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胡星斗:广义孙子兵法(一)

2021-12-06 15:26 作者:真森罗万象  | 我要投稿

胡星斗:广义孙子兵法(一)

作者:胡星斗


 

导读:

  兵者,政之续也①;战者,利之夺也②。政乃无血之战,战乃流血之政③。蔡松坡云:“战争者,政略冲突之结果也。”富勒云:“战略须服从于政治。”

 

全文约5656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一、政经篇

 

1.1兵者,政之续也①;战者,利之夺也②。政乃无血之战,战乃流血之政③。蔡松坡云:“战争者,政略冲突之结果也。”富勒云:“战略须服从于政治。”

【注释】

①[普鲁士]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

②[美]柯林斯说:“军事力量可作为达到经济目的的主要手段。”

③毛泽东说:“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作战,是敌我双方利益的争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蔡松坡说:“战争,是政治与谋略冲突的结果。”富勒说:“战略须服从于政治。”

 

1.2  故用兵者,存己灭敌①,综合国力之较量也;战而必克,弱旅胜强敌,民心之向背也。曾国藩曰:“凡觇②军事之胜败,先视民心之从违。”故不惧战之失利,尤惧战而失去人心也③。毛泽东曰:“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之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之对比。”

【注释】

①毛泽东说:“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从技术行动起,到战略行动止,都是贯彻这个本质的。”

②觇(chān):观察.

③周恩来说:“不怕战争失利,最怕战争失了人心。”

因此兴师打仗,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战而必胜,弱小的军队战胜强敌,其原因是民心的向背。曾国藩说:“观察战争的胜败,要先看民心的向背。”所以不惧怕战争失利,最怕战争失去人心。毛泽东说:“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1.3  夫纵观历史,有义战非义战之分。凡推动社会进步者,义战也;凡阻碍社会进步者,非义战也。《易》曰:“师贞丈人吉。” ①

老子云:“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又云:“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故战争,和平之手段也;和平,力量之平衡也。圣人之用兵,禁残止暴于天下也,故顺乎天而应乎人。贝利撒留曰:“力求以和平结束战争之统帅,乃最伟大之统帅。”

【注释】

①意即:正义之师将获得胜利。

纵观历史,有义战和非义战的区分。凡推动社会进步的,是义战;凡阻碍社会进步的,不是义战。《易》:正义之师将获得胜利。①

老子说:“军队所处的地方,荆棘丛生;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又说:“兵器,不是祥瑞的器具,不是君子之器,不得已才用它。”

所以战争,是和平的手段;和平,是力量的平衡。圣人用兵,平息天下的残忍暴乱,所以顺天意合民意。贝利撒留说:“力求以和平结束战争的统帅,是最伟大的统帅。”

 

1.4  司马穰苴曰 :“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成吉思汗曰:“战争诞生了万物。”马克思曰:“暴力是孕育新社会之助产婆。” ①鲍德温曰:“战争,使人残忍,亦使人高尚。” ②巴斯卡曰:“无武力相佐之正义曰无能,非正义兴师之武力曰暴政。” ③

【注释】

①马克思的原话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②[美]鲍德温原话为:“战争,使某些人变得残忍,使另一些人变得高尚。”

③[法]巴斯卡的原话为:“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

司马穰苴说:“杀人是为了使人民得到安定,可以这样做;攻打一国是为了该国人民的福祉,可以这样做;用战争制止战争,虽然参与了战争,但这样也是可以的。”成吉思汗说过:“战争诞生了万物。” 马克思说过:“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鲍德温说过:“战争,使某些人变得残忍,使另一些人变得高尚。” 巴斯卡说过:“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

 

1.5  善用兵者, 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①。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乃为政之方②。老子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孔子云:“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孙膑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故修文备武,居安思危,兴产殖业,富国强兵。

【注释】

①此段话出自孙武。意即:善于用兵的人,搞好内政,确立制度,则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②此话出自孔子。

善用兵的人,搞好内政,确立制度,则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使人民信任,是为政的方要。老子说:“用正道治国,用奇道之兵,凭借平稳安定取得天下。”孔子说:“有文事的必有武备,有武事的必有文备。”孙膑说:“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不得,虽然胜利了也会有灾祸。”所以要昌明政治强大国防,居安思危,发展生产兴农事,富国强兵。

 

1.6民者,兵之命也。民为兵之源,兵无民不坚。故动员人民,战之可胜。人民战争,劣可胜强①。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②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故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③。

【注释】

①毛泽东说:“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

②擅:独占。

③语出自《六韬》,意即:给人民以利益而不要加害于民,成全人民的事业而不要败坏它,保护人民的生命而不要无辜杀戮,给与人民好处而不要掠夺,使人民安居乐业而不要使其痛苦,让人民喜悦而不要激起民愤。

人民,是军队依靠的根本。人民是军队力量的源泉,军队不依靠人民是不稳固的。所以动员人民,就可以打胜仗。依靠人民,劣势装备也可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天下不是一个人的,是天下人的。为全天下的人谋利,可以得天下,以一己私利独占天下,则最终会失天下。为天下人谋利,天下人会欢迎,损害天下人利益,天下人会反对 。给人民以利益而不要加害于民,成全人民的事业而不要败坏它,保护人民的生命而不要无辜杀戮,给与人民好处而不要掠夺,使人民安居乐业而不要使其痛苦,让人民喜悦而不要激起民愤。

 

1.7  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罗其英雄,则敌国穷。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①。故佐不务多,而务得贤士。有贤佐之,士归矣②。

【注释】

①通志于众:将个人的志向变为大众的目标。

②以上皆语出《黄石公三略》。

得人心,治国安家;失人心,国破家亡。网罗杰出人才,使敌国穷尽。杰出人才是国家的栋梁,普通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所以主将用人,务必的英雄杰出人才的心。奖赏有功的人,使个人的志向变为大众的目标。辅佐自己的人不在于数量多少,而在于是否贤能。有贤人辅佐,将士就会归顺。

 

1.8  师者,众也。柔远人,怀诸侯①,则天下治矣。故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得民心者,民从之。故曰: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膑曰:“不胜有五:御将②,不胜;不知道③,不胜;乖将④,不胜;不用间,不胜;不得众,不胜。”又曰:“得主专制⑤,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

【注释】

①柔远人,怀诸侯:安抚边民,怀柔诸侯。

②御将:君主对将领的行动进行节制。

③道:指民心政道、战争规律等。

④乖将:指暴戾怪异之将邻。

⑤指君主授予将邻自专之权。

军队,是由众多力量组成的。安抚边民,怀柔诸侯,那么天下就能太平。所以治里一国之要不在于领土疆域的扩大,而在于得民心。的民心的人,人民顺从他。所以说:将众人力量合一,就能天下无敌;将众人的智慧合一,可以抵得上圣人。孙膑说:“战争失败的因素有五个:君主对将领的行动进行节制、不通晓民心政道战争规律、暴戾怪异的将领、不会用离间之计、不得众人之心”“战争得胜的因素有五个:君主授予将领自专之权、通晓民心政道战争规律、得众人之心、军队各力量配合划一、充分的估计判断敌人”

1.9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①。老子曰:“用兵有言,我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祸莫大于轻敌。”又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故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②。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③。

【注释】

①语出《周书》。《老子》曰:“将欲翕(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②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天下是神秘的,不能逆理而为。

③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以人间正道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军队逞强于天下。

想要使它归顺,要先辅助它;想要得到,就必须先给予。老子说:?“最大的祸患就是轻敌”“好的士兵,不随便炫耀武力,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所以会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天下是神秘的,不能逆理而为。逆理而为、固执不通就会失败。以人间正道辅佐君主,不以军队逞强于天下。

 

1.10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治人事天,莫若啬  ②。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故治大国,若烹小鲜③。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④;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善有果而已⑤,不以兵逞强。果而勿矜,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⑥。

【注释】

①意即:把“无为”当“为”,把“无事”当“事”,把“无味”当“味”。

②啬:少,无为。

③小鲜:小鱼。此句意即治国贵静,勿折腾人民。

④意即把战马用作施肥种田。

⑤意即只要很好地达到了目的就可以了。

⑥意即事物壮大了,必然走向衰亡

把“无为”当“为”,把“无事”当“事”,把“无味”当“味”。?...

 

1.11  大盖天下①,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下;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故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阿诺德曰:“武力与权力是统治世界之两大因素。先用武力获得权力矣。”阿里奥斯多曰:“防止战争最正确之方法,无惧于战争也。”荷马曰:“贤者总在和平时不忘备战。”

【注释】

①大盖天下:胸怀之大,能覆盖天下。

胸怀盖天下,然后才可以容纳天下;诚信盖天下,然后才可以约定天下;仁义盖天下,然后可才以胸怀天下;施恩于天下,然后才能保护天下;权力盖天下,然后才不会失去天下。所以要准备兴师打仗的国家,必须先广施恩惠;要攻打别国,必须先修养本国人民。阿诺德说:“武力与权力是统治世界的两大因素。先用武力获得权力。”阿里奥斯多说:“防止战争最正确的方法,是无惧于战争。”荷马说:“贤者总在和平时不忘备战。”

 

1.12  拿破仑曰:“倘无军队,则无政治之独立和人民之自由。” ①尼克松曰:“只有军力优越,才能在谈判桌上达成目标,并否决敌之意图,此乃历史之教训也。”故战有必胜之道,不战为必亡之阶,孰利孰害不待智者之决也。是以有志之士谋不败之战略,以抗强邻,而保领土。

【注释】

①拿破仑的原话为:“如果没有军队,也就没有政治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

②尼克松的原话为:“历史的教训警告我们,只有军力优越,才能在会议桌上达成目标,才能与敌人协议并否决侵略者的意图。”

拿破仑说:“如果没有军队,也就没有政治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 尼克松曰:“历史的教训警告我们,只有军力优越,才能在会议桌上达成目标,才能与敌人协议并否决侵略者的意图。”?...所以有志向的人谋求不败的战略,抗衡强大的邻国,保卫本国的领土。

 


1.13  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故获地裂之,获财散之①。得而勿有,居而勿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②。《六韬》云:“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③。”孔子云:“有国者,尚技而贱车,则民兴艺”,又云:“来百工也。”耶恩斯云:“用兵之基,民生也。” ④

【注释】

①语出《三略》。意即把土地、钱财分与士众。

②语出《三略》。意即获得了而不占为已有,占领了而不久居自守,进攻时不要费时太久,让别人执政而不要自取其位。

③“农一其乡”、“工一其乡”、“商一其乡”分别指让农民、工匠、商人聚集在一定地区进行生产劳动。

④[普鲁士]麦克斯·耶恩斯之原话为:“军事的基础首先就是人民的经济生活状况。”

 

1.14自古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经济者,不足谋军事。凡用兵之法,千里馈粮,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故无地固,城郭恶;无畜积,财物寡,无守战之备而轻攻伐者,可亡也。故顾炎武曰“古之治兵者必治赋。”邓小平曰:“国防现代化,须以工业及农业之发展为本也。”

【注释】

邓小平的原话为:“国防的现代化,只有建立在国家整个工业以及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自古以来不先放眼全局,是不能谋划某一地域的;不先强大经济,是不能加强军事的。指挥调动部队,先从千里之外积蓄粮食,一日耗费千金,然后大军才能行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轻率的发动战争,会招致灭亡。所以顾炎武说:“古代治理军队必须首先治理赋税”邓小平说:“国防的现代化,只有建立在国家整个工业以及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1.15 毛泽东曰:“战争不啻军事、政治之竞赛,亦经济之竞赛。” ①邓小平曰:“军队须亲自动手,努力生产,以减轻人民负担,使经济逢勃向上,走丰衣足食之路” ② 米柳京曰:“如用武力达到自己之政治目的,国家军事力量可耗费国家之全部财富。”马克思曰:“孰欲胜敌,孰则不计较战争之代价也。” ③

【注释】

①毛泽东的原话为:“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

②邓小平的原话为:“人民军队的责任是随时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人民利益着想。今天我们必须亲自动手,努力生产,克服困难,以减轻人民负担,使人民经济向上,走丰衣足食的道路。”

③马克思的原话为:“谁要想战胜敌人,他就不会去同敌人讨论战争的代价。” 

    毛泽东说:“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 邓小平说:“人民军队的责任是随时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人民利益着想。今天我们必须亲自动手,努力生产,克服困难,以减轻人民负担,使人民经济向上,走丰衣足食的道路。” 米柳京说:“如用武力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国家军事力量可耗费国家的全部财富。” 马克思说:“谁要想战胜敌人,他就不会去同敌人讨论战争的代价。”(完)

 

 


胡星斗:广义孙子兵法(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