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编后记(总纲)

2021-07-01 15:17 作者:MFWNM  | 我要投稿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的编印,对于我们党的干部和理论工作者研究建国后二十七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加深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和理论,将会是一件很有助益的事情。

        旧中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在这样的国家共产党人如何领导人民革命,夺取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面临的全新课题。现成的答案是没有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难探索,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领导,终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中国革命自己的道路,形成了中国革命自己的理论。人民大革命的胜利和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创造——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性的有力证明。

        建国以后,共产党人如何领导人民在旧中国的落后的经济和文化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面临的又一个全新课题。现成答案仍然是没有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新的艰难探索。人们本来希望,同革命道路的曲折相比较,在建设上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实践的结果,曲折未能避免。毛泽东领导下建国以后的二十七年,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又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恢复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经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开始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九年来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就是这个理论的真理性的初步证明。

        但是,我们的实践还不够,我们的路线和理论还有待于成熟,还需要随着时间的发展和不断经受检验和不断丰富的发展。要深刻理解和坚持发展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一定要面对现实,研究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一是要研究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的历史,总结经验和教训。不研究历史就不了解今天的现实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对现实的了解就缺乏历史的深度。历史上无论是成功的经验或是挫折的教训,都是极可宝贵的思想财富。只考察一个侧面不行,必须考察成功和挫折、正确和错误两个侧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才能如实地了解历史,从比较中加深对历史的认识。编辑《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既收入那些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文稿,也收入那些为实践证明是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文稿,就是要适应为了现实而全面研究历史的需要。

编后记(总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