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炸山所谓“公交电车改道准则”和“三口一道”的吐槽
声明:近期因炸山魔改线路过于频繁,(平均每天改、撤、缩市区线5、6条以上)我将暂时不会统计线路概况。
或许许多市民对于炸山在3月份短短大半个月就撤、改、并了近百条线路(可能比许多小城市总的公交线路还多)感到不解与愤怒,像193的没落我们还能勉强理解,但撤销29路、魔改32路、84路,疯狂缩22路,魔改316路,拼命缩36路、503路以及最近合并临平唯二进主城的两条客流常规大线-321路和338路(本来就是唯一的普线+快线,现在普线没有了,崇贤104国道沿线居民无法进城,临平居民去武林广场非得挤地铁,如果不是“三口一道”的奇葩规定,按原338路的线路,比地铁那快的不是一点点)就典型是炸山在将线路搞残的若干事实。
后来,我上了炸山官网总经理信箱,才知道有一个所谓的“公交电车改道准则”,这个神奇的规定一没有公示过,在线路魔改的“公示”(也就走个流程而已)也从没出现过,是市政府和炸山一些领导拍脑袋想出的东西。大意是说只要公交线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有70%的重复,即可撤销。
不愧是炸山,这种规定能被堂而皇之地实行也是一个奇葩。按炸山的理论,深圳市区就不应该有公交车(深圳市区地铁密度线网比炸山某些区域的公交线网还密集),但事实上呢,人家仍有长达5、60公里的公交线路,坐的人仍不少,而且深圳地铁客流比杭州大多了,如11号线8A的车2分钟一班在起点站岗厦北都要等5、6班车才能挤上,你看被给予厚望的3号线客流也不过如此,(有时比只有300万人口的河南小城洛阳的1号线6B客流还小);此外,苏北小城-徐州公交1路与徐州地铁1号线有98%的重线(唯一多跑的2%还是在徐州东站的上下客场站里绕),徐州批地铁的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但人家还坚持开行公交车!
此外,就算有70%的重线又怎么样?一条5公里的短线有70%的重线就有1.5公里自己的线路,对老人来说走1.5公里来说谈何容易!更别提常规公交往往都有10公里以上的线路长度,30%的独自线路都够地铁设好几站了。而且,鸽铁的站点设置往往又极不合理,一站可能就有2、3公里路,那对于这些5公里级重复的70%的线路来说,正好可以填补两站之间居民的出行。同时,鸽铁规定早晚高峰时段地铁老年人不免费,那老年人在这段时间就非得花钱或走路啦?!
并且,按常理来说,炸山的线路惨遭魔改鸽铁也有一份“功劳”,炸山在改线前,为什么不先找找鸽铁的原因呢?线路歪七扭八、(有哪个城市城市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地铁要绕将近30站的(星桥-临平)!运行速度又慢,车厢体积与预估客流成反比,1号线用6B,8号线用6A,四期规划8号线二期又不在列,呵呵。这本身就是市政府与你们缺乏远见搞出的事情,为什么要老百姓来承担!
再说了,就算客流强度不够,但地铁也不是24小时运营啊,难道过了11点所有人就非得甭出行了,为什么不能开行夜间线呢?况且用平均客流来计算本就是一件不合理的事,你说我在上学,一分钱没有,假定马云一个月能赚一个亿,那我们平均月薪有5千万呢,我父母工作30年连500万都没有,哪有这样的。你客流强度上不去,那就减少班次呗,提高平均客流;实在不行,改高峰线也总可以吧。有些所谓的快线不停靠居民区,停靠无人地带,你们为什么不咨询一下沿线居民的意见,让设站更合理啊。
炸山一有客流下降,想到的只有3条:撤线、缩线、合并。把富余的运力全调到景区,开5块钱的昂贵专线,为景区的狭窄道路增添拥堵,景区沿线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又屈指可数,本来正确的做法应是大力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既能健身又能减少拥堵,何乐而不为?你们干脆改名叫杭州西湖名胜风景区公交集团算了。
我希望改线前需要听取受影响路线演线居民代表的意见,请他们与炸山调度公开进行讨论、表决,至少实现部分的民主,就算是真正的客流太低,也要对大家用数据进行解释,说明这样做的合理性。
我也强烈建议炸山的领导学学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的概念,让他们知道魔改线路的机会成本有多大!同时,我强烈希望炸山在面对市民的意见时,不粘贴复制套话进行搪塞,让每个建议都能得到人工的个人答复!!!
另外关于“三口一道”,无需我多做赘述,炸山官网总经理信箱上投诉的信都多成山了,既降低通行效率又增加安全隐患,同时成为压榨司机的一个极好街口。当时南京有段时间规定公交限速30码(杭州25),有人投诉后南京公交集团领导立刻出面道歉。而杭州嘛,呵呵。
我这篇文章不求一键三连,只是呼吁真正热爱杭州公交的人行动起来,为建设更加友善、人性化的公共交通网络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