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便写写】当我们在另一个城市里写东西

2021-02-07 22:17 作者:有大米的说  | 我要投稿

本文为《阿来和他的嘉绒藏区》人物专访中,人日祭灶一节的所读所想,仅代表个人观点感悟,若有错误,还望海涵,也希望能与大家交流。

 


上了初中之后,我对杜甫的印象渐渐就只剩下了——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这些关键词。尽管偶有《登高》这种年少意气风发的作品,但大多数时候的杜甫,总给人一种一脸严肃忧郁的表情。

 

最后这张忧郁的脸变得忙碌起来


这当然令人感慨。明明在小学的时候,也曾经读过杜甫的《绝句》两首。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有节奏、有韵律、有画面、有轻松和悠闲;一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很好地体现出杜甫这个人悠闲可爱的一面。毕竟愁眉苦脸的杜甫是没有心思去闻花草的香气的。

 

但当“沉郁顿挫”的杜甫成为了标准答案,“闲适自在”的杜甫只能在一些课本外的世界中找到的时候,我们认识杜甫的方式,会不会被书本上限制住,最后只能遗憾地认识到杜甫严肃的一面?

 

当然,今天要谈论的问题不会这么严肃。在读阿来的这篇人物专访的时候,阿来提到的杜甫,与学生时代接触的大多数杜甫都不一样。文中,阿来提到这个时期的杜甫因躲避战乱来到成都,建草堂。虽然他会忧心战乱,但此刻,他也是避过了战乱,所以心情也会放松才是。

 

阿来就此还提出了一个补充,他认为:换了一种生活环境,一种新的体验、生活感受,一定会激发出一种新的语言状态。关于这句的补充,不难想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文字是人们依据自身经历,结合周围大大小小的环境,共同凝结成的产物,那么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其语言风格多少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

 

之前朗月哥哥在评价《太阳之城》这篇的时候,有提到文中主角的精神状态比较孤僻,因此借助“泛灵论”,在自己的脑海中构造了一个绚丽城堡一般的故事。而这篇文章的暗线其实也在暗示当前居住的日照市的一个城市发展状况。儿童时期的孩子,眼中的世界多少会带点滤镜(《天使爱美丽》的另一个译名《爱美丽的异想世界》,其实也在传达这是一部带有纯真滤镜的浪漫爱情电影)。而这个滤镜被洗去之后,现实世界的真实模样带给幻想世界的冲击,其实才更凸显出现实环境的一地鸡毛。

 

相对地,去年在深圳工作期间的文字风格,其实就更有那种都市中青年的好奇与冲动。那会儿开始写的《好好吃饭》系列,最开始的写作目的只是告诉自己:独自在外要照顾好自己。使用的语言风格大多也是轻快的,风格多变的,一如去年生活过的快节奏都市。

 

所以,环境对人的影响,会从人的表达身上传达出来。作为普普通通的写手,“行万里路”也是去扩充自己文字边界的一个重要方式。出门游玩,我自己一直在告诉自己:“旅行就是去另一座城市生活”,因为这是一种重要的观察方式,也是能让环境来影响自己的一个方法。借助这种方法,自己写出来的文字,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扩充出新的风格与质感。


——完

【随便写写】当我们在另一个城市里写东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