
卡莫夫公司则以卡-50的独有特点努力说服军方。虽然卡-50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但部分军方人士则对卡-50的作战效能持怀疑态度:
首先,当今战斗直升机使用的一个特点是,它必须能在大约5米的高度飞行和实施战斗行动,其原因是敌方防空装备的战斗技术性能要求直升机做到这一点。
军方一直认为,即使有两名机组成员,一名负责驾驶,另一名负责火控系统,实际上要有效地完成这样的任务也有较大难度,更何况卡-50还是单驾驶布局,这无疑会加重驾驶员的心理负担和工作负担,飞行安全性也会大大降低。其次,单座布局不象双座布局那样已经过长时间实战考验。尽管这样,米-28最终也未能令军方感到十分满意,理由是它缺乏在夜战和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作战的需要。为此,两个设计局分别加快了对卡-50和米-28的改进改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卡莫夫设计局推出了卡-52,米里设计局报出了米-28H。
功能用途
卡-52武装直升机的主要任务是对战场实施空中侦察,使突击直升机群能更隐蔽地采取突袭行动,可大大降低突袭风险。攻击和消灭敌方坦克、装甲车及地面机械化部队。也可同敌人的低速空中目标作战。卡-52被称作“智能”型直升机,它具有最新的自动目标指示仪和独特的高度程序,能为战斗直升机群进行目标分配,以充分发挥卡50战斗直升祝的作用和协调其机群的战斗行动。
卡-52可用于飞行员训练,由于两名乘员坐位并排且有自己的操纵装置,所以用于飞行训练和战斗训练十分方便。
卡-52可执行海航任务。虽然卡-52是专门为陆军航空兵研制的直升机,但在必要时,它也可在舰艇甲板安全着舰。
结构布局
总体布局
卡-52武装直升机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了并列双座布局的驾驶舱,而传统的武装直升机都为串列双座布局。【并列双座布局为座椅水平排列,串列双座布局为前后排列,如AH-64阿帕奇直升机】该机采用并列双座布局并非标新立异,它是根据现代武装直升机的驾驶需要和所担负的战斗任务而设计开发的。首先,卡-52是为全天候、全天时、超低空攻击地面目标而设计的。当初,美国在制造F-111、苏联在研制苏-24全天候攻击机(同样为了低空作战)的时候,飞行员和领航员/武器操作员就是并列坐在一个驾驶舱内,这种布局曾被看作是最佳方案,而且已被用到苏-34新一代歼击/轰炸机上,但是事实上,缺点也十分明显。
卡-52与卡-50的最明显区别是座舱设置了第二乘员位置,这大大扩大了直升机的功能。第二乘员可保障实施侦察或电子对抗,授索和识别远距离目标,能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和任何时间指示目标,并区分目标,协调与地面部队及攻击机的行动,以及执行其它任务。同时,该机保持了卡-50直升机的机动性、武器装备及防护性能。
卡-52与卡-50的最明显区别是座舱设置了第二乘员位置,这大大扩大了直升机的功能。第二乘员可保障实施侦察或电子对抗,授索和识别远距离目标,能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和任何时间指示目标,并区分目标,协调与地面部队及攻击机的行动,以及执行其它任务。同时,该机保持了卡-50直升机的机动性、武器装备及防护性能。

尽管卡-52与卡-50的两台发动机一样,但因设置了第二乘员位置,并安装了补充设备,所以其飞行性能多少要比卡-50差一点,升限和爬升率有所降低。卡-52直升机机身前部安装了汤姆逊公司的热视仪,之所以选择法国生产的热视仪,是因为国产热视仪的生产工作拖延的结果。
卡-52机身右下方的球形陀螺定位仪上,装有带激光测距仪和目标指示器的大功率瞄准头,它能发现并高度准确地跟踪5公里内的小型目标。在旋翼桨毅的上方装有“驽”式雷达。另外,它还装备了电子对抗设备。卡-52驾驶舱内装有4个液晶显示器。首架样机上装的是法国生产的显示器(其中包括一个多功能显示器),投产后,它将安装国产的彩色多功能显示器。此外,还在风挡玻璃上为驾驶员安装了一个显示器,领航员带有头盔瞄准显示器。
座舱的两名乘员各拥有自己的操纵装置,但两套操纵系统可以联动。在必要的情况下,两个乘员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单独驾驶直升机或控制武器系统。
旋翼结构
卡-52采用双旋翼共轴式布局,两台涡轴发动机安装在机身两侧的短翼上方。采用可收放的前三点式起落架。机身两侧的短翼下可挂各种武器。使团系统采用两副尺寸、形状完全相同,但旋转方向相反的共轴式旋翼。每副旋翼均由较宽的复合材料奖叶组成,桨叶为俄罗斯HAYH-3先进翼型。

桨尖后掠30度,这有利于提高奖尖的临界马赫数,减小激波带来的损失。桨叶采用双--腔大梁,其抗扭刚度好,抗弹伤能力强。采用无铰桨级,它的中央为高强度钛合金锻件,由金属抗拉扭件与桨根相连。抗拉扭件由0.5毫米厚的金属片叠加而成,用以传递桨叶的拉力和离心力,起到水平铰和垂直铰的作用。这种结构抗弹伤能力强,即使被12.7毫米的枪弹击伤,也仍能保持直升机正常飞行。双旋翼直升机布局有助于缩小直升机的外廓尺寸,使机体结构更为紧凑。由于它没有尾桨,这也提高了在贴地飞行时的安全性。
动力装置
卡-52装两台圣彼得堡B-R-克里莫夫科学生产联合体生产的TB3-117BMA型涡轴发动机,每台功率为1660千瓦(2225轴马力)。卡-50和卡-52直升机上安装的BP-80型减速器,还能保证发动机功率的进一步提升。且两台发动机位置隔得较远,这样就减少了两台发动机同时被对方枪击弹伤的可能性,从而可提高生存力。进气造装有防砂尘装置。排气口装有红外抑制器,可降低发动机的红外辐射水平。
其他结构

卡-52除驾驶舱以外,机体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其重量约占全机重量的35%。复合材料能吸收雷达回波,可降低被对方雷达发现的概率。它的破损安全性也好,有助于减小弹击造成的破坏后果。油箱外层为复合材料,里面是蜂窝结构,在被子弹击穿后能自动密封。该机采用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单轮。机尾有较宽的垂尾和高置的平尾。
武器系统
卡-52的武器系统与卡-50相似,装有一门口径为30毫米的2A42型可移动自动机炮,可带炮弹280发。该机炮能水平移动并有限地上下移动。整个机炮系统与BMP-2步兵战车和BMII-3型步兵战斗车、BMII-2和BMII-3型陆战队战斗车的机炮及“铠甲”火箭炮规格统一,可方便地选择补充穿甲弹和爆破弹。卡-52装有一门不可移动的KII-23JI型机炮,口径为23毫米,可带弹250发,在机翼内上的YIIK-23-250型吊舱内。
其短翼下的4个武器挂架,能挂载12枚旋风-M带激光制导和串联战斗部的超音速反坦克导弹,也可安装4个B-8B20A火箭发射巢,每个火箭巢可带20枚80毫米直径的C-8非制导航空火箭;或安装B-13J5火箭巢,每个火箭巢可装5枚120毫米直径的C-13非制导火箭。这些火箭可带各种战斗部,如爆破弹、照明弹等。为消灭远距离目标(15公里),它可挂X-25MJI半主动激光制导空对地导弹。也可挂2至4枚P-73型中距离空时空导弹或8至16枚针-B。近距离空对空导弹来打击空中目标。
弹射系统
共轴双螺旋桨也是采用此设计的直升机的最大隐患,受材料等方面限制,传统直升机螺旋桨均采用柔性设计,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会不停上下弯曲挥舞。这就使得共轴双螺旋桨在运行时出现相互撞击的可能。卡-52的前身,采用同样设计的卡-50直升机就因此在试飞中出现两次机毁人亡的事故。同样因为这两幅螺旋桨,使得卡-52在遇到事故时,很难采用传统直升机的救生方式。传统单螺旋桨的直升机,在遇到事故时,主要依靠螺旋桨的自转,减缓飞机的下坠速度,再结合吸能结构设计,来减少人员伤亡【如阿帕奇】。而共轴双螺旋桨设计,一旦遇到事故,就无法依靠螺旋桨的自转来减缓下坠速度了。因此,卡-52不得不另辟蹊径,选择了弹射救生的方式。
卡-52装备了K-37型直升机弹射座椅,飞行员拉动弹射拉手后,螺旋桨部位的爆炸螺栓会将两个螺旋桨炸掉,避免飞行员在弹射时被削成肉泥。随后再引爆飞行员头顶座舱盖上的导爆索,给弹射让出通道,最后,座椅下方的弹射火箭启动,将飞行员弹出座舱。
看上去一气呵成,但这个过程还是不太靠谱的,由于螺旋桨桨叶较多,要确保这么多爆炸螺栓同时引爆,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同样是卡-52的前身,卡-50直升机就曾因这套弹射求生系统故障导致飞行员丧命。

当然了,卡-52直升机这套弹射逃生系统不怎么靠谱,传统直升机的救生系统也不怎么样。传统直升机在出现坠机时,通过专门设计的座椅和调整飞行员坐姿,来增强落地时的换乘,保护飞行员。但这种设计的使用条件是很苛刻的,只有在直升机机体保存比较完整的情况下,以小于特定数值的下坠速度,且坠地时机身姿态负荷要求时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但战场上怎么可能时时刻刻都符合条件。
缺陷
机炮射击角度受限
卡-52继承了卡-50的武器配置,其采用的机炮为一门安装在机身侧面的30毫米2A42型机炮。由于安装位置的限制,该炮不能像其他武装直升机安装在机头下方的机炮一样实现在航向方向上约120°到180°的任意角度射击。若要用机炮对付目标只能转动机身,这对于打击地面目标来说很不方便,应对诸如突然出现的便携式地空导弹发射单元等难以发现且攻击性极高的目标时,甚至会导致危险。
反坦克作战性价比偏低
作为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卡-52,虽然最大载弹量十分可观,但在反坦克火力方面反而偏弱。卡-52虽然可以同时挂载12枚AT-16反坦克导弹和两个火箭发射巢,然而即便不携带火箭发射巢也不能挂载更多的反坦克导弹,甚至于AH-6小鸟直升机这样的轻型直升机都可以同时携带两枚地狱火导弹和两个火箭发射巢。造成这种十分反直觉的问题的原因,在于其挂架下两个挂点位置过近、无法同时在两个挂点上都挂载反坦克导弹,而是只能在外侧挂点使用符合挂架挂载。从作战能力角度来说,重型武装直升机相比于中型武装直升机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携带多一倍的反坦克导弹,卡-52的这个设计问题显然很影响其攻击费效比。

机体庞大易被地面火力命中
当代武装直升机主要采用串列双座布局,其目的就是减少机体正面截面积、从而降低被地面火力特别是小口径高炮和高射机枪命中的几率。卡-52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机体长度本来已经接近中型通用直升机的情况下还因并列双座而导致正面十分宽大,其机体规格根本不是其他武装直升机所能相比。以至于俄乌战争中被乌军的反坦克导弹击落。

从卡-52上述的优势和劣势,明眼人应该看得出来,俄军对于卡-52的使用想定与其他国家的武装直升机差异极大,反而更类似固定翼攻击机——事实上,卡-52之所以能被俄罗斯海军看中、并计划部署到两栖攻击舰上,而非选择陆军批量装备的米-28,除了卡-52机身较短、相比于米-28在停机空间上有优势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恰恰就是该机的火控雷达能够在敌方水面舰船防空圈外锁定目标并发起攻击。
实战数据
2月24日,俄军损失了两架卡-52武装直升机。其中一架在遭到乌军防空火力击中后受损,所幸飞行高度不高,最终在飞行员的操控下成功迫降。而另一架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这架卡-52武装直升机在遭到击中后,飞行员成功通过弹射的方式逃生。
在开战之后,卡-52武装直升机立即加入到了突袭安东诺夫机场的行动,护送大批携带俄特种突击队员的米-8运输直升机穿插至基辅的西北方,成功掩护突击部队夺去了安东诺夫机场。俄军突击部队在抵达机场之前,遭到了乌军地面部队的顽强阻击,卡-52武装直升机在运输机群的前方利用机载火箭弹、反坦克导弹以及机炮对乌军地面火力点进行压制,为运输机群开辟了一条安全的飞行航线。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视频显示,在此次突击行动中,一架卡-52武装直升机成功顶住了乌克兰军队18次便携式防空导弹和高炮的攻击,最后在机体严重受损的情况下成功迫降,飞行员出仓后立即拿着AK-74突击步枪投入了战斗,直到后续增援部队抵达后撤离了现场。然而此次乌军因为没有架设地对空导弹,直接被俄军突破。
在此之后,美国不断向乌方提供“毒刺”导弹。8月15日,一架卡-52在顿涅兹克执行任务时,遭到了乌军“毒刺”的攻击,被击中之后直接坠毁,飞行员当场死亡。
分析
从卡-52上述的优势和劣势,明眼人应该看得出来,俄军对于卡-52的使用想定与其他国家的武装直升机差异极大,反而更类似固定翼攻击机——事实上,卡-52之所以能被俄罗斯海军看中、并计划部署到两栖攻击舰上,而非选择陆军批量装备的米-28,除了卡-52机身较短、相比于米-28在停机空间上有优势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恰恰就是该机的火控雷达能够在敌方水面舰船防空圈外锁定目标并发起攻击。
对于俄罗斯海军来说,这是没办法的办法。限于“苏联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设计局限和苏-33、米格-29K的各自的性能限制(一个设计时就是舰队防空战机、另一个虽然是多用途战斗机但又受到中型机的机体限制),俄罗斯海军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舰载战斗机用于航空反舰作战。这种情况下,部署在两栖攻击舰上、本该只用于两栖作战支援的卡-52挑起了航空反舰作战的重担,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