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跑网约车是个好选择吗?净成本25万,你扛得住吗?
最近全国各地的网约车租赁市场再次火爆起来,很多失业的或者找不到工作的人都开始将目光瞄准了网约车司机这个职业。
作为一个门槛低,自由而且结账快的职业,网约车司机这个职业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那么2022年跑网约车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名6年老司机的建议。
各位师傅大家好,我从15年开始干网约车,跑过滴滴、首汽、T3、曹操等很多个平台,我以切身的经历,告诉大家,除非你走投无路,不然千万不要来跑网约车,网约车真的不能跑。主要有下面这些原因:
第一、网约车已经变成跟出租车一样的模式了
正规化、合法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有的网约车平台开始清退不合规的司机,或者,对不合规的司机进行限制派单。这不是开玩笑的。因为监管越来越严,网约车平台想用缓兵之计一拖再拖,估计交通部门不同意。正规化意味着司机的成本急剧增加,跑网约车更加不划算,这是不争的事实。本来就不赚钱的行业,条条框框还那么多,让人望而却步。

第二、跑网约车成本太高
办了网约车驾驶员证(人证),再办营运证(车证),营运证需要2000块左右,当然,汽车的保险也会变成营运险,一年需要1万左右,也就是说,忽然多出12000块成本。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之前,我们也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出,网约车一公里的平均成本是1.36元左右。
最近有个司机算了一下自己跑网约车三年的成本,拿一辆十三万的新能源车来说,就算它可以跑6年,保险、充电,桩桩件件算下来,也要有25万的纯成本。

在这个成本之上,如果司机想拿到每个月4000元的净收益,也要在6年的时间里,拿到近54万。
算下来,在6年全年无休的情况下,每天要至少拿到250元的流水才行。
别说每个月4000元的收入,已经是城市里的最低水平,大概刚够司机本身的生活成本,养活一家人都要紧紧巴巴。
顺风车的价钱也是一公里一块多钱,如果你想盈利的话,只能跑快车了,目前,多数网约车平台的快车收费两块多,还是有一点薄利的。

第三、订单下滑严重
大城市还好点,像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一个月辛辛苦苦跑六、七千块(纯利润)还是有的,但在三、四线城市,可能就难以企及。只能通过长时间在线,13小时,甚至是15小时,厚积薄发,积少成多。大家不信可以问一问司机群里那些老师傅,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跑网约车,一年之中有旺季和淡季,旺季不外就是国庆、春运等节假日,而淡季就比较漫长了。蛋糕就这么大,不会因为司机办了“双证”就变大。在淡季期间,双证齐全,依然接不到订单的比比皆是。

第四、顺风车平台的蚕食
消费降级也是明摆着的事,有便宜谁不占?顺风车的价钱相当于快车的三分之一,车况也不差,只需提前预约,一般都有车主接单,而且,几乎是秒接。我这里是三线城市,去市区或者车站的订单,刚发上去,马上就有司机接单,看得出司机是有多“饿”。这也不奇怪。
在经济学上叫“供过于求”,车主太多了,家家户户都有车,出门顺便捎个乘客补点车费,是车主喜闻乐见的事,而乘客比车主还少,水涨船高,他们的地位马上提高了。现在的乘客精明得很,出行之前先预约顺风车,如果没车主接单,再选择叫快车。所以,一些快车师傅只能“眼碌碌”看着乘客从自己眼皮底下被接走。
本来出行的蛋糕就这么大,还被顺风车分流了部分市场,留给营运车辆的订单就少之又少。很多网约车司机感慨,一天忙忙碌碌,接的都是短途订单,如果没有平台的奖励和补贴,基本上就是白忙活了。
综上所述,跑网约车早已过了红利期,没什么利润可言。在2015年刚开始兴起网约车的时候,30公里的行程可以收到100多块的车费,而现在呢?拼车价才40块,但依然有司机饥不择食地抢着跑。什么东西都在涨价,唯独车费却一降再降,而平台的抽成也越来越重,太不可思议了。在这样大环境下,还敢选择来跑网约车,只能说勇气可嘉,做法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