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 仅三千佳丽也好意思称之为后宫?

今天,来说一说晋朝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吧。

蜀汉灭亡两年后,公元265年,司马炎作为司马昭的长子,被封为晋王太子。不久司马昭猝死,司马炎继承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几个月后逼迫魏帝曹奂禅让,开国称帝。
此后,司马炎以礼制经义治国,秉性宽容,施政有方,分八公架空三公九卿,以三省六尚书三十五曹代为施政,奠定三省六部制雏形,颁布第一部儒家法典《泰始律》。
司马炎对士族高门宽容但不盲从,举寒素优拔寒士,傅玄、张华皆由寒门而致显位。他又选用马隆、王濬等寒门人才,西平鲜卑叛乱,南灭东吴一统,结束三国争乱,书同文,车同轨,大力休养生息。
天下民众在百年分离战乱后,迎来一个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的太康盛世,度过了富足安宁的二三十年。
然而,前期多励精图治,后期就有多么堕落。在消灭东吴后他就彻底飘了。
《晋书·武帝纪》记载,泰始九年(273年),“诏聘公卿以下子女以备六宫,采择未毕,权禁断婚姻。”
这一年,司马炎下诏选拔公卿以下的女子充实后宫,选拔没有结束,便暂时禁止天下女子婚配。对于这次选美,则记载,“帝使杨后择之,后惟取洁白长大而舍其美者,帝爱卞氏女,欲留之。后曰:‘卞氏三世后族,不可屈以卑位。’帝怒,乃自择之,中选者以绛纱系臂”。
晋武帝让杨皇后去帮助自己挑选美女,杨皇后只挑选肤洁白、身材修长的而舍弃了容貌美丽的女子,晋武帝看中了卞氏之女,想将其留下,结果杨皇后不同意。晋武帝一怒之下便自己跑去挑选,凡是选中的女子,就用深红色的纱巾系在臂上。这次选美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人数,但从记载情况来看,人数显然不会少。
又过了一年,即泰始十年(274年),《资治通鉴》记载,“诏又取良家及小将吏女五千人入宫选之,母子号哭于宫中,声闻于外”。这一年,他又挑选了五千多名美女进入后宫,一时间被逼分离的母子哭声遍布皇宫内外。
大康二年(281年),选孙皓妓妾五千人入宫”,《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同样对此有记载,“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也就是说,灭掉东吴之后,司马炎又将孙皓宫中的五千多名美女纳入了后宫之中。
如果以上记载属实,那么仅仅这三次大规模选拔美女进入后宫,人数便已经达到了一万多人。
以前,我看史书时常常会幻想如果我要是司马炎,到底要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美女宠幸完呢?显然一晚只宠幸一位美女是不行的!因为那也得用上二十六、七年,到时黄花闺女都变成装老徐娘了。
然而,司马炎却似乎没有想到有“多人运动”这种操作,他对面众多的后宫只是觉得不知道怎样挑选而已,后来他就发明了“羊车望幸”之法。
所谓的“羊车望幸”,便是用羊车载着自己,然后任凭车子在后宫的小路上漫无目的的游荡,如果羊车停在谁的门前,便由谁来侍寝。司马炎发明的这种选择方式,在南北朝时期广为流传。
而后宫之中美女如此之多,自然便免不了争风吃醋,于是便有人针对羊的喜好,想出了应对之法。根据《晋书》记载,有妃嫔选择将竹枝插在门上,然后在地上洒上盐水。羊因为喜欢盐水的味道,便会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进,然后便到门上去吃竹枝,这样羊车便停在了自己门前。
有趣的是,佳丽们为了争宠想出来的小“伎俩”,却在日本发展成了一种风俗。在今日的日本,也能看到此象。日本的一些陪酒坐台的店家,都会在入口处都会摆上一盆白盐,至于有何用意,诸位明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