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男子办酒席,竟无一人到场?村民:给小猪过满月,半年办7场

2023-08-10 08:21 作者:高音镜面  | 我要投稿

谨由我同大家一起来深度剖析一下这篇与农村宴席文化以及乡俗民风有所相关联的通例并看看其中所藏有着的知识点以及亮点在哪里,接下来的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如下:

办酒席是为了分享给别人自己的喜悦,为了把幸运和幸福传递下去,但很多人扭曲了办酒席的定义。


×

通常情况下,办酒席的东家需要给客人准备酒水吃食。

而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就是礼尚往来,所以来到酒席前的客人就需要随礼以示感谢。

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办酒席随礼的金额变得越来越大,这也让不少人把办酒席当成一种敛财的工具。

不论是大事小事都要去办酒席。


×


甘肃省某个村庄里就有这样一位奇葩的村民,他办酒席的理由竟然是给小猪过满月。

这样的理由已经十分荒唐,更荒唐的是他在半年内办了七场酒席。

以至于他在后来的酒席中已经请不到任何客人和来宾,大家都不愿意再捧场,导致酒席空无一人。

这个人为什么要办这么多酒席?


×

酒席文化

要说我国的酒席文化,实际上已经是源远流长。

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酒席文化,当时被称为筵席、酒席、宴饮等名字。

当时的酒席文化主要是用于祭祀,礼俗等活动。

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对于周围的事物不够了解,所以对祭祀活动都比较重视。

因为更相信鬼神之论,所有在他们眼中不合理的存在就是有鬼神在操纵,比如雷电等等。


×


当时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会举办祭祀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酒席文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和传承。

最奢侈的筵席是在明末清初,当时我国筵席以规模庞大、价格昂贵出名,这个筵席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那就是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非常讲究,整个餐桌上必须展示包括炒、熘等多种多样的烹饪风格。


×

整桌餐食包含的种类最少要达到108种,产品的选择必须做到均匀分配,包括咸甜,荤素各式搭配。

用料的选择也都是各种山珍海味。

为了能够制作成满汉全席,清政府需要搜寻山珍异兽,并用华丽的餐具做搭配,酒席下还要有奏乐伴宴等等。

因为耗费的人力物力都非常巨大,这种满汉全席如今已经并不常见。

如今我国传承最多的是便宴,这是筵席中的一项。

筵席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是国宴,这是封建统治者时期的产物,如今百姓很少能接触到。

二是便宴,就是指婚丧嫁娶的酒席。

三是公宴,主要用作酬谢、庆贺等等。

最后一种家宴就是指家庭成员间的聚餐,这在生活里非常普遍,所以当代也不会把它作为宴席,而是普通的家庭聚餐。


×

当代除了传承了酒席文化之外,还传承了吃席随礼的作风。

吃席随礼最早出现在明代。

当时因为苛捐杂税,人们生活条件很差,但办席又是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大家没有办法舍弃,于是只能硬着头皮上。

明代皇帝朱元璋就是出生在民间的穷苦家庭。

他知道办酒席需要花费一个家庭几个月的口粮,有的甚至还需要借钱缓解家里的窘迫。

他登基之后,就要求各地吃席必须随礼。这样一来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甚至还能让百姓家中有些盈余。

这个习俗也在一直传承,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非常重视传统文化。

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去办酒席,也会邀请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前来参加。

大家重视礼尚往来,也会携带自己的贺礼表达自己的心意。


×

随着经济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收入也开始有了变化,礼尚往来的方式也有了变化,礼变为了金钱实物。

因为人们生活和生存的基础就是金钱,每个人对于钱都非常的爱惜。送钱更容易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就更容易“礼尚往来”。

然而现在吃席随礼开始变了味道,大家有了攀比之风,不管是在酒水餐食还是在礼金问题上都非常明显。

更有人靠着办酒席来赚钱,这种情况在农村更加明显。

因为农村办酒席讲究热闹,周围街坊邻居都是比较熟的人,而城市人表达情感会比较寡淡,所以不熟的人也不会去邀请。

再者农村生活的人比城市的要悠闲一些,所以他们举办酒席也会隆重重视一些。

而城市人大多都是忙于自己的工作,对酒席并不在意。所以农村酒席文化变味的情况更加严重。

原本办酒席是主人叫正常交往的人吃饭,而这些客人就需要拿钱送给主人表达心意。

如今社会基本上没有白吃白喝的,因为彼此交往,赠送的是情谊。


×

等一场酒席过后,主人可能收到几万甚至是数十万的礼金。

这比普通人辛苦一年的工资还要多的多,所以农村开始找各种理由大操大办酒席。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一般情况下,农村人会请当地掌勺来做酒席的餐食,一条龙服务的餐饮企业收费都在500~600元左右一桌。

桌上还少不了酒水,酒水的成本也在100元左右,一桌基本上可以做十个客人。

如果每个客人送的礼钱在200~300元,一桌可以收到的就能达到3000元,也就是每桌可以获得1000元以上的纯利润。

一般宴请20桌,一次酒席就可以赚到2万元以上。

所以农村操办酒席开始逐渐走上不可控制,不少人借着各种理由去操办,为了赚钱更是不择手段。

除了正常白喜事的酒席,农村还有人办升学宴,买车宴,下猪仔宴,生日宴等等。

为了矫正酒席文化,我国对于农村的夸张酒席宴请也进行了一些禁止措施,但并没有多大作用。

甘肃某地的李某能给自己的猪仔半年内办了七场满月礼,这就不难理解了。


×

猪仔满月宴

一般情况下,只要告诉大家的酒宴,基本都会去参加,因为这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表示一种尊重。

而且我国酒席文化主张热闹,为了让主家开心,邻里街坊都会提前去祝贺,宴席当天更是高朋满座。

但甘肃的李某在办酒席的当天竟然没有一人到场。

要知道他在前一天挨家挨户的上门通知邀请朋友,路上也热情邀请了很多人参加他举办的宴会。

当时大家都答应的很痛快,并且表示一定会参加。

为此他的父亲还花了1000多元办了十几桌酒席,但到了饭点却没有人来,这些钱都打了水漂。

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损失巨大的,一直等到菜品都凉了,都没人来参加。

原来大家已经受够小李贪得无厌的做法,因为他养了一只母猪,母猪生出小猪后,小李就开始给自己家的小猪过满月。

村里有给小孩儿过满月的习俗,但从来没有给小猪过满月的案例。


×

但是当村民们听说这件事后,还是带着礼金去捧场。毕竟大家住在一起,小李要办,就没有不去的道理。

整个村子人随礼下来后,小李不仅能回本,还能大赚一笔。

于是他用这样的名义,在半年内举办了六次酒席,而这一次是第七次。

大家都认为小李非常狡猾,他以这样的方式收取钱财,这让村民们都非常生气。

而且他经常一而再,再而三的举办酒席,大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次都随高额礼金,村民根本无法承担。

这件事被传到网上也引发了热议,大家都直呼长见识,这明摆着就是恶意收取礼金。

但这也并不是个例,还有村庄里农民借着给鸭子过生日,给猪娶媳妇等等名义,以此来用酒席捞钱。

对于这种不良风气的酒席,我国有地区也进行了管控。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

管控情况

酒席在如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变得面目全非。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面子,不仅要用上好的酒水和餐食,还铺张浪费,甚至还会请人来进行表演。

办酒席原本是为了维护人情关系,为了彼此之间多走动,而不是为了攀比,也不是为了赚钱。

不少农村为了赚钱办酒席,酒席宴的主题出现五花八门的景象,这样造成的社会风气非常不好。

因为酒席是礼尚往来的过程,所以当这些不良酒席出现的时候,其他人也纷纷效仿。

这就导致农村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增加了大家的经济负担的同时,还违背了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良风气也越来越重。

于是一些省市就发布了相关要求,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反对天价彩礼等等。

政府希望能靠着这些政策弘扬正能量,整治社会不良风气,重拾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


×

经过地方整治以及疫情影响,很多地区出现了些许效果,只是随着疫情管控放开之后,农村乱办宴席的现象又开始反弹。

对此,相关部门要求:

第1点是乡镇加强宣传,以此来进一步整治滥办宴席现象。

第2点是建立举报处理机制,要操办酒席就要通过审批备案,不符合的不允许操办。

第3点是加强工作查处力度,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4点是建立健全举报必查制度,让百姓能够自觉抵制这些不良风气。

结语

如今很多人对这些酒席越来越不理解,因为不少人辛辛苦苦才能赚到一些钱,自己还舍不得花,但却要给别人随份子。

尤其是酒席出现越来越多的花样,这让人越来越无法承担,于是网上有传言在2023年会禁止农村红白事摆席,不少网友也表示赞同。

这会是真的吗?

完全禁止是不可能的,因为红白事按照传统要请朋友贺喜或是冲丧,所以不会被禁止。


×

国家只是会对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风气进行整治,比如大操大办、乱摆席、天价彩礼等等。

针对于乱摆席的现象,不少地区都出台的相关规定。

有些地区的乱摆现象将受到最高5000元的处罚,这也能一定程度上阻止利用酒席赚钱的乱象。

乱摆酒席的现象给很多人都造成了不小的负担,人们挨不过情面只能硬着头皮去参加一些另类的酒席。

这种因为人情世故而支出的份子钱让很多人的经济遭受到巨大损失,甚至一举成为了困难户。

天价彩礼同样如此,有人为了支出彩礼,会欠下很多债务。

所以国家才会出手管制这些不良风气,杜绝再出现给猪牛羊婚丧嫁娶过生日的情况出现。

要知道我国粮食非常珍贵,每一场乱摆的酒席都是在铺张浪费,尤其是这些死要面子的摆席现象。

所以要改变变味的酒席风,改变攀比、敛财的酒席文化。


男子办酒席,竟无一人到场?村民:给小猪过满月,半年办7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