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注意力集中吗?
在全球范围内,“多动症”患病率大约为5%,意味着20个儿童中,就有1个存在“多动症”;男女比例为3:1左右。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很多家长会开始焦虑孩子“专注力”的问题,也很担心孩子上了小学后,长达30-40分钟的一节课让孩子感觉乏味,出现坐不住、听不进去等情况。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注意力集中吗?会不会是得了“多动症”啊?
今天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就来跟大家聊聊“多动症”和“注意力”的相关知识吧!

(图片来源:网络)
01
认识“多动症”和“注意力”
认识“多动症”
“多动症”其实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疾病诊断名词,而是一种俗称,常被用来形容有明显好动情况的孩子。真正的具有医学诊断意义的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
“多动症”的表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比较常见的儿童期疾病之一,不仅表现为多动(如常常发呆、走神、上课听讲无法专心、丢三落四、粗心大意、畏难情绪持久而强烈、无法坚持到底等);
还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如坐不住、小动作多、难以安静、容易插嘴和打断别人等)。
哪些因素会引起“多动症”?
虽然对每一个小孩而言,“多动”和“注意力缺陷”可以同时存在,但两种的表现度(即:严重程度)却并不完全一致哟,也即:有些小孩临床表现以“多动”为主,有些小孩临床表现以“注意力缺陷”为主,反之亦然。
因为“多动症”的孩子常常伴随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家长和老师经常会把这些情况当作孩子的品行不好或心理出现问题,甚至用更严厉的管教、惩罚等不合理的方式对待。
其实,“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疾病,它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大脑掌管注意力和自控力的区域先天发育缺陷,或某些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的分泌障碍(失衡)所导致的。所以有时候孩子并非自己主观地不想表现好,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温馨提示:许多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孩子都多多少少存在以上的所谓的“多动”或/和“注意力缺陷”现象,但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并没有造成不良影响,其实这属于一种“生理现象”,并不是我们常人靠主观判断和想象来决定小孩有无“多动”或/和“注意力缺陷”,而小孩是否有真正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所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需要进行严格的专业筛查、评估和诊断。
“注意力”和“专注力”是什么?
注意力: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专心而持续进行活动,同时忽略外在环境对视觉、听觉及触觉等之干扰的能力,是影响儿童学习过程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心无旁骛。
孩子从出生开始,“注意”的能力是逐渐发展的,遵循一个从“无意注意”发展到“有意注意”的过程。

A.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过程。
特点: 外部刺激引发的 (往往是);无需意志努力的、相对被动的,比如:孩子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他很自然地会抬起头张望;
B.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过程(即我们常说的“专注力”)。
特点:有目的的、需要意志努力的、相对主动的,比如:孩子练习弹钢琴时;学英语时;写作业时等。
因此,专注力即“有意注意”,是注意力的一种。
“多动症”和“注意力缺陷”有什么区别?

02
儿童保持多久的“注意力”才正常?
0-6岁的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通常较短,因为控制专注力的中枢——大脑额叶一般要到 7 岁的时候才达到成熟水平。
通常,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因年龄而异的,正常的孩子(非“多动症”患者)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他们的年龄乘以2-5分钟,2岁的孩子专注的时间是4到10分钟,3岁是6到15分钟,依次类推。
但也不排除现在的孩子,有些专注的时间更长。比如很多爸妈告诉佑佑宝贝康复师,他们的孩子看绘本可以看20-30分钟。所以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注意力时长对照表)
03
如何在孩子当前年龄将他们的“注意力”最大化呢?
1、合理期待
要符合年龄和个性特点,别期待孩子专注太久,允许孩子适当走神。
2、鼓励运动
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每周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因为运动(尤其是大动作运动),有助于感觉统合,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水平。
3、尊重需求
尽量避免经常安排、要求、命令孩子去维持或转移注意力,也不要强加一件事给孩子做,而是给与提前的预告,要具体到“还想玩几步?”这样的细节。
比如可以这样说:
“接下来要吃饭了,宝宝还想玩几步?”
“搭完5块积木,就跟玩具说拜拜。”
“帮妈妈拿筷子准备吃饭了”
......
只有孩子感到需求被尊重,被给与时间去转移注意力,孩子才更愿意配合。
4、激发兴趣
比如:一开始孩子是对绘本上的图画很感兴趣,但维持不了多久,自己翻一翻就没兴趣了,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发现更多的乐趣:
一起读绘本,在孩子指出他认识的图画时,用比喻、互动、唱歌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孩子会更投入。
5、稳定情绪
要允许孩子“有情绪”,如果去压抑和否定孩子的情绪,那么孩子的情绪只会越来越大或持续很久。只有等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孩子才有可能把更多精力和能量用在需要专注的事情上。
6、避免让孩子接触过多的视听刺激
1)控制电视机、iPad、手机的音量和播放时长
佑佑宝贝康复师在咨询中发现,有些孩子的家里长时间开着电视,电视的声音像背景音乐一样,孩子虽然没有在看电视,但也不是完全不知道电视里演的内容。这种伴随性的、间接的、被动的关注,如果成为一种习惯,也会对专注力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2)给予孩子少量、逐步的选择
给孩子的选择太多,或花样变得太快,可能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此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摊开一大推玩具,数量和质量都需要父母把关。比如:√一次给孩子1-2个玩具,陪伴和引导孩子一个一个玩;√新玩具最好一个一个给,保证孩子有充分时间、机会去玩耍和探索。
如果家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发现或怀疑孩子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问题,切不可妄下结论,应该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包括佑佑宝贝妇儿医院)相关科室找专家评估和诊治哟。
参考文献:
[1]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生执行功能异质性与父母压力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李梦瑶; 李焱; 江文庆; 杜亚松
[3]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作者: [美] 罗伯特·费尔德曼
[4] 《普通心理学》作者: 彭聃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