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蓝皮书来了!
7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医改蓝皮书: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0)》。
来源:中国新闻网、新浪网、新京报

7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医改蓝皮书: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0)》。报告指出,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从试点改革到综合推动,再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历程,可以看出,公立医院改革实现了阶段性发展目标,今后要在一些痛点和难点上持续推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自2009年3月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医改的进展和成效始终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据悉,为跟踪医改进展,客观、科学评价医改成效,中国医学科学院在连续5年编写《中国医改发展报告》年度报告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地方卫健委在医改十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以2019年医改主要进展和现阶段医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编写本报告。
这部报告包括总报告、专题报告和地方经验与案例三部分。总报告在简要回顾医改十年进展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2019年医改进展,并面向2020年和“十四五”规划提出改革推进策略。专题报告围绕现阶段医改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从专家视角进行系统分析,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地方经验与案例部分选取部分改革进度推进较快且改革成效有所显现的典型地区,对其医改经验进行总结,为推动全国医改向纵深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报告指出,公立医院治理中出资人制度不健全是一个突出问题,很多治理职能分散在其他政府部门,很难协调。因此,如何归并、调整、协调政府多个部门的责权和利益关系,使公立医院的举办主体进一步明晰,是公立医院治理实现良性运转的关键所在。
此外,报告还指出,公立医院自身运营和发展的新问题。在这样的外部制度环境下,公立医院内部运行管理也面临诸多新挑战。公立医院需要在战略规划、运营模式、利益相关者互动上做出系统改变。虽然短期内我国以三级医院为主体、专科导向的健康服务提供模式惯性很强,但随着健康中国建设步伐加快,公立医院目前承担的部分门诊服务终将转移到基层,很多二、三级公立医院目前的运营模式将会受到冲击。此外,我国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内部管理亟待全面升级和改善。((参见《医改蓝皮书: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0)》p88-9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6月))
蓝皮书指出,建立并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目标初步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健全。截至2018年底,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62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41人,提前完成2020年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