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思考
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思考
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有些某种共通之处。 先说结论,相关多元化值得肯定,但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但无关多元化要特别警惕。 以个人而言,如果你做很多份工作,或者坚持长期做多件事,最好的选择是这些事情最好相关,或者可以相互促进,以此来形成正向循环。 我在化工企业做采购工作,我曾经尝试过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做人寿保险代理、科幻小说创作等事宜,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些事情跟我的主业没有任何关联,如果我能在这些事情上取得成功的话,那么,我最好是转型做后面的事情,而如果做不成功的话,这些事情又往往会耗费我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除了需要运势和天赋外,还需要足够的经历、经验和专注,后3者的本质其实是时间、精力成本以及机会成本。
换句话说,要想在2个甚至更多的领域同时做的专业和有深度,那么,你必须在这些毫无关系的领域同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等成本,而人的精力各方面终究有限,越是分散精力,越有可能什么都做不好。 最近我的想法是我应该围绕自身的优势,打造一些能力和资源的护城河,几种护城河最好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样的护城河在建立过程中及建成后,虽然同样会耗费精力和时间,但是,这些能力却可以在另一个场景中得到强化,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个人的这种情况何尝不是跟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如出一辙呢。 对于从事多元化业务的企业,最麻烦的是如果几个主业不能形成协同或者优劣势互补,比如一个化工企业如果从事地产或银行业务是糟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容易因为地产涨价的预期而相信企业未来的业绩可期,但是,地产作为吸血型业务,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如何获得呢?不管是自有资金投入,还是借款来解决,资金支出终究是从自身的资金里面支出了,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为化工之外的企业上付出大量的资金,大量资金的支出给主业带来的问题往往是主业的现金变得紧张,如果主业同样需要资金扩张时,企业会遇到更棘手的问题 对于这种无关多元化业务,最大的问题恰恰在于几个主业无法相互促进,反而因为项目之间没有协同作用,导致彼此都受到影响,化工做不好,同时地产也做不好。 当然,企业也有解决办法的,最差的是打造地产业务的核心优势,比如从非化工类途径处获得免息债务,也就是学习专业地产公司,通过占用上下游的资金来做项目,其次,是捆绑专业企业,比如直接跟最优秀的地产公司合作,由这种有优势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外,还可以直接将无关多元化企业分拆掉,由该业务独立运营,化工业务主体并不提供任何支持。而最优秀的模式是建立几个无关多元化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如果真的无法协同的,应该在业务上有所取舍。
西方在商业模式上做的比我们国家的企业要好,最典型的案例是肯德基和迪士尼。 比如迪士尼通过电影、动漫建立自己的迪士尼文化,这种途径主要是用于培养消费者和扩大消费者群体,其次,通过品牌授权获得其他大量收入和利润,主要利润来源,最后,通过与各国政府合作,建立迪士尼乐园,一方面既强化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又获得额外的收入和利润,而且,这种迪士尼乐园的投入并不需要迪士尼自己花大量资金去投入。
从迪士尼的战略和商业模式看,业务就分为影视、品牌授权和地产运营3块,看起来,影视业务跟地产业务关键不大,但是,这2个业务恰恰形成了协同作用,比如不断地强化了迪士尼的品牌和文化观念,相互促进让迪士尼更强大,同时,地产业务中最大的问题资金来源问题已经由第三方解决了,整个运作规避了彼此的负面作用 这种协同效应值得我们投资人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多元化人生路线值得我们选择。 现在A股有大量企业在走多元化发展路线,到底什么样的多元化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呢? 价值投资者希望长期从股市中赚取几十倍甚至千倍回报时,必须回到企业战略的角度,跟企业大股东和管理层站的一样高,甚至超过他们的角度才能看到企业很远的未来。 多元化需要要深入思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