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moongirl 关于《杀破狼》选角的回答 节选 自存
长庚在原著小说里有一条很清晰的成长线。不管剧版如何改编,这条线都是会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陈哲远剔除了一个非常大的障碍:他不用演结果,他可以专注在演“过程”这件事情上,这使得长庚一直处于未完成时态。而如何表演人物关系是对陈哲远提出的巨大挑战,也是未来我评价他表演的一个重要方面。 把人物关系放置进长庚这个角色,会得到两个基本切面:横向和纵向。横向是看陈哲远如何处理长庚遇到的每一个人,纵向是看陈哲远如何处理长庚在各个时期不同的成长。最简单的就是截取4个表演片段,如14岁的长庚,20岁的长庚,面对了然大师和面对皇帝的长庚:是否拉开了表演层次。 拉开表演层次是为了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成长,那么,又该如何让观众有代入感,产生一种自己和长庚一起成长的“错觉”? 之所以是错觉,是因为长庚的经历并不是普通人的经历。我们也很难成为像他一样内心强大的人。此外,在我看来,长庚是一个超越时代的人。这个人物在做出了有意识的主动选择后,呈现出了一种加速成长的态势。因为他如果不急速成长,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如此极致的成长经历,距离我们的生活是很遥远的。虽然我在前文提到希望 剧版《杀破狼》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作品,但仍然希望这部作品有现实指导意义。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最有效的手段都来自于细节。 而对于檀健次来说,他的挑战在于两点:原著的大部分篇幅都以长庚的视角代入,很少直接描写顾昀的心理活动;而顾昀一出场就像一些出现在古龙小说中的大侠一样,直接站在了人生的制高点。 长庚一出场站在起点,而顾昀一出场就站在“终点”。他已然是一个完成时态。顾昀作为一个结果而存在,但是在表演时,演员不能演结果,那么,又该怎么演过程呢? 顾昀这个角色仍然可以有横向和纵向两个切面。纵向依然是看他的成长,不过这个成长被隐藏了起来。横向是看顾昀所作出的选择。顾昀作为“三军统帅”,每一个选择都会对整个国家产生深刻的影响。那么,顾昀为什么会长成今天的样子,为什么会充满能量,今天的顾昀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让镜头伸向顾昀的内心世界。所以对于檀健次来说,表演的难点在于如何演好内心戏以及表里的差异。 顾昀是否有内心戏首先取决于编剧对于整个项目的改编思路。即使没有内心戏,我们也可以借鉴张颂文老师提出的“三层人生”论的角色塑造规则,即角色的“表面人生”、“私下人生”和“隐秘人生”以丰富人物形象。 长庚可以是正向表演。首先让观众有代入感,慢慢发现追不上他的步伐,有了距离,生出仰慕;而顾昀可以反向表演。人物出场时带给观众疏离的倾慕,被他吸引,带着好奇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最终找到和他的共鸣之处。这一正一反,既在剧作上完成了两个人物的合二为一,也让观众的心灵接受一次洗礼。 第一次看《杀破狼》这本小说,看了两章就想放弃。我发现自己对机甲、蒸汽朋克什么的好像不是太感兴趣。不过又转念一想:什么是代表作?不就是技法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吗?为什么决定看这部作品,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啊!作品一共130章,才看了两章就要放弃,这和那些才看了一集就要打分的人有什么区别? 于是调整了一下,又开始看了。看了一点,还是有点摇摆。就在这摇摇晃晃中,看到了那句“臣顾昀,救驾来迟了。”这是一句很普通的话,但不知为何,却在我的心中生出了很奇妙的感觉。于是,我决定把《杀破狼》看完。 看完小说后,觉得长庚和顾昀的感情线写得很好,又专门花时间做了整理。那么,我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感情线?我想,我之所以会喜欢,可能是因为那些我不喜欢的“桥段”通通都没有出现吧。 1、靠误会推动感情的发展。这是我非常不喜欢的一种方式。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偏偏不说,然后误会越来越深。单纯觉得这样的方式没意思,很无趣。 2、因为第三者的介入让感情发展充满曲折。谈恋爱时如果有第三者介入,很容易被贴上“渣”的标签。把复杂的人物做简单化处理,也没什么意思。在结婚后有第三者介入,那就是要讨论婚外恋了。婚外恋其实是个很严肃的社会性话题。但如果创作者没有切身的婚姻生活经验,很难做到力透纸背。 3、在分手时说出很重的话然后又复合。我们不能无视因言语造成的伤害,因为那些伤害是不会消失的。镜子破了就是破了,没有所谓的“破镜重圆”。既然经历了风波,也就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关系。只是和同一个人再次开启一段全新的关系之前,需要先行处理好那些无法回避的过往。 4、这个世界有没有纯粹的爱情呢?不知道,但就是不喜欢让一方过多的奉献、牺牲这样的剧情。眼泪与苦情齐飞,看起来就特别没劲。 5、把人物推进极端的环境。比如我要跳崖了,你跟不跟着我一起跳?大难临头了,你准备怎么飞? 以上这些我不喜欢的内容都没有出现在《杀破狼》里,真是太难得了! 总结一下,在描写爱情这个题材时,我不喜欢靠外力推动感情发展这样的写法。但如果弱化外力因素,只能把笔墨转向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话,就会让写作面变得很窄,可供发挥的空间也很小,很容易变得无法继续向前。我想这就是普通写作者和优秀写作者之间的区别了。 《杀破狼》对长庚和顾昀的感情描写非常精彩。感谢作者向我呈现了如此美好的一段感情,虽然它是一个过于浪漫的童话故事。(2021.6.8)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这是《山河令》里周子舒的一句台词。这句台词也是贯穿全篇的主旨。它强调的是一个“遇”字:仿佛只要两个人相遇,就会万事礼成。 而在我看来,《杀破狼》则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长庚向我示范的是如何去面对、经营一段不平等的关系。 穿新鞋子会打脚是件正常的事情。可是有双凉鞋,明明每年夏天都在穿,为什么刚穿时还是会打脚?哦,我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关系是一劳永逸的。如果你在意和看重某段关系的话,那你一定不能只是站在原地。 《杀破狼》很好的展示了这种动态的平衡,长庚的处理手法十分的“唯物主义”。这个人虽然站在我的身边,但其实,他离我很遥远。在他设想的未来里,可能并没有我的存在。那么,我该怎么做呢? 去看看长庚的做法吧,去深刻体会并实践“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这句话。向长庚学习进攻手段的多样性,学习如何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手段。要想和灵魂伴侣成为命运共同体,长庚经历了漫长、艰难甚至是自虐式的成长。所幸,他心中的目标从未动摇,他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矛盾而又充满魅力的个体。当他和所爱之人真正并肩前行时,真是令人无比动容!(202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