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历山德罗夫身边

译自《红星报》2001年10月27日
文:米哈伊尔·卢卡宁(Михаил ЛУКАНИН)
“你知道在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在他的歌舞团的生涯里,与他最亲近那个人是谁吗?是一个听话的副手。”
说这句话的人笑了笑,觉得我会感到很意外,并且不相信他的话。不过我并不惊讶,因为亚历山德罗夫歌舞团音乐曲目部分的负责人、俄罗斯功勋文艺工作者弗拉基米尔·列别捷夫(Владимир Лебедев)已经事先和我打过招呼了。现在我们正在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梅德韦杰夫(Вячеслав Иванович Медведев)在特维尔大街舒适的公寓里拜访他,在多年以来,他和他的巴扬琴总是坐在亚历山德罗夫将军指挥的合唱团前面——在舞台上那里就是他的位置。上个月,梅德韦杰夫年满89岁了,从1935年到1968年他一直在歌舞团的乐队里担任第二巴扬琴手。今天,他是这个传奇的歌舞团中资历最老的老团员。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本人也可以被称之为传奇,因为,他还记得第一次演奏苏联国歌以及那之前的事情。
“如您所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项竞赛被宣布举行,这项竞赛要求作曲家们创作新的苏联国歌用以代替‘国际歌’。大约有200名作曲家参与了比赛,所有的作品都被送到了我们的合唱团里,当时我们的名称是苏联红军下属的红旗歌舞团。我不知道斯大林(Сталин)是否听了所有参与预赛的歌曲,以及他对这些不同版本的候选国歌有什么看法。不过我记得非常清楚,在1943年8月,我们是如何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演出的,那时奥廖尔被从纳粹侵略者手里解放出来,那场演出是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依照习惯,音乐会由列别杰夫-库马契作词、亚历山德罗夫作曲的‘布尔什维克党党歌’开场。音乐会结束之后,斯大林说他想再听一遍这首歌,但是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音调能够低一点。然后奇迹在每一个人面前发生了!音乐传递出来的情感变了,变得听起来异常庄重而振奋人心,音乐流过斯大林的身体,他开始不住地颤抖起来。在大厅里的每一个人都沉默着,大家都意识到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现在这首歌就是苏联的国歌了,’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满意地说道,‘米哈伊洛夫(Михалков)同志和艾尔-瑞杰斯坦(Эль-Регистан)同志已经为它写好了词。’”
如果我们现在播放亚历山德罗夫最初为党所写的党歌,没有人会意识到这是今天俄罗斯国歌的旋律。也许会有一些模糊的熟悉感,但是您当然还是可以感觉到,和“布尔什维克党党歌”相比,我们的国歌是另一首完全不同的音乐。这不是什么好羞耻的事情,因为所有音乐家都会告诉你,因为速度和音调的变化,相同的旋律也会变得让人无法辨认出来。
提到1944年1月1日晚第一次表演国歌的时候,梅德韦杰夫说话的声音,在我们听来很激动。他记忆里那些非常丰富多彩的细节还没有被他遗忘。“在那时,情绪已经平静下来了,因为一切都已经排练好了,每一个最小的细节都已经提前进行好了打磨,不可能出现任何意外。”有几个问题我们问了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很多次:“真的是这样的吗:去到电台,表演,结束了就离开?”
梅德韦杰夫耸了耸肩,然后说毕竟工作就是工作,他的职责就是演奏巴扬琴。他还说当2001年1月1日那个新年之夜,他在电视上听到了国歌的新版本时,他比1944年那时感到更加激动。他的眼中忍不住涌出了喜悦的泪水,因为这首伟大的作品又再次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这位老人家也对以下这个新闻感到非常高兴:2001年2月23日,亚历山德罗夫歌舞团第一次在克里姆林宫的舞台上当着当时俄罗斯联邦总统V·V·普京(В.В. Путин)的面表演了俄罗斯的国歌。而这一次表演也被认为是一个标志!
顺带提一句,在苏联时期,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歌的讨论就已经出现了。第一次讨论发生在斯大林去世之后。根据1955年12月7日苏共中央委员会的一项法令,举行了一场不公开的比赛,首先是要选出国歌的歌词,然后是国歌的音乐。参与比赛的作曲家有A·巴巴吉扬(А.Бабаджанян)、D·卡巴列夫斯基(Д.Кабалевский)、B·马卡诺索夫(Б.Мокроусов)、K·莫尔恰诺夫(К.Молчанов)、D·波克拉斯(Д.Покрасс)、G·斯维里多夫(Г.Свиридов)、V·索洛维约夫-谢多伊(В. Соловьёв-Седой)、S·图利科夫(С.Туликов)、A·哈恰图良(А. Хачатурян)、T·赫连尼科夫(Т. Хренников)、D·肖斯塔科维奇(Д.Шостакович)、R·舒德林(Р.Щедрин)、A·艾斯派(А.Эшпай)等(一共有60人),而参与比赛的诗人则有:M·阿利格尔(М.Алигер)、R·甘扎托夫(Р.Гамзатов)、N·多利佐(Н.Доризо)、E·多尔马托夫斯基(Е.Долматовский)、M·杜金(М.Дудин)、A·扎罗夫(А.Жаров)、N·扎博洛茨基(Н.Заболоцкий)、M·伊萨科夫斯基(М.Исаковский)、S·米哈伊洛夫(С.Михалков)、L·奥沙宁(Л.Ошанин)、M·斯维特洛夫(М.Светлов)、A·特沃多夫斯基(А.Твардовский)、M·图尔松-扎德(М.Турсун-заде)、P·蒂奇纳(П.Тычина)……
对提交上来的作品的讨论长达整整十年。有一次,音乐受到了彻底的修改、音调的选择也更改不定,而且有人还提出要用“祖国进行曲”(Широка страна моя родная)来代替。但是在最后,还是没有什么音乐和文字能比A·亚历山德罗夫的音乐和S·米哈伊洛夫的文字更好。
后来,关于苏联国歌的问题在1977年再次提出。再一次,全国最好的作词作曲家们参与其中。然而结果还是一样的,亚历山德罗夫的音乐和米哈伊洛夫稍作修改的文字再次赢得了比赛。
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伸手拿了一把旧巴扬琴,手指滑过键钮,演奏出几个熟悉的和弦,然后遗憾地把乐器放在一旁。这位音乐大师毕竟已经上了年纪,只能这样简单地“演奏”几下巴扬琴了,对他来说,作为一名曾经的最顶级的巴扬琴演奏家,在大家面前只能这样表演巴扬琴让他感到尴尬。曾几何时,红旗歌舞团的三位巴扬琴演奏家——维亚切斯拉夫·梅德韦杰夫、亚历山大·祖耶夫(Александр Зуев)和鲍里斯·沙申(Борис Шашин)——在全国闻名。他们甚至被邀请与莫斯科大剧院的首席独奏一起表演古典音乐,还录制了当年许多著名电影的配乐。
顺便提一句,亚历山大·祖耶夫的儿子,俄罗斯功勋艺术家谢尔盖·祖耶夫(Сергей Зуев)也是一个亚历山德罗夫人,他在合唱团里唱歌。他经常来梅德韦杰夫的家里,就像是他的儿子一样照顾这位老人。
红旗歌舞团的巴扬琴是在莫斯科以苏联军队命名的工厂特别定做的。它们的外表——就像普通的巴扬琴一样,尽可能的没有珍珠母贝和其他装饰品。不过它的声音!音色!以及最重要的——重量!在这里,我们以歌曲“神圣的战争”的三个和弦为例子。这三个和弦都是很简单的和弦,但是这些声音中却蕴含着多么内敛的力量,它们传达出的情感是多么的准确,在军人面对战争和敌人的考验时,它们所表达出的情感是多么的深刻,紧紧地笼罩在军人们的内心深处,充斥着让人难以置信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的“军队歌曲”。除了亚历山德罗夫人以外,没有多少人会表演这些音乐。在从前还是现在都是这样,因为我们知道除了亚历山德罗夫人以外的表演虽然不糟糕,但也比不上他们……总之,还是不要去尝试的好,“神圣的战争”这首歌是亚历山德罗夫的原创歌曲,属于亚历山德罗夫人。
在这里,顺便提一句,有一个奇怪的事实。在卫国战争初期,不仅是亚历山德罗夫为列别杰夫-库马契的“神圣的战争”写了音乐,作曲家玛特维·布兰特(Матвей Блантер)也创作了主题是与侵略者战斗的歌曲(“我们会打败纳粹”、“胜利属于我们”、“希特勒必将灭亡”等等),而不仅仅是他们,其他作曲家包括R·格里埃尔(Р.Глиэр)、D·卡巴耶夫斯基、V·穆拉杰利(В.Мурадели)……他们的作品都在许多地方表演,还印了小册子,但是从未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痕迹。一切的一切,都为亚历山德罗夫史诗般的歌曲让出了一条道路。
“神圣的战争”第一次演出是在1941年6月26日,在白俄罗斯火车站的站台,歌舞团在即将出发去前线的士兵的士兵们面前演出这首歌。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梅德韦杰夫回忆:“在那时,我们的歌舞团分成了四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大概50人左右。三个小分队立马就去了在明斯克、基辅和文尼察的军队里,我在留在莫斯科的小分队里。6月24日在红场,列别杰夫-库马契的诗刊发在了《红星报》和《消息报》上。第二天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向我们这些留在了莫斯科的艺术家们宣布,他为这首诗写了一首新歌。在他的编曲里有许多巴扬琴的部分,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和这首歌非常熟悉了。在1941年的夏天,我们每天都要表演‘神圣的战争’5到6遍。每一次大家都站着听这首歌,士兵们的眼里总是饱含着泪水,而我们,音乐家们,在表演的时候也常常落下泪来。”
这首歌的创作速度和表演速度让人惊叹。在战争期间,亚历山德罗夫人们总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成一切工作。在战争的1418天里,红旗歌舞团一共举行了1500场音乐会,表演了200首新歌,其中许多作品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今天仍然时常演出。
在我们这个时代,亚历山德罗夫歌舞团仍然没有失去他们积极工作地习惯。举个例子,这些军队艺术家们最近已经五次前往车臣,这还不算他们去其他热点地区的次数。仅仅在这个季度,歌舞团的曲库就已经增加了30首新作品,我可以毫不害怕地说,在这些新作品中并不乏真正的杰作。歌曲“6连”,是为了纪念死去的普斯科夫空降兵们所创作的。当歌舞团现任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维克托·费德洛夫(Виктор Федоров)在《红星报》上读到了诗人维克托·维尔斯塔科夫(Виктор Верстаков)所写的诗之后,他几乎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写出了这首歌曲。这就是最强烈的感情冲击对一个有创作力的人而言的作用……
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梅德韦杰夫总是尝试去了解自己的歌舞团最近的动态,而军事艺术家们也以爱和尊重的态度来对待这位老人。梅德韦杰夫,这位在战前就已是亚历山德罗夫人(!)的老人的回忆,对于年轻一代的军事艺术家们而言是很难得的。
不仅仅是我,一个记者,此前提到的歌舞团音乐曲目部分的负责人弗拉基米尔·列别捷夫也记录下来了在这次会面中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告诉我们的每一件事情。我们要记下这些故事!当讲到著名的卡林卡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你不会再别的地方听到比这更好的卡林卡”,他小声地对我说,然后提起了最近听到的一些谣言。
“最近我在某个地方看到有人说卡林卡的首演者是维克托·尼基丁(Виктор Никитин)。”梅德韦杰夫说,“这不对。尼基丁,他是歌舞团的独唱,当然也唱过卡林卡,但那是后来的事情了。真正的首唱者是彼得·特维尔多赫列波夫(Петр Твердохлебов),我们在战前最出色的男高音。有一次在排练的时候,亚历山德罗夫说在乌克兰某个地方有个乐队表演了一首很棒的民歌,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的表演是很奇怪的,因为他们用爵士乐来表演(在当时爵士乐很流行),他想尝试让这首歌以新的方式表演出来。一开始,他亲自演唱了卡林卡(亚历山德罗夫是一个很棒的男高音,在革命前他能在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唱诗班里唱歌不是没有原因的)。后来和特维尔多赫列波夫一起,我们仔细地排练了这首歌——这首歌里有很多长长的音。‘你把这个长音演唱得很好’,他这样对彼得说,‘现在先一边保持微笑然后沉默一小会儿。’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我们的圈子里经常这样取笑特维尔多赫列波夫,每当他开始想要说些什么,我们就对他说‘微笑并沉默一小会儿’。”
卡林卡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表演是1937年在列宁格勒的音乐会上。从那时起,这首歌开始走向世界。
配图:图1战时的V·I·梅德韦杰夫;图2苏联国歌的作者G·G·艾尔-瑞杰斯坦、A·V·亚历山德罗夫和S·V·米哈伊洛夫;图3卡林卡在红场。



头图是我加的,从左到右:鲍里斯·伊万诺维奇·沙申、亚历山大·捷连季耶维奇·祖耶夫和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梅德韦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