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修改合同,业务部门和法务部门打起来了……

作者:高云(汪宏杰)
本着对公司更有利的原则,法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合同进行了一些修改,且将用语中比较口语化的话语改为法律用语,但业务部门对这些修改意见十分大,甚至写了措施比较严厉的意见书发送给法务部门并抄送各部门领导,如何借鉴合同六法,在此情形下如何较好地处理与业务部门的关系?
业务要和法务开撕,碰上业务老羞成怒的时候,老板多数会拉偏架,偏袒业务为主。
这个问题,分两步解决。
第一,准确评估影响,评估一下这些口语影响的是合同根本效力还是表述不够完美。第二,区别处理问题。如果是后一种,能不改就不改,否则让人感觉法务很无聊。如果是前一种,在修改之前,应当与业务充分沟通,取得业务的理解,毕竟双方目标是相同的。
现在出事如何补锅?三步走。
第一,准确评估影响。评估业务的指责有无道理,尤其要区分清楚业务批评的几个问题里面,有哪些确实属于枝节可以忽略,有哪些属于重大问题需要坚持。
第二,区分处理问题。对于业务批评的有道理之处,坦然承认错误,接受批评,积极认错,然后解释与业务目标相同,最后保证改进。对于业务批错的地方,不要揪着人家错处不放,肯定业务的态度和出发点,然后委婉提出业务批评存在的问题,最后表态说会积极支持业务工作,共同为公司赚钱。
第三,在书面回复之前,应当尽量与业务和老板当面沟通。直接沟通的效果一定比冷冰冰的邮件温度要高,效果要好。

高云(本名汪宏杰),合同六法创始人,《民法典时代合同实务指南》主编。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研究会理事、中山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1993年开启法律从业生涯,主要从事企业投融资,并购重组和不良资产等业务,历任多家律所主任,上市公司法务总监,合规官等职务,先后出版《思维的笔迹》、《公司法实务指南》等12本法律实务畅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