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之躁郁症与宠物
开头结论:我不推荐躁郁症或者说精神疾病独居者养宠物。 ※情况从自身出发,无法对应所有人,如果有任何不赞同的意见请合理讨论。 列表可能知道,我在大约半个月前救治了一只三花幼猫,并且找到了领养人。但由于疫苗不全无法航空托运,暂时寄养在我家,为期大概两个月。具体救治的情况按下不表,我在这短短的一到两周内说过最多的就是:我觉得我不适合养宠物。 我知道有很多建议会将宠物作为治疗精神疾病的方式,事实上我的一位朋友在得知我救了一只猫之后也是乐观地表示:“养猫对你的病情有好处。” 我一开始也较为乐观,但随后的相处中让我彻底推翻了这个想法。 我是一个喜欢动物的人,从猫、狗之类的常见宠物到仓鼠、兔子、鹦鹉等小型宠物,也曾经考虑过养蛇,咨询过朋友鹦鹉的养育方法。但我现在十分庆幸的一点便是:我没有真的去做。不然我一定会在承担这份漫长的精神折磨中彻底崩溃,对宠物造成伤害。 我的另一位朋友同为躁郁症,她在得知我养了猫之后向我提出建议,表示“独居的躁郁症患者最好不要养宠物”,时至今日我完全理解并且深以为然,所以我对一些躁郁症患者的建议便是:独居时绝对不要养宠物。 1.为什么是独居? 一个人在有人陪伴的情况下,养宠物的责任与压力可以得到分担,这么说虽然听起来有点奇怪,但现实而言的确如此:当有一个人可以帮你铲屎(遛狗)、喂食等,压力就会大大降低,你可以短暂地回避它带来的许多糟糕的事,也不用在精神崩溃、发作的时候强撑着去解决。 甚至假如你发病了,躁狂了,想要伤害或者毁灭了,有一个人可以及时将一无所知的宠物带走,而不是让它们留在你的面前,变成一个靶子。 当然我并不是说养宠物一定需要家人或者别的陪伴,但独居患者因为宠物带来的代价而失控的可能性实在太高了,如果正常人失控的概率是50%,那么躁郁症患者很可能是将近70%。 2.养宠物真的不美好 我知道有很多人看过关于养宠的告诫科普,吵闹、好动、偷吃食物等……我也不例外,我当时以为,只要我戴耳机、做好准备,一切都可以接受。但是只有在亲身体会后,我才明白,对于躁郁症患者来说,也许一个房间里有宠物就是“原罪”。 我在第一天把猫带回家的时候很焦虑,因为我是一个需要与人独处的病患,“有另一个东西存在我家”这个概念就会让我觉得焦虑,就像是我的家里来了一个陌生人,她在你的房间,并且毫不客气地说:“接下来就多指教了!” 那很无措,长达一周多我都没办法习惯这种感觉,即使是现在也一样。 既然它是一个生物,那么它就会发出声音,会挠门,挠沙发,咬东西,你不可能去忽略,因为即使无视了它,在意识到它所做的事情可能造成某种结果后,你便会坐立难安。一部分人也许知道,过度幻听幻视幻想也是躁郁症的体现之一,当你明白自己身边有一个“不知道会闹出什么麻烦的定时炸弹”时,它的可爱、乖巧、柔软便都不值一提了。 你在出门时也需要考虑,它在家里会不会搞破坏?会不会一回家变得一团乱?又或者它会不会突然着凉拉稀,最后一推开门遍地是粪便?即使教的再好,你的脑内也会产生这种臆想,让你坐立难安。 更糟的是,我救助的是一只三个月左右的幼猫,它并没有学习过使用猫砂盆,所以在最开始的几天,它会乱拉,即使之后学会了使用,偶尔也会拉在外面。今天我就曾经很崩溃地和她未来的主人说:桃桃拉在了我的面包上,我好绝望。 我觉得宠物所带来的最大问题,便是这种不确定性,一个躁郁症患者是很难去接受不确定性和打破计划的,但宠物就是这么一个明晃晃的意外集合体。当然这么说你可能无法理解,那么提出一个问题:你在上班/上学,今天你计划忙碌之后要出去吃一顿饭,然后回家打一会游戏,看喜欢的视频,最后在十二点前睡着,度过一个不错的日子。但当你准备实施的时候,你的老师/同事突然在你即将离开时让你留下来帮一个小忙,你照做了,然后吃饭时突然收到一个无关紧要的信息收集,你按下不表却明白这迟早要做,然后你打游戏时网络突然波动,很短暂但是确实出现,最后在看视频的时候,有人大叫起来(猫叫的确实甜,但是真的他妈的烦)喧闹…… 你是什么心情? 养宠物就是这样的情况,你每天需要把自己置身不确定性中,不断地接受,强迫自己接受。 3.它只是一只动物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却没办法去发泄,因为它只是一只动物,什么也不懂,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活着,它听不懂你的大喊大叫、不理解你的打骂。它是聪明的,但它毕竟还是动物,你没办法去伤害它,即使打它也不过是发泄,比正常人强烈的自我否定会让你在清醒后崩溃:你是一个正常的人,你怎么能干出对宠物施加暴力的事呢?那是违反道德与大众观念的。 又或者你根本做不到去打它,因为你很累,你过度疲倦,进入了抑郁期,于是你变得想死。你没办法向她发脾气,因为它只是一只猫,一只什么也不知道、愚蠢的幼猫,但是你无法控制你的情绪,因为你是一个病人,一个愚蠢的躁郁症患者。 这是糟糕的,灾难的,绝望的。 4.你能够和人缔结关系吗? 我在把猫接回家并且暂时找不到领养的时候,甚至想过把它放生,虽然清楚它在野外可能根本活不下去,但是我太害怕了。我恐慌与他人或者猫缔结关系,这根本不是家里多了一个生物那么简单的事,你需要承担很多东西与代价。主宠关系和婚姻类似,你要在长达十几年的人生里和一个素味平生的东西相伴,相互磨合、妥协,最后习惯。 即使它是毛茸茸的小猫也是一样的,在真正相处的那一刻,你所意识到的不是柔软与可爱,而是这份缔结关系的沉重。 它是活着的,是如果你发病会受到伤害,你因为躯体化沉睡一天没能及时放粮而饥饿(有定时喂猫器另当别论),你发病时发出嘈杂声的活物,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很难爱她了。 比如我,我惊讶地发现,直至今日,长达半个月的时间,我都没能对一只柔弱的动物产生感情。反而让我变得非常崩溃:救助她时恐惧于不知多少的开支;与她生活时长达一周多都没有工作,即使将其解释为休养也明白这因为她存在着而变得缓慢,更像是强迫自己妥协。我在强迫自己接受“十几年都需要和这个生物在一起”这件事……这让我感觉到了与和家里住在一起时类似的焦虑,也坚定了我以后不会养宠物的决心。 当然我现在只是寄养,所以精神状态还不至于真的恶化。但如果让我选择,我真的不会再在哪天救下她,我后悔了,仅仅从善意出发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那么高昂,让我无法承担。 这一点也让我觉得自己虚伪,于是更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