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剧透警告】看懂好莱坞烧脑科幻大片叫聪明,看懂《流浪地球2》叫智慧

2023-01-30 23:45 作者:东北二虎子  | 我要投稿

    如今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猛然发现今昔已是2023年,在1999年参战的老兵们今天也已经是奔三的年纪了。时不时的回想,这一生还有什么遗憾,唯有一条,便是身在海外,看《流浪地球2》(下文简称流二球),有些不便,而在投降国竟无排片(不知现在有没有),有人说,它凭借一己之力,让中国科幻电影拍死了好莱坞。各大朋友们争相摇旗呐喊,此时法国有在闹罢工,若是这些人去宣传,怕是马克龙那厮早就妥协了罢!那日,俺鬼使神差地看了一眼护照,蓦地发现带英签证竟还剩下十余天,欧洲之星离俺家并不算是远,便联络几个在带英的好友嚷着聚一聚,顺带观赏流二球。

    至伦敦,严冬俨然已过,却见那寒风依旧凛冽的刺骨,许是靠海靠河的缘故。北上见了同学,许久未见,聊了不少。从工作聊到东欧的战事,几杯扎啤下肚,寒气已然消散,忽见表,指针已是四点有余,俺猛地窜起,惊呼:“流二球!俺的流二球!”

    友人见状大惊,曰:“肿么地啦?”听俺叙述完,友人嗟叹到:“莫不是你这厮,来这里看电影,而非老友叙旧罢!”俺听后忙道:“怎会,怎会!弗会弗会!”说罢,便送俺去了地铁站。

    看完该片,五味杂陈。那感觉,俺真的想在伦敦,巴黎,里尔的街头振臂高呼:


懂的都懂

    那感觉就像是……你在tinder上约到了一名金发碧眼的妹子,你兴冲冲的约她出来,结果发现她竟然是个男的。但你觉得就这么算了很是不甘心,于是你又出钱给他做了trans手术,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约了,结果她又说:你这叫恐同,政治不正确。那没有办法,手术是不可逆的,于是你下决心,自己也做了。这回总行了吧?然后她又跟一个男的跑了。

    然后你就彻底疯了,以后只会边走边喊:

不解释

    当然,您可以说这是没有智慧的体现,没有慧根。于是,俺又检讨自己,读了许多名著,三个多小时以后,终于开悟了,逐渐参透了这部电影的秘密,并不是电影不好看,而是自己觉悟低。接下来,俺要着重地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究竟哪里好,有多好。

    再次警告,以下内容包括剧透。


唤醒九零后难以磨灭的记忆——论《流二球》的故事和叙事

    九十年代左右正是西方文化大规模入侵中国的时候。自那时,许多美国电影被引进国内。它们也包括也并不仅局限于“彗星撞地球”的作品诸如《绝世天劫》,《天地大冲撞》之类的作品,也有许多“人工意识”的作品诸如《攻壳机动队》,《银翼杀手》,《黑客帝国》以及时间并不算太久远的《黑镜》。许多“空战”的作品,诸如《珍珠港》,《独立日》等。

    这些电影虽然伴随着俺们的童年逐渐地陪俺们老去,但也的确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的缘故,使得它们在技术上留下了一些遗憾,而《流二球》则在某种程度上稍微的弥补了一点点的不足,让观众在电影院的大萤幕中,稍微找回过去以上电影中,初见的震撼和感动。

    这些电影明明已经是在记忆中逐渐的尘封下去了,如果不出意外,它会一直在我们的记忆中老去,直到伴随着我们生命的终结。感谢《流浪地球2》让俺再次想起了这些电影,所以得赶紧写完,俺要补课去了。

    不得不说,用上亿的特效砸出来的电影,尤其是它的空战镜头的确稍微好过《强袭魔女》。这里的本意绝非指责任何人抄袭或是过分借鉴,致敬,大家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

    流浪地球作为一个“彗星撞地球”的作品,在“天地冲撞”题材电影中,它是探讨人工生命最为深刻的。在描写人工生命(或意识数字化)的作品中,它又是描写“空战”最精彩的。比什么好莱坞流水账科幻片诸如《2001》,《火星救援》硬核上500个指数级。


导演郭帆大师级别的功底让影片加分不少

    听导演说,为了拍这部戏,特地成立了许多小组,例如UI设计组。也听说导演为了拍摄太空电梯的坠落场面吃了不少的苦头。

    导演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功夫,这些东西也的确为影片加分不少。

    这位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和动作打斗戏份都能堪比克里斯托弗诺兰(代表作:《黑暗骑士》《盗梦空间》,《敦刻尔克》,《信条》),叙事剧情方面则直逼罗兰艾默里奇(代表作:《再造战士》,《独立日》,《2012》),对于CG特效的运用也几乎和著名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旗鼓相当(代表作:《谍影重重系列》,《93号航班》,《菲利普船长》,《世界新闻》)

    而作为反面教材的《降临》。

    从老师走进课堂空空如也的教室,学生们手机警报声此起彼伏,再到突如其来的火警疏散铃,走出教学楼数架战斗机低空掠过,营造出来的肃杀气氛则远远不如《流二球》。浪费大量毫无意义的CG特效不说,即反映出了制作方资金的捉襟见肘,同时也说明《降临》这个导演的能力有限,完全无法掌控起如此强的CG特效,只能用简单的手法搭配几个无意义的新闻片段来营造紧张气氛。

学生手机的警报纷纷响起
教学楼外校警们紧张的警戒
屏幕上方再次两架战斗机低空掠过


中国的智慧以及对各种艺术的高追求让西方人大脑不够用了

    李雪健老师扮演的角色真是一位充满了中国智慧的长者,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无时无刻让人时而感叹自己自愧不如。俺还记得有一个片段是一个美国大使和李雪健老师对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移山计划不行呀,我们老百姓不支持,总统很犹豫,参议院不同意,总统也动摇,咋办蹑?”

    李雪健老师拿出手机,照片是个旅行者号拍的地球:“这是你们旅行者拍的地球,就是那个小蓝点,我们要在小蓝点上装一万个发动机。我会信,我的孩子会信,孩子的孩子会信。”

    美国大使:……???????

    举个栗子:

   一道数学题:

    325u+425v=25

    求:u,v

    答:人类不得了啊,从毕达哥拉斯,到祖冲之,再到现在,那么多的人啊,数学家,我们要在这道题上写出两个未知数的答案,真是不容易啊。我会信,我的孩子会信,我的孩子的孩子会信。

    老师:回答的太好了,我懂了,满分。

    另外一个灵魂问题则是有个妹子(抱歉实在记不起她的名字)问“移山计划可能成功吗?”

    李雪健老师指着联合国大厦给出了灵魂回答:“那他们为什么要建这座楼?”

    他说了很多话,却什么都没说。

    顺带一提,那个妹子的表演也是一绝。事先声明,本人其实算上是半个女权主义者,但是看那个妹子在联合国发表演讲的片段的那一刹那,莫名其妙的让俺想起了,造成了生理方面的极端不适。当然,这一定是俺的修行不够。俺会反省。


结论:如果您把《流二球》当成是一个特效爽片看,它是完全合格的。它的成功要归功于当今好莱坞电影尤其是科幻电影的疲软。说《降临》是流浪地球的目的地:南门二(特想问刘慈欣,咱们要到了南门二,是不是又要和三体人打起来了?),花费2500年的努力就可以轻松达到,那么《流二球》和《太空漫游》那个级别的好莱坞电影的距离大概就是参宿五。


 

【剧透警告】看懂好莱坞烧脑科幻大片叫聪明,看懂《流浪地球2》叫智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