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并进!中铁十七局太原地铁1号线施工再提速
近日
中铁十七局“汾晋三号”盾构机
在太原地铁1号线8标段
中心街东站至龙城大街东站区间右线始发
该标段至此实现3台盾构机同时掘进施工
为1号线早日通车运营增添动能
图|盾构始发现场
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全长28.7公里,共设24座车站,线路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城市地铁与火车站、公路客运及航空枢纽的无缝连接,推进太原都市区建设和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图|太原地铁1号线平面图
中铁十七局承建太原地铁1号线8标段,北起中心街东站,南至武宿机场站,全长5.03公里,包含两站三区间,下穿11股既有铁路线和上世纪修建的砖混建构筑物等,且为小半径施工,对设备结构设计、转弯调整机制及掘进沉降量要求极高,是全线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之一。
科学组织 破解困局
图|三台盾构同步掘进
项目以“三新”管理理念为指引,根据施工特点制定了“三台盾构机同步掘进”的方案,以自主工期创造客户价值。本次始发的“汾晋三号”,是继2021年11月30日“汾晋一号”、2022年2月28日“汾晋二号”后投入掘进的第三台盾构机,该标段也由此成为全线首个3台盾构机同时掘进的标段。
针对施工技术难题,建设团队设置涉铁路段盾构机掘进试验段,根据地表沉降情况,确定设备掘进最佳参数。同时,在连续小半径掘进过程中,通过加密短距离测量、加强管片拼装质量、严控千斤顶行程差等手段,确保盾构机安全平稳下穿既有铁路线及地上老旧建构筑物。
创新工法 铸就品质
图|“克泥效”注浆设备及注入点位示意图
施工中,建设团队采用国内先进的“克泥效”工法,利用克泥效浆液凝固速度快、抗压强度高的优点,分级、分阶段通过进口壁后注入,填充盾构机本体与土体间的空隙,确保盾构机掘进沉降量控制在2mm误差内。
智慧管理 护航安全
图|智慧工地管理中心
项目大量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采用自动化全站仪,对下穿铁路范围内的路基、轨道、桥梁、墩台等进行实时监测及信息化处理。同时,项目配备了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安全管理VR系统等,超前模拟盾构机掘进动态,对潜在风险源进行预判和处置,综合判定和设计最优参数,确保盾构施工对地面建构筑物零扰动。
(中铁十七局集团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