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谷爱凌自爆夺冠秘籍:将动作拆解成音乐节奏

2022-02-09 13:53 作者: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昨天是冬奥会的第四个比赛日,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被谷爱凌刷了屏。

这位年仅18岁的天才少女,在并非自己主项的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中,高分完成了世界最高难度的动作并最终拿到了冠军,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块女子雪上金牌。

很快,谷爱凌的爽文女主般开挂的人生经历被挖掘了出来。出身高知家庭,父母都是顶级名校毕业;长得漂亮,又是顶级学霸,以几乎满分的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9岁开始参加滑雪比赛,14岁时已经拿到了近50块金牌…

“自由、丰富、快乐,勇于尝试”是妈妈对她最大的期待。所以在滑雪之外,谷爱凌还有很多其他兴趣爱好,比如篮球、攀岩、骑马、射箭、冲浪…而这其中,像滑雪一样始终陪伴她的,是音乐。

没错,“公主”怎么会不懂音乐呢?

谷爱凌从小喜欢唱歌,曾多次参加学校的歌唱比赛;她还主动跟奶奶学习弹钢琴,至今已经有了九年时间,如今,在比赛之余,享受音乐已然成为她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谷爱凌钢琴表演

这次奥运会,谷爱凌也专门携带了一个小小的音乐键盘放在房间,晚上睡前写写日记,听听音乐弹弹琴,好让自己变得专注起来。

在拿到奥运冠军后的采访中,她也透露了一些赛前有趣的小细节。比如在决赛前一晚,她特意练了一会儿琴。“我一边弹一边想比赛时的动作,比赛时我耳朵里听到的声音,风声的节奏,就像音乐。"


最后一跳之前,她戴上耳塞,拨弄了一下手机,临时切换到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她说:“这可以帮助我不要想其他,不去想那些压力。”


这并不是谷爱凌第一次提到音乐对她在滑雪比赛中的帮助。早在之前的采访中,她就透露过学音乐对自己比赛的巨大作用,就是可以帮助她把一套滑雪动作拆解成音符和节奏。就像练琴一样,每个动作对应一个音符,节奏高低起伏连接着动作的流转和承接,像一首优美而流畅的艺术品。

每做一个动作之前,她都会在脑子里把这个动作想象成音乐,想象起跳后,耳朵里的风声发出不同的节拍,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节奏。cork 900有一个动作就是“哒 哒哒”,duble cork 1260的一个动作是“哒哒哒 哒哒”。

人物:《谷爱凌,欢迎归来》

这一次,挑战完世界最高难度的动作,谷爱凌的脑海里或许又诞生了一首霸气而独特的“音乐”。

无独有偶,前不久刚刚取得亚洲杯冠军的女足队员赵丽娜也是位资深的音乐爱好者——甚至,可以说是一位新晋音乐人。

球场上,她是实力不俗的美女守门员。

赛场外,她是又酷又帅的摇滚鼓手。

赵丽娜小学时开始练足球,长大后才慢慢发现自己对摇滚乐的喜爱。她没有压抑自己对音乐的热爱,而是利用训练的业余时间开始学习架子鼓,甚至组建了乐队,偶尔参加音乐节的演出。

在赵丽娜看来,学习打鼓、成立乐队,并没有分散她在足球练习上的精力,反而增添了一些积极的元素,她可以更好地诠释自我、发泄压力;还可以在有节奏、爆发力的敲击中感受到球场上的热烈与激昂,找到一些关于足球的灵感。

同时,作为球队守门员与乐队的鼓手,她还发现了这两个角色之间的相通之处:不在最瞩目的位置,却都对团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没错,音乐对体育运动的帮助和促进作用,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所体会。

除了与音乐密切相关的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比赛项目,我们日常生活中凡是有运动的地方,几乎也都离不开音乐。开运动会时广播中激昂的进行曲,球场上充满节奏感的啦啦队歌,以及很多人跑步时都必须要有音乐来作为背景音辅助,都可以说明体育运动对音乐的强大依赖。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运动心理学副教授科斯塔斯·卡拉吉斯曾对“音乐与运动比赛的关系”进行过长期研究,并得出结论:无论在运动比赛前还是比赛中,音乐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是运动员的合法“镇定剂”与“兴奋剂”

音乐在通过耳朵进入人体后,会发生微妙而和谐的共振,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度,消除外界因素引起的紧张状态;同时,促进人体分泌出有益的激素与酶,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各器官功能,使身体达到比较好的状态。

所以,我们会发现,大赛前听音乐,成为了运动员们最常见的消除紧张、放松镇定的方式。英国两届奥运金牌得主凯莉·霍尔姆斯曾在比赛后公开表示,要感谢美国女歌手艾丽西亚·凯斯,是她的音乐让自己在赛前完全放松了下来。


同样,我们经常在游泳比赛之前看到出场的运动员各个头戴耳机,这不是装酷,而是为了充分利用热身后的40分钟,通过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来进行心理调节与心理预热。

除此之外,听音乐还可以影响到运动员动作的轻盈度、对体能消耗的感知力,甚至是氧气的利用率。如果听到了比较舒心的音乐,就有可能使得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每一个环节相互协调,将无效或者低效活动降到最小,使人体的运作达到最优化,降低疲惫感,增强耐久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跑步时听着有节奏感的音乐,会觉得身体更轻松一些,也能跑得更久更远。

当然,最重要的是,音乐可以有效地帮助运动员调整自己的节奏。

众所周知,我们生命中的节律无处不在,各大运动项目中更是如此。运动节奏的稳定与否对于比赛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世界上的顶级运动员往往在比赛中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节奏。

▲电视剧《超越》中短道速滑运动员通过吹气球练习节奏

很显然,谷爱凌就是通过音乐找到自己在比赛中的节奏,而这在运动员中并不是孤例。

中国男子跳水奥运三冠王曹缘在里约奥运会夺冠后,曾在采访中表示:跳板就像弹钢琴,必须要有自己的节奏和节拍。

能有这样深刻的感受,是因为曹缘也是从小接触音乐,对节奏非常敏感。曹缘的父亲是一位音乐人,受爸爸影响,他喜欢上了弹钢琴,虽然因为要练习跳水,练琴的时间不多,但他却凭着极高的热情,很快就能学会一首曲子。

正是对音乐、对钢琴的熟悉,帮助曹缘在每次比赛时,都能很快地调整自己的呼吸与节奏,稳健地赢得一枚又一枚金牌。

是的,或许在很多人心中,运动是一项纯体力的消耗,但其实更多时候,它是一种脑力与体力结合的艺术,需要稳定的节奏、良好的心态以及睿智的头脑。

而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节律,能够发现并驾驭这些节律,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掌握了事物的规律。音乐就是用这种方式与万事万物产生关联,所以音乐的存在,自然可以让运动更快、更高、更强。

谷爱凌自爆夺冠秘籍:将动作拆解成音乐节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