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内实战:肺肾两虚证

2023-07-18 05:36 作者:从零开始学中医  | 我要投稿


      肺肾两虚证:舌无苔

      主症:平素短气喘息,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酸腿软。

      哮病久沿可以发展成为经常性的痰喘,哮病时间长了的话,他肺肾两虚,既有一些痰,又有一些喘了,以喘为主了,实际上是这种病人合并了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在更多的时候以喘证为它的表现范围。哮是发作性疾病、既喉中有声音,同时又有呼吸困难。

舌诊上焦:

      胸闷气短:舌尖为心肺,舌质胖,浅红,为肺阴亏虚,肺气不足。

舌诊中焦:

      胃隐痛或嘈杂:舌中凹陷,舌质浅红,为胃阴亏虚。

舌诊下焦:

      腰膝酸软,肢冷:舌根白,为肾阳虚弱。    

证机: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

治法: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方药: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两者都用于久哮肺肾两虚,

生脉地黄汤:以益气养阴为主,适用于肺肾气阴两虚;

金水六君煎:以补肾化痰为主,适用于肾虚阴伤痰多。

补肾纳气:熟地黄20克、山茱萸10克、核桃10克。

补益肺之气阴:党参2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

益气健脾:茯苓20克甘草10克。

理气化痰:半夏10克、陈皮10克。

7剂、水煎服,日1剂

      哮病的病变脏腑及寒热虚实变化

      哮病若长期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在平时表现肺、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则痰浊内蕴,肃降无权,并因卫外不固,而更易受外邪的侵袭诱发;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养肺,反而积湿生痰,上贮于肺,则影响肺气的升降;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成痰,上干于肺,加重肺气之升降失常。由于三脏之间的交互影响,可致合并同病,表现肺脾气虚或肺肾两虚之象。在平时亦觉短气,疲乏,并有轻度喘哮,难以全部消失。一旦大发作时,每易持续不解,邪实与正虚错综并见,肺肾两虚而痰浊又复壅盛,严重者肺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肾虚命门之火不能上济于心,则心阳亦同时受累,甚至发生“喘脱”危候。


中内实战:肺肾两虚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