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管中窥豹——《三剑客》后的欧洲历史(一)

2023-01-14 20:45 作者:骠骑兵上校  | 我要投稿

前言

笔者的《三剑客》是李玉民先生的译版,但其中历史人物译名按现有资料来译,如红衣主教黎世留在这里译为红衣主教黎塞留,诸如此类,在次声明。


壹.傀儡还是明君?

上错图了

正义者路易—路易十三

大多数读过三剑客的读者对路易十三的印象是一个被黎塞留控制的国王,和王后闹矛盾的绿帽男以及想要“捉奸”还被达达尼昂和他的朋友们给搅黄了(钻石别针事件)。总之是个很窝囊的国王,然而事实的确如此吗?

想要说路易十三,就要说一说他的父亲亨利四世(好王亨利)

亨利·德·波旁——亨利四世

作为波旁王朝的开国之君,亨利四世可谓是远见卓识,关于他的故事后文再细说。但亨利四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法国宗教战争时期,宗教分为天主教和胡格诺教派。两派争斗不休,各方势力因此此起彼伏。一开始,亨利是胡格诺派,但在宫廷残酷镇压胡格诺派,他不得已皈依天主教(后来又改了)但后来,为了取得巴黎人民信任,亨利又皈依天主教,于是他成功率军进入了巴黎。

亨利进入巴黎城

其实跟各朝代开国君主一样,亨利四世又南征北战,将法国恢复到了宗教革命之前的状况。

然后,就跟《三个火枪手》的内容有关了,在四十一章《拉罗舍尔围城战》的前文就提到了《南特赦令》(顺带一提,大仲马有句名言:历史就是给我挂小说的钉子,但实际上有时候写着写着就放飞自我了)

回归正题,《南特赦令》说白了,就是亨利四世给胡格诺派(新派)的一块“免死金牌”,因为亨利四世之前是胡格诺派,后来皈依了天主教。“为了结束多年的战争与不幸,把平静还给他的臣民”但是,好心不一定有好报,亨利四世两头不讨好,天主教认为他向新教妥协,而新教徒并没感到有什么变化。所以《南特赦令》并未得到实施,才引出了红衣主教黎塞留武力镇压新教(也包括拉罗舍尔围城战),到了亨利四世的孙子路易十四时,《南特赦令》正式被废除(其实早就没用了)再说回到他爷爷身上,亨利四世致力于内战后法国经济的恢复,所以法国实力大增。

但意外也随之而来,就在亨利四世踌躇满志,准备与英国、尼德兰、德意志境内的新教诸侯结成反西班牙的同盟,在1610年5月13日,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弗朗索瓦·拉瓦莱克在行驶于巴黎费洛纳里街的国王马车里用匕首将亨利刺伤,次日,亨利因伤重而不幸逝世,享年57岁。

至此,亨利四世的故事就说完了,再说到路易十三。其实路易十三我个人感觉有点类似雍正。典型的孤臣。1610年时,他才9岁,就肩负起了振兴法兰西王国的责任。他的母亲即玛丽·德·美第奇王后,在摄政时期,重用孔奇诺·孔奇尼(也就是书中黎塞留提到那位冒险家

孔奇诺·孔奇尼,安克尔侯爵

作为皇太后的宠臣,这位安克尔侯爵在政绩并未有所建树,反而和皇太后一起阻碍路易十三亲征。于是,在路易十三的授意下,他被枪杀在卢浮宫的吊桥上,他的妻子在同年以巫罪判处火刑。路易十三正式亲政。

但太后并不想将权利交给路易十三,于是双方矛盾已起。太后被流放到布鲁塞尔,虽然后来在斡旋下回到了宫廷,但心中一直蠢蠢欲动。在1630年11月她发动了一场政变,但在黎塞留的镇压下,她不得不再次出逃,至死母子未见一面。(这就是为什么阿多斯说达达尼昂在给温特爵士的信中别提卢森堡宫,因为太后曾住在卢森堡宫,这会让别人误认为是影射太后与国王的关系恶劣,也反映了黎塞留的铁腕政策《第四十八章 家务事》

他有三个妹妹,但他一辈子都在和他的三个妹夫打架(欧洲战争就是亲戚打架,如一战),大妹夫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后,而西班牙和法国争斗已久;

费利佩四世,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国王及葡萄牙哈布斯堡王朝第三位国王

二妹夫是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一世,他和法国黎塞留红衣主教签订秘密协定,把进入意大利的山口对法国开放,法国便支持他吞并米兰公国。

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一世,萨伏伊公爵

而三妹夫就是出现在初中历史课本的查理一世,关于这位“断头国王”的故事在这不多赘述。但英法之间的仇恨更多,更别提《三剑客》中的拉罗舍尔围城战,说是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战争,其实是英法两国之间的斗架。

查理一世,苏格兰、英格兰及爱尔兰国王

三个妹夫都出身高贵,一个公爵,两个国王。但之间又矛盾重重。

更别提路易十三的妻子—奥地利的安妮,但她是西班牙王室的成员(这也是为什么黎塞留能管国王的家事,因为西班牙与法国关系不好,这场婚姻就是政治联姻,所以路易十三视妻子为仇敌)两人之间的感情几乎不存在,甚至二十多年被打入冷宫,所以才有了和白金汉的故事。(关于书中所说有没有和白金汉公爵有一腿,不是很确定,但据说是大仲马老师根据一些野史写的

奥地利的安妮,法国王后


弟弟即加斯东·让·巴蒂斯特,奥尔良公爵。典型的妈宝男,军事政治没啥本事,跟他哥作对倒是挺行,但就是没赢过。

加斯东·让·巴蒂斯特,奥尔良公爵

所以看完上边的内容,其实黎塞留也挺好的,虽然架空了国王,但至少他忠于法国,这就是路易十三用他的原因。为什么我觉得路易十三比他儿子好就在于这,知道自己没有掌控朝纲的能力,有自知之明。而黎塞留也对得起路易十三的信任,在黎塞留的管理下,法国又成为了欧洲雄主。

关于孤独,路易十三在波旁王室最有发言权,身边除了红衣主教黎塞留与小路易外,他几乎没有信任的人。尤其是到了晚年,他所宠信的男宠背叛了他,而路易十三毫不留情的杀了他。他除了打猎外,丧失了活力。

1642年,黎塞留去世。第二年,路易十三去世。从此,法国进入了马萨林的时代(路易十四并未亲政)

纵观路易十三一生,他不适合做国王,因为他太优柔寡断:他更像是一个优秀的将领,鲜有败绩。但他的心胸是欧洲国王中难见的,他要求臣子对他恭顺,但又允许黎塞留架空自己。黎塞留首相对路易十三的评价是“唯有雄才大略之人才能知人善任”到了最后,黎塞留仍对这位国王充满了一份敬意。

也是因为被架空,所以当时对他的评价既没有好王亨利(亨利四世) 好,又没有太阳王(路易十四)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对黎塞留和路易十三有了新的看法。路易十三承上启下,既清除了亨利四世遗留的残余,又为儿子路易十四打下了基础。也正是在他的统治下,法兰西走向了霸主之位。

路易十三戎装图

                                    

路易十三身着加冕礼服


管中窥豹——《三剑客》后的欧洲历史(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