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外语言夹杂,如何应对海外华裔儿童的语言混乱期?

2023-11-02 14:47 作者:星天娃  | 我要投稿

通过观察华裔儿童的中文学习情况,我们发现,

大多数华裔儿童都有这样一个阶段,并且会持续很长时间:就是中外语言混杂,

控制不住用第一语言说话,导致中文说不好,第一语言也说不利落,甚至有时候不知所云。

语言学上认为

这是华裔儿童的语码混乱阶段,也就是在语言学习早期,儿童大脑中的两种语言语码都不成熟,互相迁移,一种语码为主而夹杂其他语码的现象。

据调查,大多数华裔儿童都会出现这一阶段,尤其是6-12岁的孩子,不过并非绝对,

这也要看学习汉语或其它语言的开始时间、时长、语言天赋和语言环境,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

大部分华裔家庭都处在双语甚至多语的环境下,即使家庭成员之间常常会用母语汉语交流,但踏出家门却是外语环境,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最开始的语言学习便是从不断的听周围人的语言开始,在大脑中转换为自己的词汇和语法编码,因此,身处两种语言环境的华裔儿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语码混用现象。

但华裔家长看到这里应该会很欣慰,因为这说明,在孩子的语言临界期之前,

即12岁之前,如果让孩子进行语言环境的熏陶,引导其辨认不同语言体系,系统地掌握不同语言,尤其是汉语,就有很大的可能,让孩子的两种语言水平都达到“地道”的程度,在以后的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也会事半功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表明,

如果3岁之前,儿童还未熟练地掌握一种语码的情况下就过多地给儿童另一种语码刺激的话,并不利于儿童以后更好地掌握两种语码,

这一阶段处于语码混乱的环境中,容易耽误孩子表达能力和理解力的发展。

一、语言混用的原因

关于双语儿童的这方面研究显示,大多数双语儿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把两种语言分开使用的。但是,如果出现了混用的情况,我们首先要明白他们混用语言的原因何在?

01.弥补语言词汇量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想要弥补其中一种语言中缺乏的词汇量(比如陈鲁博士说她女儿两岁多的时候经常说:I 怕 people。这是因为她不会说英文中的be scared of ,也不会说中文中的“大人”,所以她就顺手说了她觉得最好说的)。

也就是说,双语儿童常常是不知道语言A中的词汇在语言B中的精准翻译的。

02.选取更好表达的概念

第二个原因,

是某些概念或者意思在其中一种语言中更好表达,这个很多学习双语的大人都会有所体会。

儿童也一样,如果儿童想要表达这个概念,他们会使用这个更好表达的语言来表述-即使这意味着要混用语言。

大多数情况下,这一策略很管用,也能被大人所接受,因为双语儿童的父母一般而言也都会听懂。这很好理解,这就像会说某种方言的人,和同样会说这种方言的人在一起会使用这个方言一样,这么做是为了表达他们的共同身份从而达到更好的交流。

二、在孩子的语码混乱阶段,父母应该怎样做

01.避免语码混乱

父母决定让儿童习得什么样的语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可以在孩子3岁之前使用中文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形成较为强势的汉语环境,

但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也不必着急,

也可以多用汉语与孩子对话,尽量创设汉语环境,在12岁之前,尽量不要让孩子停止使用汉语。

而如果一开始的强势语码是外语,那父母可以在孩子熟练掌握外语后,再开始让孩子进行系统的中文学习。

02.矫正语码混乱

在孩子出现语码混乱的现象时,

父母可以不断重复单一语言的正确表达方式,引导孩子纠错,并强调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并创造语境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两种语言。

这要求父母在生活中多观察,要“见招拆招”。

03.尊重儿童每个阶段特定的语言特征

法国语言学家A.Martiner指出:

“交际和表达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更多、更新、更具特色的语言单位会不断涌现。”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语言是个开放的系统。”面对孩子的语码混乱期,家长们不必焦虑,更不必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耐心、沉得住气往往带来的才是累累硕果!

中外语言夹杂,如何应对海外华裔儿童的语言混乱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