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说
其实这篇文字自我大一入校两个月就动笔了,不仅有一路以来自我成长的心得,也有对身边人的观察感悟。肺腑之言,劝君惜之。
(不过我当时写的倾听对象是录取结果出来之后的你们,所以只能截取部分重启一篇。)
不知这样的录取结果(又或成绩)对屏幕前的你是否满意,但对当时的我绝非如愿。无奈进入大专院校后,我开始了一系列不洽的想法。也是用了一年时间接受现状和观察环境,学会和不喜欢的人相处,学习与理想差距过大的环境共存。
这么说吧→
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
跌倒又爬起,山岭静悄悄。
高考成绩即将出来,接着就面临着传统意义上人生的第一个分岔口。少年们,到了做选择的时候,我深深明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所以想请你最大限度争取填报志愿时个人意愿的占比,前提是——
✔️第一,你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长短处与心之所向,客观评价自己能力与目标专业的适配度,(如果情况允许请尽可能咨询专业人士,比如生涯规划老师)当然可以更综合,比如就业、地域,人脉,家境等。但请先不要以安稳、变现快、起薪高作为目标。
就像我那篇写的“我是鼓励大家冒险和勇敢的,年轻的试错成本很低,不要一开始就奔着图安稳的目标去,最终可能收获的比之更甚;如果你追求的是理想甚至个人价值的定位实现,那很可能安稳是意外之喜,又或者安稳状态是未来自己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更高的自由是选择自由不是嘛。简言之,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
但不管你做了什么选择都请不要迷茫止步,要步履不停,以蓬勃的敬意 换一个耐久且诗意的人生。
诚然,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
✔️第二,借力了解行业。
这时你需要搜索更多更庞杂更有用的信息,可以是互联网,更可以是前辈(个人建议虚长你5岁以内的哥哥姐姐,分年龄阶段咨询)但请客观评价,切勿代入,对方的生活未必是你的影子,个人的变化是时代最大的变量,我更希望大家以个体独立价值的追求与确立作为唯一目标,在这路上,去实践,去交换价值,去付出代价,去走心体会两段学生时代的巨大差异性、象牙塔的区别和理想的得舍…
人生不止高考这一张答卷,能力也绝非做题这一种体现。换言之,高考是一场盛大的结束,但也是一场盛大的开始。社会、职场评价体系里有很多能力像解题一样重要甚至…哈哈,它们是信息检索能力,提问能力,社交能力,演讲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源交换能力,察言观色的能力,影响力,领导力,判断力,情绪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独处的能力,亲和力,吸引力,采纳别人意见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等等
就算是大学结束,我也不关心你是否找到了一份对口的工作
相反
我会更看重你是否变得通识和包容,自洽和自由。
大概先写到这儿吧…另一篇还在整理中
学姐真心希望此事过后的你们已经学会了人生的第一课——会判断和敢选择
各位
继续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