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水母之湖——六腕羽鳃花石

2023-08-08 01:45 作者:梦轩散客  | 我要投稿

参考原型:直笔石,狮鬃水母

六腕羽鳃花石
平均成体冠直径0.7-1米,极限1.3米
平均成体高度1.2米
平均成体重量13公斤
繁殖体直径10-20厘米
分类: 泛动物界,古垫动物类,原胚动物门,原胚动物纲,微构细胞目,全构细胞亚目,外杯虫次亚目,球石形态类,副球石超科,冠球水母科,羽鳃花石属,六腕羽鳃花石
同属近亲:73种

绝美的狮鬃水母非常巨大,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象过让它们在淡水中起到浮萍的效果(图片来自网络)

羽鳃花石是一类非常独特的生物,它们成片漂浮在水面上,赤红的一片圆伞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样壮丽的风景的产生自然离不开它们的生活史。羽鳃花石的生命周期开始于其退化成肉团的内触腕尖端,一个繁殖体从上面脱离并开始游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繁殖体保留了羽鳃花石的祖征,这个属内无论四腕六腕还是八腕的成员,其繁殖体都只有四腕。这个四腕的繁殖体将会在之后的时间内快速游动寻找配对,途中将不会想方设法进食来补充能量。因此,它们的运动距离并不算长,一般只有四五个星期的时间来赶快寻找同伴进行结合,在此之后,它们将形成透明凝胶泡,随着凝胶泡的破裂,会诞生出很多幼小的和成体外形一致但无色透明的羽鳃花石。

羽鳃花石有着复杂且分化明显的触腕体系,可以看出其中已经变成透明肉柱的繁殖体
这些小羽鳃花石将以游动滤食为生,靠触腕富集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碎屑。在此过程中,它们会把植物细胞中的光合机制占为己有,因此逐渐变红。与此同时,在快速长大的过程中,它们会把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储存在自己的伞盖中,以此提高浮力并且提供光合所需。

六腕羽鳃花石的繁殖体,注意其只有四腕

随着过程的进展,其伞盖的活动效率逐渐下降时,其已经能够完全依靠浮在水面上光合为生,其触腕成为了帮助其进行化学交流的辅助器官。同时,其内触手也发育出芽,准备开始新的循环。这个生长过程较为缓慢,往往需要多年时间。不过这是值得的,水面更方便的气体交换和更充足的光源值得这样的努力。也是这样的基础带来了它们巨大的体型和非凡的数量。

六腕羽鳃花石的体型相当巨大

它们在黑暗森林沃鲁目中广泛分布在流速较慢的各大水域,以成片的巨大成体代表了其存在,有不少动物也会特意在其触手区域内躲避危险。不过,即使是直径破米的六腕羽鳃花石也没有什么自保的手段,在遇到成心想吃这个除了水就是气的动物时,基本没有反制手段,只能任人宰割。当然,这样的状态并不妨碍它们的成功,非凡的数量和密集的分布让有的时候少那么几个问题不大。它们的大批量繁殖让它们种群补充速度非常快,并且有充足的容错率。不过,这样疯狂堆量的手段,也让各大水系内各路食客获得了更丰富的食物来源,虽然大家都明白这种全身是水的东东没有充足的能量,不过这种自助餐大家也不会放过。


[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水母之湖——六腕羽鳃花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