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将军府,值得一游的伊犁将军博物馆,自驾游新疆054


视频在文末
中国最西北新疆自驾游的第15天,下午17点多,走在惠远古城的东大街上,前方就是惠远古城中最著名的景点-伊犁将军府。
也许正是因为伊犁将军府的所在,惠远古城才曾是新疆的军政中心。
现在的伊犁将军府就在东大街北侧,坐北朝南,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园林式古建筑群。黑色的大门和黑色的柱子,虽然门面不是很大,但也能显出庄严古朴肃穆,门匾上伊犁将军府五个金色的隶字,更能展现出威严和霸气。
走进伊犁将军府,迎面看到的是一块伊犁将军府石壁。
上一期咱们也仔细聊过,现在我们走进的伊犁将军府,是在惠远新城内新建的,走过石壁,一条大道直通将军府升堂衙门,也就是将军府正殿,路两边绿草地上鲜花朵朵,宽敞的庭院内,精致清幽,绿树参天,东西两侧分别是营房 客房和书房,书房西侧还有一个四合院,为伊犁将军的办公室和居室,据说四合院后为金库。
另外,路两边还摆有两门生了锈的大炮,展现出当年抵御沙俄入侵的顽强和坚决。
将军府四周都是高大的围墙,为展示伊犁将军府的历史,现在这里还特别设置了四个清代伊犁将军府历史陈列室。
那咱们就按逆时针的顺序,先走进东边的陈列室去了解一下一个半世纪的伊犁将军府的历史吧。
眼前地图红色的部分是现在的新疆,黄红线相间的部分则是被沙俄侵占的新疆外西北领土。
清朝时经过康雍乾三朝的努力,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清军在兆惠将军的率领下,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和南疆大小和卓之乱,最终统一了西域天山南北的大片疆土。
那时位于西域地区的新辟疆土,被乾隆皇帝视为新疆,并认为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依据当时清政府统治新疆的地域范围,乾隆皇帝确定以伊犁为新疆地区的统治中心,一是为了防止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势力死灰复燃,二是为了抵御沙俄扩张势力的威胁,三是伊犁正处于新疆地区的中心位置。
同时,清政府也意识到,巩固西北边防,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自应设立将军,总管事务。
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年,清政府在伊犁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作为清廷派驻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各路驻防官兵及归附清王朝的中亚哈萨克 布鲁特等部,并兼管行政事务。
据《新疆识略》记载,伊犁将军职掌为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伍,广辟屯田,总览全疆各项军政事务。
伊犁将军设立的两年之前,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乾隆给陕甘总督杨应琚的谕令内容为
新辟疆土如伊犁一带,距内地远,一切事宜难以遥制。
虽然后来设立的伊犁将军,但为了减少遥制不便,伊犁将军其下又分北、南、东三路:北路,由伊犁将军直接管辖,设伊犁、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各一人;南路,设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一人;东路,设乌鲁木齐都统一人;另外在哈密、巴里坤、古城(奇台)、喀喇沙尔(焉耆)、库车、阿克苏、乌什、和田等城还设有办事大臣和领队大臣等。
清政府在新疆军政合一的管理制度下,还根据新疆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因俗施治”的原则,建立起州县制 伯克制和札萨克制等不同的管理体系。
1763年,首任伊犁将军明瑞在伊犁河北岸筑城,1764年城成,乾隆帝赐名 惠远,取大清皇帝恩德惠及远方之意。在惠远城没有建立之前,伊犁将军府最初设在伊犁九城之一的绥定城。后惠远城建成之后,则迁入到了惠远城内,那时的惠远城就是历史上的惠远旧城。
惠远旧城经历了百年的太平,清同治五年 1866年,惠远旧城被回变起义军攻破,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则完全被拆毁。如今,这座惠远旧城只剩下这般模样。而那时的伊犁将军行营则暂时迁至塔尔巴哈台等地。
后清政府于光绪八年(1882)收复伊犁后,在惠远老城北7.5公里处重建惠远新城。城外有供军队驻扎的东西南北四大营盘,新伊犁将军府也在惠远新城内重建。清光绪十九年 1893年,伊犁将军长庚率领官兵迁入新伊犁将军府,现在我们参观的就是这座新伊犁将军府。
从东边的展馆走出来,正好是庭院的中央位置,前方不远就是正殿,看来东西两侧的营房都被改造成了展览馆。
据说整座伊犁将军府的总体布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三进深宅大院。院内共有房舍110间,建筑面积为4150平方米,多数是单层土木结构外廊式坡屋顶房屋。现在院内的厅堂 台榭 曲径 回廊都依然存在。
沿着地上的小路从营房走到东厢房,房间里放着轻快的音乐,好像摆着一些纪念品,继续往前走到头来到正殿的东侧,眼前应该就是将军府里的后花园。
后花园为南北长方形,是当年伊犁将军及其家眷休息娱乐的场所,估计也会有官员们在此议事闲聊休闲之用。据说当年的花园内树木葱隆,百鸟和鸣,万花齐放,俨似江南名园,景致清幽,最宜避暑。
现在后花园中标志性的建筑就是后花园六角凉亭,红柱绿瓦,古色古香的凉亭,也被称为将军亭。
近观着将军亭,清时的风骨,古韵犹在,六根朱红的柱子,撑起亭顶,亭檐朴素淡雅,整座亭子建在两层台阶的基座上。
据史料记载,后花园中六角凉亭建于1883年,共有5座,但现在仅有这座将军亭幸存了下来,看起来完好无损的将军亭,曾于1978年进行过支护维修,2019年进行过屋面维修。
从将军亭往西边走,还有几间房子,这里是不是金库呢?曾经惠远旧城内的伊犁将军府衙署内,设有印房 粮饷处 驼马处 营务处 满营档房等,后来又增加了军台处 督催处 功过处 喇嘛处回务处 册房及领队大臣档房等更加完善的机构。
现在这新的将军府内也有同样的机构,同时以司员 帮办 章京 笔贴士任事,分别负责将军操阅 处理日常事件,以及钱粮支出 功过登记等事。
绕过正殿西侧走进书房,书房的西侧是一座四合院,内有正堂 内宅眷房 内宅南房等,这里就是伊犁将军及其家眷的住所。
站在西厢房前,正好可以清晰的看到正殿前有四棵古榆树,葱郁挺拔,这才是历史的见证,据说这几颗古树比将军府历史还要长,新将军府在惠远新城建立前,它们就已经生长在这里了。
有意思的是,在四颗古树下,还有两座造型奇特的石狮子,如此模样奇特的石狮子被人称为人羊犬狮,据说在伊犁河谷共发现十几具这样的石狮子,但史料上却没有关于这些石狮子的任何记载。
当地曾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因当时沙俄侵占伊犁,并在伊犁烧杀抢掠残暴统治,伊犁人非常憎恨沙俄人,石匠们在设计将军府院内的石狮子时,就故意将石狮子设计成了羊头 蛤蟆嘴 狗耳 鱼眼 鹿尾以及沙俄老毛子那样的大鼻子的模样,意图将沙俄侵略者塑造成看门狮子狗。
这对石狮子与将军府正殿相伴,尽管看起来憨态可掬,但多少也有一种浓郁沧桑与威严四仪的氛围。
将军府正殿内摆放着署衙升堂的一应物事,将军案几上方高悬 政肃风清 四字牌匾。想来每一任的伊犁将军,都希望自己治下的新疆能国泰民安 政治清平,只是事与愿违,往往不遂人愿。站在正殿前朝前望去,彷佛能看到有差使策马驰来,飞报战讯。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在通往正殿的主路旁,有两块这样造型的石碑,石碑斜靠在石座旁,原来这就是清朝时期,沙俄在伊犁设置的界碑,伊犁将军府保存的当年中俄两国的界碑,石碑上能看到俄罗斯帝国的双头鹰徽章,这石碑和伊犁将军府斜对面的沙俄领事馆一同,都是实实在在的沙俄侵略伊犁的有利见证。
在公元1840年之后,阿古柏和沙俄先后入侵新疆,新疆的军府制度遭到极大破坏,在左宗棠击败阿古柏并从沙俄手中收复伊犁之后,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俄强行割去,为了巩固西北边防,维护新疆地区稳定,在左宗棠的极力推动下,清政府决定在新疆设立行省。
就在惠远新城开建的两年后,也就是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地区正式建省取名新疆 意为故土新归,因为新疆外西北地区被沙俄强占,伊犁地区已不再是新疆的中心,由于新建立的惠远新城已经紧邻中俄边境,所以不再适合成为新疆的军政中心,因此新疆省府设在了迪化,也就是现在的乌鲁木齐,伊犁地区的行政中心也由惠远新城迁到了距离边境更远一些的宁远城,也就是现在的伊宁市,但惠远新城依然是军事重镇。
新疆建省后,各个州县官员直接管理当地的民政事务,伊犁将军权限缩小,不再统管整个新疆的军政事务,仅负责伊犁和塔尔巴哈台的防务。惠远新城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建成,伊犁将军也随即进驻惠远新城。
1763年,首任伊犁将军明瑞建惠远旧城,
1882年,伊犁将军金顺建惠远新城,
1893年,伊犁将军长庚率领官兵迁入惠远新城的新伊犁将军府,
1912年,最后一任伊犁将军志锐被革命党人在惠远新城中心的钟鼓楼处死。
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皇帝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开始,到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大清王朝结束,在这150年间,先后有40多为大臣担任过伊犁将军,伊犁将军在维持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统治,巩固西北边防 推进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辛亥革命后,伊犁将军府改为新伊大都督府,民国元年 1912年5月,新伊大都督府又被改为伊犁镇边使。此后,伊犁将军府先后作为伊犁垦牧专员 伊犁屯垦使的公署。直到民国二十三年 1934年秋,邱宗浚出任伊犁屯垦使时,将公署迁往宁远城(现伊宁市)后,伊犁将军府即被废弃了。
直到新疆和平解放后,解放军某部进驻惠远古城,伊犁将军府就成为了部队驻地,从而将军府内的建筑群得以保存。但由于该部缺乏文物保护能力和措施,时常发生改造改建原有建筑的事情。
1985年,该部将伊犁将军府后厅改建为办公楼和花园,一些建筑改建为了居室。
1994年,将军府正前门西侧的围墙倒塌,将军府内房屋出现了渗水 墙壁龟裂屋顶倒塌、砖雕剥落等问题。
后来2000年之后,国家文物局陆续拨款总计近2500万,对伊犁将军府进行全面修复,现在的伊犁将军府就是重新修复后的样貌。
将军府两边的东西营房,曾经住着守卫伊犁将军的侍卫军,东西营房前各是一排高耸的白杨,据说也是解放军部队入驻后种上的,其实原来这里也是正殿前的榆树。
现在的伊犁将军府,就好像是一座小型的历史博物馆,展陈效果据说达到了国内一流博物馆的水平。室内布展面积969平方米,室外布展面积900平方米,共展出展品370件,其中复制故宫珍藏文物112件,图片186幅,创作绘画6幅,创作铸铜雕像5尊,复制铜炮3门,仿制清代中期家具61件,其中的八旗盔甲 威远将军炮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郎世宁宫廷绘画 乾隆西域战图 将军铜像及一些绘画成为展览中的珍品。
在最后西边的展厅中,还有一片关于林则徐的展区,1842年冬天,林则徐冒着天山果子沟的大雪踏进惠远旧城,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回疆竹枝词》,林则徐在惠远旧城曾居住了两年零一个月,他组织当地居民修建水利工程灌溉农田,得到了当地各族百姓的爱戴。
在伊犁将军府游玩了大概50分钟,小朋友们也基本了解了关于伊犁的历史,现在伊犁将军府旧址闻名遐迩,是伊犁地区最具有旅游价值的文物景点之一,相信来到伊犁的游客大都会来这里参观一下,至少了解下伊犁将军的历史也是很值得的。
下午18点12,我们继续启程,准备前往今天的终点目的地 伊宁市。沿着惠远古城的东大街东行,走出东门景仁门,眼前是热热闹闹的央不拉克村。
又是实打实的玩了一天,又该琢磨晚饭的事情了,今天到达伊宁会相对早一些,那在伊宁小朋友们会享受到怎样的一顿新疆特色的晚餐呢?咱们下期继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