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来了!要想秋冬健康少生病,牢记“三饭不吃、三事不做”!

大家好,我是董医生,三伏天是一年中温度最高、既潮湿又闷热的时间段,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三伏天了,那么大家要知道,三伏天养生“三物不吃,三事不做”,秋冬才能少生病。
首先我们来看是不吃哪三物呢?
第一、不要多吃油腻的食物,到夏天很多朋友喜欢吃聚堆吃烧烤,油炸的食物等。在中医看来三伏天这个时间段除了阳气盛,湿气也盛,前面文章我们也讲到过,油腻的食物本身就容易使体内产生湿气,再加上三伏天湿气盛,就会导致内外相引,湿气更重,从而导致身体中的寒湿之邪也越来越重,损伤到脾胃。所以说大家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尽量清淡饮食,能够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第二、不要多吃甜的食物,很多朋友,尤其是女孩子喜欢吃各种各样的小蛋糕,小点心之类的。在中医看来,甜食在消化时会转化为酸性物质,不仅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同时还会对胃腺造成刺激,所以说过多的摄入甜食也容易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脾胃不能运化痰湿,也就会导致体湿气加重。
第三、不要多吃寒凉的食物,这点是最重要的也是大家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到了天气炎热的时间段,很多朋友每天都离不开凉的食物,每天都要吃雪糕,喝冰饮料,甚至连饭都要吃凉的。但是在中医上看来,这个时间段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如果这时候你过度的去吃寒凉的食物,就会对脾肾的运化能力造成影响,导致脾肾阳气虚衰,寒邪入侵,一到秋冬季节就容易出现手脚冰凉、怕冷、拉肚子等肾阳虚的问题。所以说大家再热也要控制一下寒凉食物的摄入,切不可过多的去吃,以免对脾胃造成损伤。
那么又是不做哪三事呢?
第一、不要焦虑。三伏天处于高温季节,通常都会使人容易燥热烦闷。在中医看来,人体五脏,心与夏季相应,心脏主血脉、主神,与血液运行和血管以及情志密切联系,如果你总是烦闷暴躁,容易生气,就会导致人体气机不通畅,阳气不能充分的升腾和生发,等一到了秋冬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手脚冰凉、怕冷、肝气郁结的情况。所以说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神,大家平时一定要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良好的心态。
第二、不要贪凉。很多朋友到夏天就离不开空调了,把空调温度调得特别低,甚至没日没夜的吹空调。但是室内外巨大的温差,忽冷忽热容易导致寒湿入体,引起感冒、头痛、关节痛等。并且还有的人喜欢冲凉水澡,人体在大量出汗时,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的状态,如果冲冷水澡,血管急剧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体内热量遭到外力的抑制就散发不出来。这样一受凉,一受寒就容易导致寒邪入体,一到秋冬季节就容易出现关节疼痛等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说大家不管吹电风扇还是吹空调都别直吹,也不要一直呆在空调室内,多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否则会导致体内的的寒邪越积越重。
第三、忌热忌暑,很多朋友夏季出门工作或者是出门游玩,长时间呆在高温的室外,也容易出现中暑的问题,甚至出现热射病,而热射病的死亡率也是比较高的。所以说大家夏季不管是否出门,都要注意预防,要多喝水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想起来喝水,当你感觉口渴的时候,其实是你的身体已经缺水了。如果要出门的朋友可以备好小风扇、降温贴等降温用品以及防中暑药物。并且爱运动的朋友还要注意控制好强度,适度的锻炼,不宜大汗淋漓,精疲力尽。
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董荣芬,如果您也有相关脾胃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抽空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