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洗净红尘——王慧斌当代艺术之《涅槃》

2022-03-26 23:05 作者:意趣阁艺术沙龙  | 我要投稿


涅槃

——题王慧斌艺术作品笼鸟系列之涅槃

文|李红梅

往事的重量

一两,或千斤

都是心头那杆秤的事

即便压弯了腰

只要抬头

眼睛也比肩膀高

莲花所能托起的

不止昨日,不止明天

还有此刻的信念

忧伤滴落时

总有一只手,接住灵魂

生与死

有时被枝干划清界限

当绿色褪去

花瓣鲜艳如初

才知道,花开一念

阳光与芳香只顾在风中自在

忘记了自己

却抚平了岁月的皱纹

洗净了红尘

诗人 李红梅


画家自述(王慧斌):

笼鸟系列之涅槃(向八大山人致敬)

155cmx155cm

布面油画2016

有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八大山人朱耷原皇族后裔,清统治者对前明遗孤必斩草除根,朱耷故隐姓埋名遁入空门避祸,潜心作画。

他将自己凄惨的人生和对清统治者的愤懑藏在画中,其风格在魏晋风度的基础上融入禅意,开一代艺术之先河!

沈敬东和王慧斌


诗评(北京意趣阁):

每创作完一首新诗后,诗人李红梅总急着问我,这首写得怎么样?有进步吗?

我答: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作品,古今第一名著《红楼梦》也还缺了后40回。

好不好不重要,一个诗人在一个时间段不太可能产生突变。所处的平台决定了她的上限,努力拉高了下限。

关键是写了新诗,参与了这个艺术融合、媒体融合的大时代。

无论诗人自身如何唱和,诗歌在今天终究是个孤独而小众的艺术门类。它没有书画拍场举牌数亿的喧嚣热烈,也没有头部电影数十亿的票房狂欢,更没有小视频亿万粉丝的粘连流量。也恰因为如此,能坚持创作十年以上的诗人都比较纯粹,多年下来,会有一些精品遗世。

我很看好李红梅的诗歌创作,她从一开始坚持跨界融合之路,从为张晓莲颐和园摄影作品配诗的高起点开始起步,以为王慧斌当代艺术系列题诗为代表作,始终与摄影、油画、电影的头部资源合作,在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她的每一首诗,既丰富了视觉艺术的多个门类,也为自己获得了千万起的流量,获得了与多类艺术家灵感碰撞的机会,是纯粹诗歌创作不可比拟的。

回到诗歌创作本身,我劝她把多余的精力写下一首,而不用纠结这一首好不好。

岁月沉淀,风水流转,回头再看时,又有新的感悟。

把诗抛到大众眼中,任人评说,旁观远视时体会又不一样。

总之,保持旺盛的艺术创作是关键,大平台、成系列更好。

收藏手记(梅明):

八大山人是我最喜欢的古代画家,没有之一。

倒不是因为他画得有多好,单以画技论,米芾、倪瓒皆在他之上,他的优点,在于他与同时代的画家完全不同,你可以从看他画作的第一眼就明白。

说句笑话,中国书画史可以分作两部分:八大山人史和非八大山人史。

也就是说,中国画的传承固然重要,但创新更重要。

慧斌兄用当代艺术油画的形式致敬八大山人,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仔细一看,却也天衣无缝,上了七星级酒店,还是老北京炸酱面的味道。

我赶紧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趁慧斌兄名气还没有大过梵高,以38万的裸价收藏,悬挂在北京意趣阁的二楼,每日观赏。

北京有一类爷们特别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就是侃爷,国货当自强,国货更要宣传嘛!等侃爷们的腰包也像国外收藏家一样鼓时,这幅画就该1.38亿了。

艺术嘛,既需要真材实料,也需要泡沫横流!泡沫也是经济规律的一部分,关键是风从哪边来?谁是最终的受益者?



洗净红尘——王慧斌当代艺术之《涅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