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提点!


GOOD LUCK

考前押题是靠不住的,稳扎稳打才是王道。即便如此,泉心泉意学生物团队火力全开,为大家总结出最易出错的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 人体内的信号分子主要有神经递质、淋巴因子、激素,它们都能起到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2. 突触结构的类型:除了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的突触外,还有轴突末梢与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形成的突触结构(效应器)。
3. 体内神经纤维上的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体外实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为体内反射弧中有突触结构,突触间信号的传递是单向的。
4. 好氧型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光合细菌和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也在细胞质基质。
5. 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是后天形成;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是先天形成。
6. 人体的低级神经中枢是脊髓,低级神经中枢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这体现了分级调节。
7. 血糖调节中,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受到神经递质(体现神经调节,传出神经末梢与胰岛B细胞形成突触结构)、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8. 胰岛素既能促进血糖去路,又能抑制血糖来源。胰高血糖素只能促进血糖来源。
9. 下丘脑是血糖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下丘脑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也是渗透压感受器,并充当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作为效应器分泌抗利尿激素。下丘脑也可以作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参与体液调节。
10. 负反馈调节可以维持稳态,正反馈调节会远离稳态。稳态不止存在于个体内环境中,也存在于生态系统中。
11. 无论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只要体温恒定,产热与散热就平衡。
12. 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实例:
①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调节靶细胞和靶器官的生命活动;
②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③精子与卵细胞密切接触,相互识别并融合成为受精卵;
④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⑤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⑥高等植物细胞间形成的胞间连丝。
13. 分泌蛋白包括:消化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抗体、蛋白质类的激素。
14.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在内质网合成,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15. 激素只起调节作用,不能构成细胞内的结构物质,不能催化,不能参与代谢。
16. 体液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体液免疫的对象包括:未入侵宿主细胞的病原体、细胞免疫后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的病原体、疫苗、过敏原。
17. 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针对的靶细胞包括:被病原体侵染的宿主细胞,人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癌变的细胞,移植的器官,自身免疫病人体内被攻击的正常器官或组织。
18. 吞噬细胞参与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病原体的最终清除,需要靠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溶酶体。
19. 脱落酸除了可以促进器官脱落,也可以促进种子休眠、诱导气孔关闭。
20. 逆转录型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用到的逆转录酶是在宿主细胞内合成,模板由病毒提供,场所、能量、原料、tRNA等由宿主细胞提供。
21. 回答实验目的题的一般写法:探究或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影响。
22. 回答实验思路题:写清如何分组,每组的自变量如何处理,注意无关变量的一致(相同且适宜),体现平行重复原则(每组至少3个实验对象),因变量如何测定即可。
23. 回答预期结果题:若是探究实验,可能出现多种结果,需要分类讨论;若是验证实验,则只有一种结果,实验目的即实验结论。
24. 区分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实验结果即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是根据现象得出的总结性判断。
25. 回答实验结论题:根据实验目的改编,一般写法是: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影响。
26.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大。
27. 生长素在非成熟组织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还有非极性运输、横向运输。
28.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化而来。
29. 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顶端优势现象和根的向地性。
30. 除去单子叶庄稼地里的双子叶杂草利用了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度不同和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原理。
31. 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标志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演替的标志是物种组成的改变,群落演替过程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
32. 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总光合速率一般是计算而来。
33. 净光合速率通常用有机物的积累速率、氧气的释放速率、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来表示。总光合速率通常用有机物的制造速率、氧气的产生速率、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来表示。
34. 考题中遇到净光合作用时,需要区分:叶肉细胞的净光合作用,还是整个植株的净光合作用。当叶肉细胞的净光合作用为0时,整个植株的净光合作用为负值。
35. 只要是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只有绿色植物的绿色部分、蓝藻和某些光合细菌可以在有光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
36. 某区域的所有蓝藻不是一个种群,蓝藻包括很多种生物,如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
37. 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一部分,没有光照时,暗反应会随光反应的停止而停止。
38.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NADP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和NADP+。
39. 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病毒也是生物。
40.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原因是:对于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和DNA病毒,DNA是遗传物质;对于RNA病毒,RNA是遗传物质。
41.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DNA、RNA和核糖体,可以在细胞核的调控下半自主地复制、转录、翻译。
42.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含rRNA)。
43.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可以流动),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取决于膜上蛋白质)。
44. 被动运输的结果是缩小浓度差,主动运输的结果是维持浓度差。
45. 协助扩散的例子: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神经纤维上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和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以上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
46. 葡萄糖进入其他组织细胞是主动运输。神经细胞上存在钠钾泵,即Na+出细胞、K+进细胞是主动运输,需消耗ATP。
47. 呼吸作用的底物不仅有葡萄糖,还有脂肪等其他有机物。
48. 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49. 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50. 绿色植物总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51. 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和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暗反应)。
52. 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酶活性。
53. 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各种需能的生命活动。
54. 不同个体细胞的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直接原因是蛋白质或酶不同。
55. 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直接原因是合成的蛋白质或酶不同。
56. 细胞凋亡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抵御病原体(效应T细胞裂解宿主细胞)、体内细胞的自我更新(免疫系统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有重要意义。
57. 细胞的衰老、分化、癌变过程中都有细胞的结构、功能的改变。
58.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假说。
59. 核DNA的复制只发生在细胞分裂之前,此时由于DNA发生解旋后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转录和翻译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
60.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上都发生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具体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61. 性状不止取决于基因型,也受环境因素影响。
62. 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63. 基因突变则基因结构一定改变,该基因转录出的mRNA一定改变,翻译出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性状不一定改变。(体现了密码子的简并性)
64.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65. 共同进化可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66. 进化的原材料是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它们都是不定向的。能决定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情况下,种群随时在发生进化。
67.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备条件,地理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备条件。
68.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指捕食者通常不会把被捕食者都捕食完,往往捕食种群中衰老、体弱的个体,客观上能够促进种群的发展。
69. “收割理论”指捕食者通常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种群,而使个体数量较少的种群得到发展空间,客观上促进了物种多样性。
70. 能量传递效率是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的比值。不是某一种捕食者与某一种被捕食者的同化量的比值。
7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范围是全球,而非某个区域;是元素的循环,而非某种特定物质的循环。
72. 生物防治的实例:利用特定的声音(物理信息)吸引害虫的天敌来捕捉害虫,利用昆虫信息素(化学信息)警示或诱捕害虫。
73. 食物链和食物网不包括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只体现捕食、竞争关系,不体现寄生、腐生、共生关系。
74. 细菌同时占了生态系统当中的生产者(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消费者(寄生型细菌如麻风杆菌,共生型细菌如根瘤菌),分解者(腐生型细菌如醋酸杆菌)。
75. 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仅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没有染色体。
76.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蛙的红细胞可进行无丝分裂,细菌是二分裂。
77. 细菌的转化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78. 真核细胞若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蛔虫体细胞等。
79. 真核细胞若没有叶绿体,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叶表皮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等。
80. 有的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好氧型细菌、蓝藻等;有的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光合细菌等。
81.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82. 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 ,称为端粒。
83. 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为肽聚糖,可被溶菌酶水解。
84. 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引起硅肺。
85.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用层析液。
86.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87.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88.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89. 遗传病不一定由致病基因引起,比如猫叫综合征是因为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21三体综合征是因为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
90.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即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看到这里,这次高考生物90分就有了哦~
公众号后台回复“高考必胜”即可获得本文电子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