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玩穿越机?还是航拍机?

也许是在浏览bilibili时,刷到了炫酷的穿越机航拍视频。
也许是了解到DJI发布了新的Avata飞行套装。
又或许是从某些流量视频里被科普到穿越机这个神奇的物种。
或者极其小概率的,你看到了大神们的穿越机的硬核竞速花飞视频,对这种四旋翼航模的独特玩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无论如何,既然有入坑的想法,那么认真思考一下:
你是否适合入坑穿越机?
搞不好DJI FPV甚至Mavic才是你的最优解呢?

首先我们搞清楚穿越机的本源与本质:
DIY航模
单凭这几个字你肯定没法理解我说的是什么意思。我在这里打个非常贴切的比方:
赛车
你看到的炫酷航拍飞行画面,与媒体所介绍的FPV飞行运动,都是相当于把赛车手跑赛道的热血画面展示给你。把速度和引擎的轰鸣拍出来,把领奖台和帅气的赛车手拍进来。
但是实际上的赛车赛事,不是也不应该是只有赛道上的“刺激竞技”。
DJI FPV 相当于是买了辆民用跑车,赛道体验券,可以轻松体验到驾驶与速度的乐趣
Avata 则相当于是买票就能玩的娱乐化卡丁车,踩油门就去打方向就转,撞也撞不死,无门槛直接体验赛车乐趣。

在外场飞行充当“车手”之外,还要充当换胎工,修理工,机械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气动工程师,策略组,车队经理等等一系列职务。
日常的模拟器练习,长时间的视频学习
不断的碰撞与硬件维修,持续的圈内软件硬件信息关注
研究飞机的结构工程问题,探讨飞机的软件调教问题
订购新零件,不断组装与测试新飞机,寻求更合理更极致的搭配。甚至创新设计填补技术空缺或研究新的技术点
同时,玩家还很可能会同时经营不同的赛事车队,比如漂移赛、特技越野摩托(FPV花飞),F1(FPV竞速),甚至FIA 卡丁车(Tinywhoop Race)。
这才是穿越机圈核心玩家们的真实情况。
不能只知道赛道上的激情技术碰撞与感官刺激,而对整个赛车工业与赛事体系视而不见。
这也是为什么我很讨厌遇到不懂的新手就让他去买个遥控练模拟器,就算他模拟器练到飞起,完全不代表他对真正的穿越机有多少了解,也不知道玩起来面对的是什么。单纯的操控问题反而只是细枝末节,买控玩模拟器是一种检验能力是否足够,而不是相比于是了解我是否适合玩穿越机。

有很多人觉得,只追求飞行本身就行了,其他的什么装机维修调参,都是航模的DIY技术落后,穿越机产业与圈子太过于原始。那么麻烦,那么难学,那么费时间。你看我买一个套机,买个DJI FPV,啥事没有,飞就完事。
这么想是对的,这正正是DJI FPV、Avata、穿越机到手飞套机所存在的意义。即免去飞行之外的所有琐事,把重心完全放在飞行的体验上。直接上车就一脚油,跑完直接开到修理厂或车队P房,拍屁股走人。
但同时,这也正是为什么核心FPV玩家对这类产品完全无感的甚至称之非穿越机的原因。因为这本质上与DIY航模相去甚远。
真正的F1爱好者,他们会只喜欢看赛事与转播,而完全不闻不问具体的赛车性能与工程技术吗?他们会仅止步于体验呼啸而过的引擎轰鸣,而一点都不知道其使用的是四冲程1.6涡轮V6转速12000rpm燃油喷射压500bar的引擎吗?不,他们一样喜欢关于F1的一切,这一切都能让爱好者们感受到F1的魅力。
穿越机核心玩家们也一样,他们不会对装机维修调参感到排斥与厌烦。练习、探讨、组装、工程、调教、交流,都是穿越机作为DIY航模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些都是核心玩家所能从中体会到快乐的事情。
所以到底玩什么合适?

玩过航拍机无人机,看曾经买过的DJI出了新飞机Avata或者有了解到DJI FPV系统,对戴眼镜的第一视角飞行体验与拍摄有很大兴趣。不了解是否应该入硬核穿越机,或者不能接受硬核穿越机的非体验性与商品化成品化。
——入DJI FPV或破解Avata进行体验
完全革除飞机的DIY或航模属性,完全商品化无人机化。操作与使用基本没有门槛,外观精致,像个成熟的工业成品,携带方便,用户体验良好。安全系数比较高,相比于航模很难由于人为失误或产品本身故障发生事故。但也完全抹杀了其拓展性与多样化的可能性。

DJI FPV与Avata等商品化无人机化的FPV航拍机无法满足拍摄需求,想追求更独特的拍摄视角与视觉效果。但是只关心与需要飞机本身的拍摄结果,不想操心与研究飞机零配件组合搭配调试维修升级等等琐事,不想要DIY航模属性。
——入成品化穿越机套机,即无人机属性化的穿越机。
这类“穿越机”被厂商最大化剔除了DIY航模属性而向DJI FPV与Avata等商品化无人机靠拢。比如翼飞极光套机、格普35套机等等。这类机上通常配备GPS气压计等传感器甚至具备光流计,飞控也经过了出场预设调教。飞机坏了或其他硬件故障,不需要自己维修,直接返厂。操作与知识学习门槛相比于专业航模穿越机较低,用户可以获得十分接近开箱即用的体验。但是由于源于DIY穿越机,其仍然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很多航模属性在其中,没有完全商品化无人机化,无法零基础上手入门。其门槛与专业性仍然比DJI FPV等商品化无人机还是高很多,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与相关经验与模拟器预练时,容易造成事故。

对硬核穿越机着迷,想一头扎进DIY航模的深坑。就是目的性地想玩花飞竞速远航Cine等等专业化穿越机,有兴趣与热忱研究、捣鼓、DIY、学习、探索四旋翼航模的各种工程知识。
——入正真正的航模属性FPV穿越机
无限制,完全自由的广阔天空。专业的竞速机、性能花飞机、涵道摄影机、圈圈拍摄机、室内Tinywhoop,极致轻量小牙签,刷山大远航,穿云长续航,怪兽级Xclass竞速机,极速四轴导弹,乃至X8电影机,都是航模穿越机的冰山一角,其专业化程度无限细分。单拿花飞五寸机来说,根据飞行风格的不同,最合适的飞机配置区分都至少有四五种,从电机桨叶机架与调教都会有很大差别。航模穿越机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