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子变形了,咋找自然离地点?

上回说了离地点(breakover point)是怎么一回事儿,忘记的,需要戳回去复习一下!
就很重要嘛,马的肢端肌肉,韧带和筋腱需要合适的离地点协助提高马匹运动效率。
对于定期修蹄的马来说,离地点很好调整(也是上节的知识),但如果马蹄没有得到适当护理,蹄子变形,蹄尖蹄壁过长,那就不好办了。
咱今天就唠唠变形的蹄子的离地点。

最常见情况就是蹄尖蹄壁过长,马蹄在迈步时需要提早离地,把蹄子抬得更陡,来给过长的蹄尖更多时间离地。这样也减轻了多余的蹄尖造成的压力和疼痛,以及蹄壁小叶受到的杠杆作用力。下图蹄子虽然蹄底修成了平面,但是蹄尖过长造成了蹄骨偏转,蹄白线拉宽,离地点过于靠前(蹄尖承受的压力大大增加)。

蹄尖过长,走起路来就跟你穿着脚蹼走路那么不得劲儿。

如果蹄尖过长的话,马蹄在空中画出的弧线就会更高,更短,导致蹄尖先落地。
下图左边是一张正常马蹄走上坡的图,在落地之前,前腿没有充足的时间将各个关节完全伸展开,造成蹄尖先落地,而且下图的冠关节在落地时有偏转。落地时,马蹄需要承重,冠关节角度由向前变为向后(右图红色角)。

下图左边是一张正常马蹄走下坡的图。前腿在落地前有充足的时间完全伸展各个关节,然后蹄踵先落地。落地时,冠关节角度无需变换,一直是向后的,冠关节也是完全伸展。

在平地上时,蹄踵先落地表明马蹄是平衡的(听我描述的语气也知道了吧),蹄尖先落地就很不理想啦,马蹄是不平衡的。有的马蹄是平行于地面落地的,比蹄尖先落地要好一点,不过修一修的话,马蹄的平衡感会更好。

修蹄的时候,如何判断蹄尖是否过长呢?可以根据蹄底的比例来判断。最棒的比例就是上图平衡的马蹄,红色和绿色的长度比是1:2。像下图不平衡的马蹄,蹄尖过长,导致离地点前移,蹄支角也前移,红绿比增加,就需要修正离地点了。(突然感觉修蹄也是跟美学挂边的,平衡的蹄子就是比不平衡的好看呀)

情况变严重时,会出现小叶层分离(蹄壁和蹄骨),疼痛加剧,马儿开始完全避免离地,后部蹄踵的承重量增加。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减轻分离的蹄尖蹄壁和小叶层受到的压力。(大概就是我们用脚后跟走路的样子吧)

蹄壁分离时,上图楔型小叶区内容物差别很大(橙黄色),有可能是空气,有可能是滋生细菌的脓液,也可能是比蹄底更坚硬的东西,但是蹄骨下方的蹄底部分(绿色),也就是自然离地点,还在那儿。
如果你可以确定蹄骨与楔型小叶区的分界,那你就可以定位离地点(绿色)。离地点外侧6mm左右(蓝色)就是将蹄壁修成弧形的位置。看看下图正常的蹄子回忆一下。
如果蹄底足够厚的话(大于12mm),可以将蹄壁和楔型小叶区顺着上图红色线削下来,角度和下图削健康的马蹄相同。

如果蹄底不够厚的话,可以先在自然离地点(绿色)前方留出12到15mm,等着蹄底多长长,再削短蹄尖。在蹄底很薄的时候,一次性修正到自然离地点,可能会暴露蹄壁真皮层,发生脓肿,蹄骨变形。
所以,原则就是多次少削,保证接下来3到4周内新生长出的蹄壁不偏离蹄骨就可以,然后3到4周之后再重新修蹄调整。如果一次性削的过多,可能会加重马蹄的疼痛和真皮组织的损坏。

最终,调整好的马蹄应该有上图虚线示意的那样的轮廓,蹄壁和蹄骨的小叶层再次紧密连接。尽管在调整离地点期间,精心的蹄踵护理和对应的营养搭配是必不可少的,正确调整离地点的工作绝对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了。

对于冠关节偏转,蹄壁严重外张或者马蹄角度过低的蹄子,像上图用护蹄(带蹄垫的)或者鞋子可以帮助调整离地点,提高运动效率。
下面来看看实战时要如何确定离地点~
1.目测确定蹄底和楔型小叶区
观察蹄底的颜色和质地通常是最快捷的确定自然离地点(蹄骨下方的蹄底位置)的方法。
有的楔型小叶区和蹄底一样坚硬,突出于蹄底平面。有的楔型小叶区比蹄底柔软,楔型小叶区到蹄底的部分有磨损。感受到不同质地的差异就能找到分界处了。

在上面三张图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出楔型小叶区和蹄底的边界(黄线)。就像刚才说的,如果蹄底厚度超过12mm,削蹄位置就可以定到边界前方6mm处,位于楔型小叶区(下图黄线)。
与此同时,这匹马需要一天24小时戴着有蹄垫的护蹄,地面也不能太硬,直到小叶层再次紧密契合。
下面两个图是五个月之后,小叶层恢复紧密连接,楔型小叶区几乎没有了,剩下的就是将蹄壁修整成弧形了。

2.结合x光片确定蹄底和楔型小叶区
观察下面两张图也很容易就能发现蹄底和楔型小叶区的边界:x光片中的橙色线是边界,白色线下面又暗又虚的区域是楔型小叶区,右图橙色虚线标注的是边界。
x光片帮助确定了楔型小叶区的存在,也排除掉了冠关节偏转的情况。(冠关节偏转还记得吗?戳回去复习一下)

根据上图x光片中沿着蹄骨做出的橙色线和右图的橙色虚线,向前移动6mm(右图红色虚线),就是削蹄的位置了。

上面两张图是五个月之后的效果。小叶层生长良好,紧密契合,光把蹄壁修成弧形就可以优化离地点的效果。
蹄底很薄时,不要过度修蹄来调整离地点!

这个时候,如果你把离地点(上图黄色线)调整到距离蹄底和楔型小叶区的边界(蓝色线)外侧6mm处,蹄壁真皮层(红色线)将过度暴露于创伤冲击之下。
还是得给真皮层多留点地方,先把修蹄位置定在距离自然离地点12到15mm(绿色线)处,等着蹄底长厚实!
如果根据蹄底颜色、质地无法判断变形马蹄的离地点,也没有拍x光片的条件,还有一些别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判断离地点。下回说~

关注语马
公众号:语马
B站:HorseTime语马
微博:HorseTime-语马
头条:HorseTime语马
参考资料:
Ramey P. Breakover. 2018. https://www.hoofrehab.com/Breakover.html
All Natural Horse Care. http://www.all-natural-horse-care.com/toe-rocker.html
Barefoot for Soundness. http://www.barefoothorse.com/barefoot_Breakov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