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夏侯惇 字元让

2022-07-08 11:30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夏侯惇 字元让



夏侯敦(?-220年),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属安徽省亳州市)人。夏侯惇是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勇猛善战,曹操举兵讨伐黄巾军时,便已跟随,担任裨将。190年,讨董卓联军组成后,曹操行使奋武将军,更以夏侯惇为司马,跟随曹操到扬州募兵。曹操建立势力后,派夏侯惇屯白马,不久又升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
公元193年,曹操征陶谦,留夏侯惇守濮阳。可是张邈叛迎吕布,夏侯惇出走鄄城,不过在途中中计,被伪降的吕军劫持,夏侯惇的部将韩浩声称按照国法将不考虑人质的安全,做出了要招兵袭击劫持人质者的姿态。劫持人质者害怕,于是放弃人质投降,韩浩都把劫持者全杀了。曹操听说这件事后,将攻击劫质者不用顾忌人质定为法令,于是以后就没再发生劫持人质事件。曹操从徐州归来,随曹操征讨吕布,反攻吕布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从此被人称为“盲夏侯”。
其后夏侯惇复领陈留、济阴太守、任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当时大旱,蝗灾,夏侯惇截断了太寿水,形成了一个池塘,亲自担土,率领士兵种稻耕田,避过了缺粮的危险,百姓皆受益,后又任河南尹。
公元202年,夏侯惇受命进攻在新野的刘备,双方于博望对峙,刘备火烧自营退却,夏侯惇不听李典所劝,与于禁追击刘备,留李典守后。最后,夏侯惇被刘军伏兵所败,幸而李典来救,刘备才撤退。公元216年,曹操征孙权归还,命夏侯惇督二十六军,与曹仁、张辽等人屯兵居巢,防卫孙权,并赐予伎乐名倡,下令道:“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
公元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于二月已卯日封夏侯惇为大将军,可是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谥夏侯惇为忠侯。






统帅 C-
(夏侯惇乃魏之重臣,当世雄将。时操从征孙权还,使敦都督二十六军。然见於史书,遭高顺摧破,为先主伏击,岂非庸者邪?或管中窥豹,难见其全貌矣。)
武力 B
(夏侯惇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敦杀之,由是以烈气闻。)
军谋 C-
(夏侯惇用兵,有鬼神莫测之运。时操征汉中,意沮,便欲拔军截山而还,遣夏侯惇、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未还,夜迷惑,误入贼营,贼便退散。侍中辛毗、刘晔等在兵后,语敦、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之。敦前自见,乃还白操,进兵定之,幸而克获。)
智略 C-
(夏侯惇为吕布将所欺,执持为质。)
内政 C+
(夏侯惇足为方面之任。时大旱,蝗虫起,敦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
魅力 B-
(夏侯惇以魏之元勋,特见亲重,诸将莫得比也。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


全史人物评鉴-夏侯惇 字元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