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鸟直升机/战鸟炮艇

前 言:
这个设定只是对RA3单位设定的拙劣模仿,同时也有可能是对某人从初中就满脑子奇怪想法但到大学都快毕业了都没有写成一本小说的无奈吧。
《使命召唤 高级战争》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一代“负责的电话”,除了那个该死的剧情。但由于设备及个人的原因我只玩通关过1代、2代和世界大战(5代),4代仅仅打断了扎卡耶夫的胳膊。如果说第一遗憾的是没能玩到高级战争的话,第二遗憾就是有那么多酷炫的装备在介绍上基本都是几句话带过。哪怕是维基百科上也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其在多人对战里的用法与表现,这种敷衍的做法是我不能接受的。
这个设定是我准备以后写小说用的有很多的私货(其实可以猜猜我会不会写),而且我的水平实在是有限写不出什么好东西。

战争鸟双旋翼通用直升机
型号:XH-9(战争鸟)
设计用途:中型多用空中途运输载具,空中火力支援系统
设计方:ATLAS安全防务承包商
制造方:新巴格达航空机械加工厂,ATLAS防务承包公司

“不要指望这只笨鸟能给你们带来什么支援,消灭它们 不要讲那些有的没的。合金框架上套一层仿生皮肤就让你们移不开眼了吗?你们怕不是澳大利亚西部的吉丁虫。
───伯劳(G-939号战争鸟通用直升机)”

关键项目指标:
〉 碳化钛机体蒙皮/拟态透光体涂层
〉 磁力涡轮涵道螺旋桨
〉 液压支撑板三点式起落架
〉 综合态势威胁感知系统(挂壁战争诚不欺我)
〉 M-125s 20mm双联装链式自动炮
〉 双模式巡航榴弹(这玩意是手榴弹改的你信不信)
〉 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折叠式舱门
〉 简易且寒酸的金属支架帆布座椅(请不要试图把安全绳固定在座椅上,这样只会让你和座椅一起飞出去)

基础资料:
“我们侦测到多个热源目标,你确定只有你一个人在下面?
───ATLAS 2-1(达尔文冰川)”
战争鸟(warbird)的故事可以追溯到ATLAS公司从美军手中接管巴格达开始,急于回家过圣诞节的美军自然留下了大量的物资与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几架不知道到底服役了多少年的UH-60通用直升机,成立不久的ATLAS公司必然是全盘接收,并在随后的建设以及对非政府武装战斗中广泛使用。但随着ATLAS公司的不断发展,武器装备如果选择继续购买某国装备的话势必会受其限制。(借助“红港事件[注1]”的影响,ATLAS公司最终还是逐步的走向了武器自研的道路)
最初人们只认为这就是有两个涵道风扇的UH-60+1,但那些愚蠢的自媒体怎么会想到ATLAS公司的那些研发人员的脑回路就跟用荆轮扳手敲人胳膊的乔纳森•艾恩斯一样离谱(他为啥不使用神奇的“大锤”?)。战争鸟在整合了大量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有着许多令人迷惑的设计,比如从未装备过的舱门机枪(你指望艾恩斯的荆轮扳手也别指望那两门机首下方的20mm机炮);液压支撑板三点式起落架;毫无安全措施的折叠门;以及只能用于应付单旋翼失效和静止稳态悬停的尾桨。
战争鸟和传统的直升机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但其依旧依赖旋翼升力的飞行模式无不证明它是架直升机。磁力涡轮涵道螺旋桨使用无铰链刚性桨叶与高速桨毂,通过涵道与机身的连接轴的姿态调节来控制飞行/悬停方向。在横置双旋翼的直升机上,后置的尾桨似乎成了用来浪费能量的装饰品,但在单发及尾桨失效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一定安全迫降的机率。(务必不要尝试在发生任何失控的情况下选择跳出机舱,即便是活不下去也请不要难为清理遗体的工作人员)
如果说非主流的外形设计是ATLAS的一贯风格,那么令人意想不到的“内核”才是其真正的企业文化。身为经典案例的战争鸟自然也不例外,脑洞大开的研发团队更是推出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动力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只能是小小的开胃菜,为彻底解决纯电池动力系统在充能时间、能量密度与使用寿命的矛盾问题,采用自带氧化剂的液态氢燃料驱动的小型燃气涡轮发电机应运而生,没错这就是一台背着发电机给电池充电的直升机。
也许是经常与当地的反政府武装作战,战争鸟的机体蒙皮用的是以碳化钛为主的复合材料。这是一种强度极高的特种材料,基本可以免疫大部分轻型武器的直接攻击[注2]。但长时间的非对称战争也使得ATLAS公司懈怠了对空中火力支援平台的研发,这使得在与美军的战斗中他们有且仅有战鸟这一种能长时间滞空的空中火力支援装备。

综合评价:
根据用户的反馈我们总结出以下特点,了解这些对于我们以后的使用与升级有这不小的帮助。
笨鸟先飞───你指望一架没有推进式螺旋桨的直升机能飞多快?
有备无患───虽然尾桨上的“平衡轮”一直都是令人诟病的存在,但在单发失效的紧急情况下,尾桨总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稳如老狗───你甚至可以在正常飞行状态下的战争鸟机舱里开陀螺仪玩CODM,但是请务必不要充值除购买手册以外的任何一分钱。
不痛不痒───指望这射速奇慢的M-125s双联装链式自动炮和用智能手雷改装的制导武器能支援你们在地面的战斗?


战争鸟直升机又或是叫战鸟炮艇,war(战争)bird(鸟)这个代号并无问题,但汉化组翻译的炮艇和维基百科的将其归纳到VTOL (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飞机)垂直起降,但直升机并不是飞机】)的行为比较令人费解。(也许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这么多)
[注1:某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的贸易冲突]
[注2但被箭头号航空母舰上的双联装轨道炮打的只剩下俩螺旋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