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将经典古诗文变成写作素材写入作文?

2022-09-02 18:31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导言

一、直接引用经典古诗文的原文;

直接引用原文,能让作文更有文采,让阅卷老师更欣赏你的积累。

二、概括使用古诗文的篇目名称。

概括使用古诗文的内容,并提及篇目名称,能让作文更加显得丰富、有内涵。

示例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高一学生李华马上就要新高考选科了,听说选科将决定三年后所读大学和所选专业,甚至影响到将来从事的职业。为此他深感迷茫:自己并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没有明显优势的科目,也没有十分明确的人生目标,该如何合理选科呢?

新高考改革的目的,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其自主选科的本质是“适性扬长”,让每一颗种子找到自己的潜能和方向。请你以学长或学姐的身份,给面临选科的李华写一封信,谈谈你对选科的思考、权衡和建议,为他的选科提供一些帮助。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统一署名宇文强;不少于800字。

定逐梦航向,扬青春之帆

亲爱的李华同学:

你好!

我是高三年级的学长。看到你为新高考改革学科而茫然无措的情形,我不禁想起当年的我:同样的焦虑、迷茫。作为首届经历新高考改革的学生,请允许我以自己的经验给你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明晰自己的目标,既要有利益的考量,更要有理想情怀。

在选科可能决定就读大学与所学专业时,不少人陷入了利益的羁绊,热衷实惠而耻谈理想,“学的专业不赚钱,又有何用?”的利己主义盛行。

从来如此,便对吗?“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在仔细权衡利弊,精准计算投入与产出时;在物欲横流,对利益的追求喧嚣于尘土之上时,我们又不禁陷入了惆怅,为什么我们“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考量利益本无过,但切莫让利益迷失了我们前行的路。所以,在面临选科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多一份浪漫情怀,多一点理想星光,我们才能成就一种更饱满,更丰盈的人生。

其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树立报国之志,以实干铸就伟业。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幅宏大的图景,作为青年的我们则是整幅拼图中的一个个单片。当现下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新青年应擎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去诠释多彩青春的意义。青年的人生目标应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君不见,国力衰微,侵略的战火肆虐时,少年周恩来坚定地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慷慨誓言;君不见,青年毛泽东豪迈纵声“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拳拳报国志;君不见,中印边境冲突一触即发时年仅18岁的战士为保护队友淹没在汹涌无情的浪涛中。

自古洎今,无数志士仁人担起民族复兴大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声,赍志实干,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青年时国家的希望,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风向标,青年树立报国之志,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稳稳地掌住航船之舵,将青春之帆驶在正确的航向上,才能肩负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责任担当,开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毅笃行。

愿你在砥砺自我中坚定理想航向,在赍志报国中逐梦青春。祝学业有成!


2021年3月24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年来,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日益增长,从各大博物馆推出文创产品,到综艺节目《国乐大典》的丝竹之音,从游戏《王者荣耀》长安赛年中对大唐乐舞的演绎,到河南台春晚《唐宫夜宴》的舞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影视剧、综艺、游戏等娱乐产品的结合不断深化。有人说,把传统文化与娱乐相结合是一件双赢的事;也有人说,娱乐的形式会消解传统文化。

对此,作为年轻一代的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把时代脉搏,筑文娱共同体

日月同程,照自然之美;星辰共耀,闪不灭光辉。传统文化与当代娱乐相结合,势在必行。因此要把握好时代脉搏,共同筑造文娱共同体。

近年来,传统文化与时代共同发展,成为一种潮流。有故宫文创,有游戏中对传统歌舞的展示,有电视中对唐代歌舞的完美演绎,无不展现出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无限美妙。

顺应这一潮流,将传统文化和娱乐相结合是一件双赢互利的事。

传统文化与娱乐两者互为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将古今相联络,为现在娱乐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同时优秀健康的娱乐,能助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使其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呈现出符合时代风骨、彰显中华魅力的文化狂欢共同体。

君不见,故宫前馆长卓霁翔,力创故宫文创产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同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现代化的手段,向民众展示故宫文化。君不见,李子柒,利用短视频的现代娱乐手段,躬耕田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娱乐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发展,共同走向世界,共同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拍成MV的《琵琶行》朗朗上口,让学生边唱边记;演绎成综艺节目的《尚书》,让观众增添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无数传统乐器演奏的天籁之音,经由网游推广;无数经典的汉服款式,经由COSPLAY传播……

正所谓,要博采众长、互相借鉴,用一颗真心,让娱乐与传统文化相互包容,吸收两者的长处,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娱乐是以大众的需求为导向的,而优秀传统文化是满足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需求的,是历史进程的宠儿。两者相互借鉴,相互包容,构建共同体,将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翻涌向前,勇立潮头。

作为21世纪新青年,我们站在了时代的潮头,将会对娱乐、文化施加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助推符合大众需求、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娱乐与之相结合,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更多的时代内涵,不断为文娱共同体添砖加瓦。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文化与娱乐相结合切中时代的脉搏,能够彰显中华民族进入新时代的傲人风姿,让我们一起构筑文娱狂欢共同体!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21年诞生了“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934年诞生了“长征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特区精神”:敢闯、敢冒险、敢试、敢为天下先;21世纪初诞生了“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无数种精神汇聚成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正是我们民族不断取得进步不断超越自我的强大动力。坚守信念,传承精神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传承“中国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

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现实,以光明中学高三学生代表的身份,发表主题为“传承中国精神,共建复兴伟业”的国旗下讲话,阐述你的观点和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赓续中国精神,青年砥砺前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作为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我演讲的题目是《赓续中国精神,青年砥砺前行》。

百年前,一艘小小的红船在南湖启航,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而今,它已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作为中国精神重要部分的红船精神,承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成为凝聚力量团结奋斗的源泉。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越来越深入人心。无数精神共同汇聚成新时代的“中国精神”。身为时代后浪,我们更应赓续中国精神,携手并肩,向民族复兴的伟业奋勇奋进。

赓续中国精神,就更好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南湖红船的启航,到南昌城头的枪响;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筚路蓝缕,永不懈怠是共产党人最好注脚。今天祖国富强繁盛,人民安居乐业,但复兴之路漫漫,仍需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万晓白放弃优裕生活,扎根乡村,全职生态修复;王小川带领团队发明搜狗输入法,研发出全球领先的机器翻译系统;李娟身残志坚,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每名青年的使命,我们从中国精神中不断汲取力量,化为支撑前行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奋斗姿态。

赓续中国精神,复兴路上更要求我们甘于奉献。从杨靖宇胃里的棉花草根,到董存瑞面对冒火的枪眼,舍身炸碉堡,再到杨根思点燃炸药包冲入敌群,我仿佛听到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勇呐喊;从八方驰援武汉的申请书里,我犹如读出《诗经·国风·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共命运之情怀。正因无数人默默奉献,才成就国家的正增长。秀水泱泱,红船荡荡;青年学子,小梦融大梦;铸就梦想,发热发光,青春汤汤。

赓续中国精神,更要我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我们要发扬创新时代的孺子牛、拓荒牛与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乐于承继,砥砺前行是当新代青年人的标签。我们勇于“登山”、敢于“探海”、勤于“飞天”,一项项最新科研成果中处处可见青年的身影。打破坚冰,跳出藩篱,用创新的勇气与智慧开辟更广阔的天地,追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自信与豪迈,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念奴娇·赤壁怀古》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百年来,多少坎坷踩在脚下,多少风光尽收眼底。然而,因为前有目标召唤,后有对手追赶,巨轮只有前进,才能劈波斩浪,永葆活力。青年学子们,让我们一同赓续中国精神,携手共建民族复兴伟业!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疫情期间,湖北仙源中学的杨老师带领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以一幅幅励志漫画来驱散疫情的阴霾;厦门六中合唱团用阿卡贝拉的形式演唱《夜空中最亮的星》《微光》,一首首经典歌曲令人泪目。追溯历史,打开苏轼的朋友圈,我们看到有文与可的《墨竹》、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还有赤壁的清风明月……也许正是这些美好让他走出生命的泥淖。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狭义的美育主要指艺术教育。而广义的美育是指一个人在人生境界中所达到的最高水准,也就要关系到每个人怎样去追求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

以上材料引发了育才中学同学们的思考与讨论,作为该校的一名学生,请你给校团委写一封信,建议学校举办“学会审美,健全人格”的主题周活动。

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贴合背景,符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美育人,时代所需

尊敬的校团委:

您好!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面对新时期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一定要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以美育人,时代所需。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华为在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可见,不只是今天,美育早已为人重视,古已有之。健全的人格怎能不懂感受美、欣赏美?而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就是能够创造美的人才。

然而,曾几何时,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学校将智育教育作为唯一培养目标;看惯了社会、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一切以分数为定论;看腻了还未成年的孩子被繁重的学业负担压得抬不起头,匆匆赶路,走向一个又一个补课班……当一个社会太过急功近利,当人们内心被功利所缚,人们只能行色匆匆,眼光向前,急忙之中早已失去感受美的能力,何谈创造美?所以,不妨慢下脚步,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一个浓厚的美育氛围,以美育人,不止看重孩子的成绩,还应重视成绩之外更高层次的发展。“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如此才能培养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多元化人才,才能引导青年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

遥想当年,刘禹锡身处陋室,不以为耻,写下了“斯是陋室,唯吾独馨”的千古名句,展现了其审美情趣的高雅;王禹偁谪居黄冈,却能在“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展现了其审美情趣的不凡。

以美育人,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生活之中除了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让我们在奔波行走之中,驻足留恋,这生活本来就很美!这样的人,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幸福;这样的人才更有温度,而不是冰冷之躯,对生活冷眼旁观,处处是敌意;这样的人,也是时代所需。

恩格斯说过,“文艺复兴是一个既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期”,遥古畅今,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新时代下,同样会产生巨人!

高三学生

2021年4月5日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拥恢弘之气度,成五霸之伟业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的读书会,我发言的题目是“拥恢弘之气度,成五霸之伟业”。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箭之仇”“管鲍之交”的典故吧?鲍叔慧眼识才,甘做伯乐,管仲报效君王,成就伟业,这两人固然伟大,但给我感触最深的却是齐桓公。

《谏逐客书》有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首先,齐桓公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胸怀让我深为敬佩。宽容大度是人的一种美德。战国时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宽容境界,最终使廉颇幡然醒悟,从而给世人留下“将相和”的千古美谈;三国时的曹操赤脚迎接敌营来的许攸,最终在官渡之战中战胜强大的袁绍,从而一统北方;李世民不嫌憎出自敌营的秦琼、蔚迟恭、程咬金,委以重用,使之成为战功显赫的开国大将军。可见,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拥有巨大的力量。

谏太宗十思疏》有言:“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其次,齐桓公听取雅言,善于纳谏的品格令我铭记于心。邹忌以家事喻国事,劝齐王纳谏,齐王从谏如流,让燕韩卫皆朝于齐;魏征多次犯颜进谏,唐太宗接受隋朝灭亡教训,虚怀纳谏,终开创“贞观之治”。而今,新冠肺炎肆虐之际,中央领导人亲自指挥,积极听取钟南山李兰娟等科学家意见,果断采取措施,力挽狂澜;而美国总统拒绝采纳专业人士意见,导致该国感染新冠病毒达到数百万人,不可控制,可见,听取雅言,善于纳谏是多么重要。

林则徐有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再者,齐桓公胸怀天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使我感慨不已。在今年的旷世疫情面前,髦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以国士无双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冒死犯险,深入武汉抗疫前沿。白衣天使们不畏艰险,逆风而行;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公安交警不辞辛苦;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正是这些人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众志成城,齐心战“役”,由此才换来今天的国泰民安。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他赞美的是管仲的仁义策略。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它赞美的是鲍叔的举荐之功。但是我要赞叹的是齐桓公的宽容大度,善听雅言、胸怀国家的宏伟气度。我认为齐桓公最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如何将经典古诗文变成写作素材写入作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