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频《面对内需不足……》的补充信息
看到有观众留言说没有看懂最新一集视频,存在一些疑问。比如1、补贴的钱哪里来?2、直接发钱提高收入不行吗?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我在这里补充一些信息:
1、在说钱哪里来之前,先解释一下商品价格最基础的构成:商品价格=本体售价+税,参考下图。

如果你购买的商品上没有显示具体缴了多少税,不要误以为你不需要缴税,实际上税已经包含在商品价格中,只是没有单独列出来。
2、狸克岛是如何让出口的商品处于一个“合理”的价格的?狸克岛通过实行“出口退税”来让出口商品处于一个更为合理的价格。这意味着将商品价格从“本体售价+税”减少到只有“本体售价”。举个例子,原本商品售价为100元,经过出口退税后,价格降至87元。这样的话,海外消费者愿意购买该商品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这里可能有小伙伴问,那狸克叔叔没收到税不是亏大了吗?我们要注意,狸克叔叔只有在商品被购买后才能收到这13%的税款。如果商品没人买,他将无法收到税款。这样是不是就存在这种可能:即使狸克叔叔不愿意全额退税,他也可以选择退一部分,比如退7.5%,以降低商品价格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关于出口退税在“小岛经济学中P11和P12”中已经解释过了,没看过的新观众也可以看看哦。)
如果非要全拿,觉得是岛民有钱但是不愿意消费,可能是误会了一些什么。因为“需求”分为“生活需求”和“市场需求”,生活需求岛民们没办法。但市场需求,价格不合理的话岛民们是可以选择不买的。这样就会出现一个死循环:岛民们不想陷入 债务危机,所以不买超出收入水平的东西。→ 商家卖不出货,经营困难,减薪裁员。→ 狸克叔叔也没收到这部分税。
所以对于一些“市场需求”的商品,如果想盘活经济,要么有第三方出来补贴,要么狸克叔叔把这部分税拿出来补贴消费者,把价格降低到岛民们能接受的价格。
3、如果觉得商品没人买就是商品造多了,产能过剩了,然后去产能,减少产能必然减少岗位,那么社会的购买力又下降了。因此我们要区分清楚“供大于求”中的需求是属于“生活需求”还是“市场需求”。如果是“生活需求”的商品供大于求了,那确实可能是“产能过剩”。但如果是“市场需求”的商品供大于求了,可能只是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的,这时候应该提高消费水平。
解释一些名词:
产能过剩:通常被理解成“供给大于需求”。
生活需求:对于“保障生存最基础的商品(比如米饭)”的需求
不会因为我特别有钱就吃十碗饭。作为“生活需求”存在的商品生产的多了,是可能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
市场需求: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商品”的需求。(通常是提高“商品的质量和数量”)
这个和消费能力有关,比如要不要给晚饭加个鸡腿,或者把鸡腿变成牛肉,从一斤牛肉变成两斤牛肉。
这里的例子就是牛肉会不会过剩取决于消费能力,它和米饭不一样。
4、有些观众说,直接发钱能不能解决问题。我认为大概率不行,因为无法保证资金的去处定向可控。这笔钱会流到谁手里?能不能真的进入消费市场而不是房地产市场?这些都要打个问号。(这里的不能解决问题指的是不能解决小岛的问题,岛民的问题发钱当然能解决)
最后,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陪伴,第一阶段的梦想(10万关注)已经实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