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马传说
请输入正文(限制
节马传说,讲的是虎门沙角炮台守将陈连升和他的坐骑黄骝骏马的故事。
陈连升是湖北恩施(鹤峰)人,在虎门保卫战中任三江协副将,负责守卫沙角炮台。节马是他的坐骑,名唤黄骝。
一八四一年一月七日(清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五日)凌晨,义律率领英国侵略军二千多人、炮舰二十余艘,突然袭击虎门,沙角和大角炮台首当其冲遭到猛攻。
沙角炮台守将陈连升指挥600多名守军以抬枪、弓箭同数倍于己的侵略军拼死战斗。激战数小时,在火药告罄后,陈连升父子和将士们同敌人展开肉搏战。混战中,陈连升中数弹倒地,仍挣扎而起,与敌人搏斗,最终壮烈牺牲。
陈连升牺牲后,他的坐骑黄骝马一直在他身边徘徊、恋恋不舍,英兵见后,将黄骝马掳至香港。
黄骝马到香港后。几个英军来喂它食物,它也不吃。人靠近它,它就踢;人要骑它,它就趴下或是摇晃。英军发火,拿刀砍它,它也不驯服。英军把它放了,让它在香港的山间活动,有人给它喂草,它也不吃,只向沙滩的北方悲鸣。人们给它喂食必须用手捧着食物才行,如果把食物放在地上,它就昂首而去,因为当时香港被英国人所占有。每有华人来围观,指着黄骝马说,这是陈公的马时,黄骝马就会涔涔落泪。如果有人说能带它回去,它会马上摇着尾巴跟上来,但英国人终究还是不肯把它放还,这匹马饿得瘦骨嶙峋,但仍然守节不变。
最终,这匹马于1842月4月在香港绝食而亡。
后人称其为“节马”,刻下《节马碑》,把绘图和诗文编成《节马诗册》,以作纪念。
节马的感人事迹被虎门人口耳传颂。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虎门文学爱好者将节马传说进行了收集整理,收录在《东莞民间传说故事》、《节马与陈连升》等书籍中。
近年来,人们以节马传说为素材编排对口单弦《节马颂》、编排电影《节马生死签》等形式,保存、传承节马传说。
2019年,《节马传说》成功入选省级非遗项目,成为东莞首个省级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
200-40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