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犹太复仇者联盟——《A计划》

2023-03-15 21:28 作者:妙介子  | 我要投稿


 今天聊聊德国 / 以色列电影《A计划》。

片名Plan A (2021)。



本片根据真实历史故事改编,由以色列导演拍摄,讲述一群犹太人试图报复德国人民的故事。 

以色列历史学家迪娜·波拉特(Dina Porat)的书《纳卡姆:寻求全面复仇的大屠杀幸存者》是这个主题的权威传记。

1945年二战胜利后,当年被驱离家园的犹太人重新回到德国,此时他们发现自己孑然一身,家人房产全部被摧毁,自己只能夹缝中苟活。当年迫害自己的德国人现在霸占着自己的房产过得悠然自得,于是一些犹太人开始组织起来,准备向这些德国人进行残酷报复。



“如果我告诉你,你的家人被谋杀了怎么办?”

影片一开场就向观众们抛出这样的问题,把自己和观众都放到受害者的位置。随后影片在阴郁、黑暗的环境下推进。



影片通过主人公麦克斯来表现被摧残一代的样子。他凹陷、憔悴、无神的眼睛让人看不到希望和未来。

和他一样的犹太幸存者还有很多,这时候他们面前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加入英国犹太步兵旅,前往当时英国控制的巴勒斯坦,准备建立以色列国;另一条是留下来,加入纳卡姆(Nakam)极端组织,向德国人进行报复。



纳卡姆组织拒绝任何限制,他们以德国受害者自居,主张无差别尽可能多地杀死德国人。他们觉得每个德国人都是自己悲剧的同谋,纽伦堡审判达不到他们心中的正义,只有自己的复仇才能让自己安心。

理念不同,矛盾也就产生了。

犹太旅不希望这群极端分子闹得太厉害,于是安插麦克斯加入纳卡姆组织当卧底,试图弄清楚这群人在策划什么大型袭击。



这群开展复仇行动的犹太人都有着深仇大恨,几乎每个人都是家破人亡的幸存者,对德国人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于是他们组成了极端组织,想通过更加激进的暴力手段伤害德国人。

他们策划了多个计划,其中计划A是向德国纽伦堡、慕尼黑、科隆、魏玛和汉堡等大城市自来水系统投放无色无味的剧毒物质,杀死六百万德国人,以报复被纳粹杀害的600万犹太人。计划B是向美军管理的德国战俘营投毒。

计划A依靠在自来水厂的犹太人完成,计划难点在于掩人耳目,以及取得运送毒药。

计划B依靠为营地提供面包的面包店完成,计划难点在于确保只会杀死德国人而不杀死美国人,后来他们发现囚犯吃黑面包,美国警卫喜欢吃白面包。



《A计划》的故事情节非常紧凑,节奏感强,可以传递较强的惊悚感,地下密室式的惊悚镜头尤为亮眼,演员们的表现也相当出彩,情绪十分饱满。

影片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在二战期间遭受过战争暴行和种族灭绝的人们来说,复仇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吗?这种复仇本身是否会进一步加剧暴力和仇恨?

一群犹太人主张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私刑处决漏网的纳粹,另一群犹太人则主张无差别的袭击所有德国人,不同理念将会带来完全不同后果,这也是影片的现实意义,让观众深入思考。



以色列导演试图利用影片中的曲折来探索幸存者心中的愧疚、正义、复仇以及这个世界的意义。

但这些内容又被影片固有的情感力量和模糊的叙事所削弱,片尾的虚晃一枪更是反映出创作者的倾向性。



影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最好的复仇方式是好好活着。这是让敌人看到自己并没有被击倒,换句话说就是精神胜利。

其实这种设定有其时代背景,当时的犹太人正在寻求在巴勒斯坦建国,策划实施恐怖袭击将削弱自己建国的合法性,失去国际各国支持。

可以说他们是为了一个更宏大的目标而不得已采取了得以抱怨的做法。其他国家大可不必采用他们这种无奈之举,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对于帝国主义、军国主义,一定要将其全面消灭才行,打疼了才能让这些侵略者认识到错误,否则若干年后,帝国主义、军国主义会卷土重来。



犹太复仇者联盟, 

无奈何以德报怨。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犹太复仇者联盟——《A计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